196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田家英帶領中央調查組到韶山調查農業(yè)生產情況。當時湖南省委農村部工作組已在韶山蹲點,住在清溪大隊。為了配合中央調查組工作,農村部工作組派賀秉賢帶領譚文祥和我從清溪轉到韶山大隊。
韶山農民非常歡迎中央調查組。調查組一入隊,便聽到群眾強烈要求包產到戶的呼聲,田家英感動非常意外。他本來考慮調查研究的重點應該是如何恢復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可沒有想到會有這個內容。他認真傾聽了群眾的意見,并且對包產到戶問題作了精辟的分析,但他沒有向當地群眾表示自己的看法。后來我們才知道,他如實向毛澤東匯報了群眾的意見并因此受了批評。
在調查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天接到通知,要賀秉賢、譚文祥和我下午到田家英那里開會。我們3人按時去了,會議室只有田家英一個人,他一邊在房里踱步,一邊在等我們。我們交流完工作后,田家英親切地對我們說,你們長期在農村蹲點,有實際工作經驗,你們還要注意讀書。
田家英說,讀書可以開闊思想。我們要求有理論知識的同志,也要求做實際工作的同志,但都要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他說,現在搞社會主義,大家都沒有經驗。蘇聯(lián)那一套并不是很成功,我們也不能照搬。中國怎么搞?這么多年都是在探索,邊搞邊學、比如前幾年我們在農村就辦了傻事,一平二調,剝奪農民?,F在有了教訓,知道農民是不能剝奪的。但是現在講克服平均義,什么是平均主義,不能不搞清楚。社會主義怎么搞?農村集體經濟怎么發(fā)展?要求我們大家都努力學習,積極探索。他對賀秉賢說,你雖然文化低一點,但你是老同志,做過多年的領導工作,經驗豐富,帶頭學習很重要。又對我說,你讀過中學,文化水平高一些(當時中學生就算有文化的了),更應該努力學習。
從搞社會主義這樣大的視角來談讀書學習,我們覺得心胸一下開擴了。關于讀什么書?田家英說,蘇聯(lián)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三版編得不好。學政治經濟學還是要學馬克思的原著。他還強調,讀書民要聯(lián)系工作實際,如研究當前的農村問題,可以讀一讀考茨基的《土地問題》。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這本書,而且一聽考茨基的名字就大吃一驚,忙問:考茨基是叛徒,怎么要讀他的書?田家英說,這本書是他早期寫的,他被列寧批判是以后的事,所以這本書還是可以讀的,如同普列漢諾夫的《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一樣,也是可以讀的。他還勉勵我們,讀書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才會有效果。
從田家英那里回來,我們既興奮又慚愧。作為在中央工作的高級干部,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談讀書,真是機會難得,讓我們受益匪淺。
這次談話后,我真的下了讀書的決心,慢慢養(yǎng)成了學習的習慣。讀書為我跟上改革開放步伐打下了有益的思想基礎。
(陳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