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手把手
“鬼湖”之謎
王 磊
在美國的肯尼亞北部地區(qū),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這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幾乎不生長農(nóng)作物。這一天,來了一隊商人,他們行走在茫茫的沙漠中,一個個被炎炎烈日烤得口干舌燥,可水袋里已滴水全無。突然,大家眼前一亮——只見一汪碧水在前方閃閃發(fā)光。于是,他們紛紛狂奔起來,等來到湖畔,看見碧波蕩漾,湖水清澈見底,但不大一會兒工夫,遼闊的水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眼前,又成為一片茫茫的沙漠。大家頓時緊張起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鬼湖”嗎?我們不會遭遇什么不測吧?(用傳說故事開頭,既設置了懸念、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又給文章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這個湖,確實就是“鬼湖”。如果你乘坐飛機,從飛機上俯視大沙漠,下面仿佛有一塊巨大而美麗的水晶球,這就是非洲著名的圖爾卡那湖,又名碧玉湖。因為時隱時現(xiàn)變幻不定,所以被人稱為“鬼湖”。(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圖爾卡那湖的形狀和清澈透明的特點,通俗明了。)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鬼湖”呢?經(jīng)過科學家們的反復考察,實驗,推測出“鬼湖”現(xiàn)象是由于類似虹吸泉的現(xiàn)象引起的。在“鬼湖”附近,應該有一個比“鬼湖”地勢高的地下空洞,儲藏著從別處流來的水,還有一個類似軟管的地下通道,將“鬼湖”和地下空洞連接起來,當洞內的積水積到能淹沒通道最高位時,水就將通道內的空氣擠壓掉,水便從空洞里流了出來,便出現(xiàn)“鬼湖”。但又因為“鬼湖”處于沙漠之上,即使水再多,也不需多大工夫就流到沙層下面了。就算這水一時沒流掉,由于沙漠上狂風乍起,風沙彌漫,不大一會兒也就會被流沙所覆蓋,變成一片茫茫的沙海。這就出現(xiàn)了人們傳說中的“鬼湖”現(xiàn)象。(先用設問的形式引起讀者的注意,再借用物理學中的虹吸現(xiàn)象來進行解釋,然后用通俗明了、淺顯易懂的語言,層次清楚地向大家介紹了“鬼湖”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
“鬼湖”之謎揭開了,科學是首功。愿我們能用科學來解釋自然界中的更多奇異的現(xiàn)象。(結尾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最后發(fā)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科學能給人類帶來更多更大的益處。)
總評:
這是一篇語言簡練生動的說明文。作者一開頭就用一個扣人心弦的傳說故事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用生動的描寫、簡練的敘述向大家展示了“鬼湖”的時隱時現(xiàn)、神秘莫測、碧波蕩漾、清澈見底的特點,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然后,又連用兩個問句巧妙地引入了要說明的事物——“鬼湖”,吸引著讀者的目光繼續(xù)瀏覽下去。接下來,作者從高空俯視的角度介紹了“鬼湖”的外形特點,再運用科學原理——物理學上的虹吸現(xiàn)象來進行解釋,淺顯易懂,思路清晰,結構合理。
精評一條龍
火眼金睛——說說X射線
師亞東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是誰嗎?
要想知道他是誰,那得先從孫悟空的眼睛說起。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眼睛是火眼金睛,能穿透妖魔鬼怪的皮肉,看出它們的真面目,從而讓妖怪在他眼中馬上現(xiàn)形。但是,這也只是神話傳說而已,絲毫沒有現(xiàn)實意義。
現(xiàn)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世界上還真就有了這么一雙火眼金睛,不過,這雙眼睛不是人類的,而是一種射線,那就是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是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于1895年11月8日發(fā)現(xiàn)的。當時由于人們對這種射線不了解,就給它取了個未知數(shù)“X”的名字,后來人們便稱它為“X射線”。
X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因此,它在醫(yī)學中常用作透視檢查。臨床醫(yī)生為了明確診斷,常需要病人到放射科做各種檢查,如透視、攝片、消化道鋇餐以及特殊的造影等。在醫(yī)學領域,X射線已成為人類戰(zhàn)勝許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還為今后物理學的重大變革提供了重要的證據(jù)。正因為這些,在1901年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上,倫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將X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
X射線對人類查出疾病元兇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也有有害的一面。長期受X射線輻射對人體有傷害。X射線照射量越大,對人體的損害就越大。X射線照射量可在身體內累積,其主要危害是對人體血液成分中的白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力,使人體血液中的白細胞數(shù)量減少,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而發(fā)生疾病。因此,雖說X射線檢查對絕大多數(shù)人是安全的,但仍應強調,由于胎兒、嬰幼兒、兒童對X射線非常敏感,故孕婦和嬰幼兒、兒童應盡量避免X射線檢查。
我們相信,有了這雙火眼金睛,人類一定會戰(zhàn)勝更多的疾病!
同窗視點:
張守望同學:從師亞東同學的文章里,我知道了X射線是由誰發(fā)現(xiàn)的,也知道了X射線的作用和危害,還知道了都有哪些人不能經(jīng)常進行X射線檢查。
范玉娟同學:本文題目形象傳神,一看“火眼金睛”四個字就覺得很有吸引力,而且,師亞東同學還在結尾又一次點到這四個字,和題目中的“火眼金睛”相照應。
黎家安同學:我覺得師亞東同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開頭寫得好,他在此處故意賣了個關子,設下懸念,起到了吸引讀者讀下去的作用。
教師評論:
柳文生老師:這是一篇介紹X射線的科普說明文。本文特色主要有:1.思路清晰,順序合理。先從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說起,然后依次介紹了X射線的發(fā)現(xiàn)、命名、作用和危害。2.舉例分類,方法合理。作者分別舉了透視、攝片、消化道鋇餐以及特殊的造影等例子來說明X射線的透視功能,這是舉例子;為了說明X射線的危害,則分別指出孕婦和嬰幼兒、兒童應盡量避免X射檢查,這是分類別。3.語言通俗明了,淺顯易懂。
作文升格
【升格之前】
我是克隆綿羊多利
賀玉美
1996年7月5日,在威爾莫特等人第248次實驗后,我——成功地誕生了,我就是克隆小綿羊多利。
對于我的誕生,許多人都很好奇,他們總是提出相同的問題,問我到底是怎么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我就給你們講一下我誕生的過程吧。
要說起我的誕生經(jīng)歷,也不怎么好玩。最初,我的恩人,也就是科學家威爾莫特等人,從蘇格蘭一只黑臉羊的身體內取出卵,然后用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核。與此同時,再從芬多塞特六齡母羊乳腺細胞中取出核,同取走核的蘇格蘭黑臉羊的卵細胞結合。手術完成后,用相同頻率的電脈沖刺激這個換核卵,讓卵細胞質與乳腺細胞核相互協(xié)調,使“組裝”細胞在試管里經(jīng)歷受精卵那樣的分裂、發(fā)育而形成胚胎,然后再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宮內。終于,到了7月,我被成功地克隆出來了。
我的誕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他們都說我的可貴之處在于換進去的是體細胞的核工業(yè),而不是胚胎細胞核。這個結果也就證明了:動物體中執(zhí)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tài)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
對于我的成功問世,我也備感欣喜??寺〖夹g的確是一項很好的技術。它是用體細胞克隆成功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克隆技術的進步,我想讓科學家們多克隆些能為百姓盡職盡責的人類。讓克隆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吧!
升格建議:
1.作者想要說明的重點是多利的誕生過程,建議把第三段說明多利誕生過程的內容進一步充實,而第四段關于體細胞和胚胎細胞的內容與中心聯(lián)系不大,可以刪去。2.克隆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文章應在突出它利的一面的同時,再點出它弊的一面,從而使內容顯得更嚴密。3.文章第三段介紹多利誕生過程的語言過于簡潔,因而有些地方說明得不夠清楚,也不夠準確。另外,文章語言特色不夠鮮明,要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特點,生動活潑點更好。
【升格作文】
嗨,我是多利!
賀玉美
嗨,我是多利!
1996年7月5日,在以威爾莫特為首的科學家進行了第248次實驗后,我成功地誕生了,我就是世界上第一只人類用克隆技術創(chuàng)造的新生命——克隆小綿羊多利。
對于我的誕生,許多人都很好奇,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總是提出相同的問題,問我到底是怎么被“克隆”出來的,讓我覺得不勝其煩。下面,我就干脆做一次“新聞發(fā)言人”,給你們講一下我誕生的過程吧。
要說起我的誕生經(jīng)歷,也不怎么好玩。最初,我的恩人,也就是科學家威爾莫特等人,從蘇格蘭一只黑臉羊的身體內取出卵細胞,然后用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細胞核,與此同時,再從芬多塞特一只六齡白臉母羊乳腺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把細胞核移植到取走細胞核的蘇格蘭黑臉羊的卵細胞內。之后,用相同頻率的電脈沖刺激這個換核卵,讓卵細胞質與乳腺細胞核相互協(xié)調,從而融合到一起,使這個“組裝”細胞在試管里像受精卵那樣開始分裂,發(fā)育,成為胚胎,再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宮內繼續(xù)發(fā)育。在277個成功與細胞核融合的卵子中,只有29個存活下來,被移植到13頭母羊體內,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幸運者。
終于,在移植手術后148天,1996年7月5日,我誕生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只人類用高新科技克隆出來的雌性小綿羊,他們給我取名為“多利”。
這就是我的誕生過程,是不是也沒什么可奇怪的?只不過是只有1/277的成功率幸運地與我結盟,其他的都失敗了。我成功問世,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成了備受世人關注的幸運兒。因此,我特別感謝人類發(fā)明了克隆技術??墒牵矣钟悬c擔心,假如有一天,人類把這個技術用來克隆人的話,那世界不就亂套了嗎?
升格點評:
修改后的文章顯示出幾大優(yōu)點:
1.重點突出,清晰明了。作者抓住了自己說明的重點——多利的誕生過程,用準確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說明了多利的誕生過程,重點突出,清晰明了。2.方法靈活,準確嚴密。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幾組數(shù)據(jù),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多利誕生的不易和偶然性,使得說明更加全面,嚴密。3.語言生動,活潑有趣。單從文章題目就可以看出文章語言的特色,“嗨,我是多利!”親切自然,“新聞發(fā)言人”的說法生動有趣,“恩人”的稱呼詼諧幽默,生動活潑地說明了多利的誕生過程。
總之,升格文是篇較為成功的科技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