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萍
學習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與回憶或錯誤的再認和回憶,是教學中一種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它是教學活動的大敵.教師和學生必須去做而且必須做好的一件事,就是進行有效的復習.
以往的復習課大多采用“教師梳理知識—學生反復練習—教師講評”的教學步驟,這樣的復習教學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教師成主講.教師總結概括知識點,學生機械性地跟著教師回顧概念,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平淡無奇、枯燥無味.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也被扼殺.學習有效性得不到保證,更談不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是學生成陪練.學生整天被一些練習包圍著,苦不堪言,為了應付作業(yè)而作業(yè),甚至會出現(xiàn)大面積抄襲現(xiàn)象,這并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長此以往,只會造成差生面不斷擴大.因此,如何改革和優(yōu)化復習課教學,提高復習的有效性,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索,現(xiàn)把幾點思考和策略介紹如下,以期同行們指正.
一、運用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習主動性
如今,新課改一再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在學習生活中的“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上復習課時,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我們應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為此,筆者根據復習課的實際需要,嘗試構建了一種新的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例如:復習CO2相關知識時,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梳理相關二氧化碳的所有知識,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最后教師總結,并將事先準備的內容投影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這樣,能讓學生充分回憶并掌握本部分知識,并能發(fā)揮其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在大家共享集體智慧的過程中還常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在這樣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敢于思考,暢所欲言,許多平時尚未成熟的想法,可能還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充分發(fā)揮并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開拓學生思維
教學情景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是教師為了發(fā)展學生的心理機能,通過調動情商來增強教學效果而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的教學環(huán)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該與一定的情景相聯(lián)系.在一定的情景下進行學習,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研究、實驗,揭開它的規(guī)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加以駕馭使用,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通過總結、創(chuàng)新,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為此,教師應該設計情景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思維,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問題意識,從而使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為此,在總復習階段中,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
若老師質量為50kg,每天騎電瓶車上班,從家里到學校需要15min,路程4km,所受阻力為總重的0.02倍.觀察電瓶車以及上述數(shù)據,你能提出一些問題嗎?要求小組討論,并且每小組提出六個問題.
最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①哪些是為了增大摩擦,哪些是為了減小摩擦;②車是由有哪些材料做成的;③反光鏡是什么鏡;④一次充電能騎多少路程;⑤電瓶車行駛100m牽引力做多少功;⑥電動機中的工作電流多大等一系列問題.
提出問題并要求大家自行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以親切熟悉新奇的情景方式開展教學,使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進一步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三、注重有效練習,發(fā)展多種能力
練習不僅可以鞏固知識、訓練方法、發(fā)展能力等,有效的習題還可以使復習事半功倍.但如果我們只重視習題類型,忽略學生的思維訓練,勢必會造成學生思路的閉塞,其后果十分可怕.因此,在習題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精選練習題,除關注典型例題之外盡可能找些平時學習中易出錯的題目,并適度關注問題的綜合性和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性.如:在功和能復習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以下練習題:
①物體沿光滑水平面前進1m,求:推力所做的功.
②物體在10N水平推力作用下勻速前進10m,求:摩擦力做的功.
③物體在長為5m、高為3m的光滑斜面上滾下,求:重力及支持力所做的功.
④某同學用力踢一足球,使它在草地上前進10m,則人對它做了多少功?
在課堂上將習題印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當堂完成.將學生的典型解題過程或錯解過程通過實物投影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并及時分析、解決學生所出現(xiàn)的錯誤,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自覺查缺補漏.啟發(fā)學生從練習中悟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做功的兩個要素.這樣,學生的解題能力,來自于自己或同伴,從思想意識上產生共鳴,達成共識,同時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其次,在分析問題時,可引導學生探索多種方案來解決,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形成最優(yōu)的解題策略思路,而且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深化例題時可在例題題設條件或設問上做一點拓展和延伸,對學生進行“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的變式訓練,幫學生徹底理解一類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
此外,還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練習,讓他們聯(lián)系社會實際將所學知識反復推敲.在編寫的過程中,不斷生成學生分析、綜合以及自我評價的能力.
四、學會自我反思,提高復習效率
目前,反思已被廣大的教師接受并應用,學會反思已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同樣,讓學生學會反思,是促進有效復習的途徑之一.作為復習階段的學生來說,腦海中已有或多或少的知識和經驗.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題目教師講了很多遍,學生照樣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這些題目靠正面示范和反復練習仍得不到糾正.因此,需要以“自我否定”的過程來引發(fā)學生反思,促使學生變換角度進行思考,最后求得解決.
復習課教學中,我們應用心去研究教法和學法,采用多種途徑和手段,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他們也感受到復習課中的樂趣與奧妙,從而提高復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