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昌
近幾年來,高考物理對能力方面要求都是:“高考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通過考核知識及其運用來鑒別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考的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命題指導思想不會改變,并將在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命題優(yōu)勢情況下,更加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考查,并真正把對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為此要求我們對高考能力要求進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指導物理復習教學工作,提高復習效率.
一、高考能力要求解讀
下面筆者從層次要求、對象內容、目標落實情況等方面就高考的能力要求及能力特點進行解讀.
1.理解能力
從對理解能力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考試說明》是把物理學基礎的主干知識作為高考重要考查的內容,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相關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鑒別是高考對考生的基本要求,體會到高考命題就是借助全新的(或熟悉的)物理情景,以試題為媒介,以知識點為載體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考查.
對于理解能力落實到備考最后階段上,就是要考生進行全面復習基礎知識,掌握知識結構,建立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打好基礎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去記憶.對物理概念應從定義式、物理意義、單位、矢量性及相關性等方面進行討論;對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則應從其實驗基礎、基本內容、公式形式、物理實質、適用條件等做全面的分析.
2.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要求考生在對物理知識、事實、條件的掌握基礎之上,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到二輪復習中就是要求學生在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時,應把重點放在養(yǎng)成良好的讀題、審題和推理的習慣,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遇到具體問題時,首先要仔細讀懂題意,了解明顯的和隱含的已知條件,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句,把文字、圖像轉化為形象的物理過程,推理和想像出研究對象運動變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斷變化的趨勢,確定解題方向,選擇適當?shù)囊?guī)律和公式,再結合相關的條件進行具體的計算和解答.
3.分析綜合能力
學習物理的關鍵是學習用物理的方法進行思維,這種思維落實到2008年的高考命
題中,就是考查學生的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這種目標落實到高考中就是看考生能否把高考中遇到的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簡單問題,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重要理念,這就是《考試說明》中所要求的分析綜合能力,對這種能力的訓練有利于解決綜合性的問題,也是解決高考中壓軸題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
4.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博大的體系中,一個個簡潔的數(shù)學公式準確、深刻地描繪出了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物理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都與巧妙、合理地應用數(shù)學方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特別是伽利略、牛頓經(jīng)典力學建立與數(shù)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如果離開了數(shù)學就不會有物理學的發(fā)展,數(shù)學是打開物理迷宮的一把金鑰匙.
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將物理問題提煉成數(shù)學模型,這是最困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物理學的數(shù)學模型就是對物理實體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定量的抽象.考生在對一些基本公式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數(shù)學的方法可以推導出許多推論并在實踐中使一些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在學習一些物理規(guī)律時,如果掌握了其數(shù)學的推導方法,運用數(shù)學模型去理解、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實驗與探究能力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自然科學,沒有實驗,物理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都以獨立題型單獨考查學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物理高考實驗試題都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課外小實驗相結合,常規(guī)實驗與設計實驗相結合.
二、在物理復習教學中的啟示
由于高考選拔人才的宗旨不能變,這決定了高考將仍然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導,在命題時將注重物理情景的創(chuàng)新,力求在文字敘述、圖表等方面給考生更多的信息,試題將繼續(xù)采用每題多問,難度分層的方法,高考將力求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心理素質、實驗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考查.
啟示一:以基本理解能力為主,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訓練
1.以基礎知識點為中心,借用《考試說明》的知識點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從相關知識的綜合中提高學生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含義、條件、表達形式的識記理解和分析理解能力.
由于考題中對每個知識點的考查都不是獨立呈現(xiàn)的,而是放在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中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在復習中可以以某些知識點為中心,提高該知識點與其他物理內容的綜合程度.
2.以語言文字和幾何圖形為主加強學生表述能力的訓練.
語言文字表述訓練可以要求表述某個實驗方案,如驗證碰撞中動量守恒的多種實驗方案;驗證鐘擺的快慢或表述某個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訓練學生表述對物理抽象原理的理解,如萬有引力與庫侖力;電場線與磁感線.
文字表達能力訓練還體現(xiàn)在解題的過程中,由于物理需要在解題時說理,即文字表達,要求在解題過程中的語言敘述簡捷、精練、準確、實用,沒有語言敘述的第二卷各題解答是不完整的.
啟示二:以復合情景、復雜物理過程為主,全面訓練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1.加強對過程與方法的訓練,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應試能力.
未來高考命題將加大落實考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過對解題過程和研究問題方法的考查來甄別考生的綜合能力.這種重研究問題過程的程度大于重結果的思想將通過高考評卷得到落實,由于高考選拔人才的需要決定傳統(tǒng)的主干知識仍然是考查重點,其命題改革力度不會太大,更多表現(xiàn)的是新課改與傳統(tǒng)命題模式的平穩(wěn)過渡,實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高考與課改的相互包容,和諧發(fā)展.分析是綜合的基礎,分析物理運動過程、條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條件分析、結構功能分析等.在處理復雜物理問題時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確定物理情景、運動條件、運動特征.
2.歸納物理中常見的復雜過程.
物理中的運動過程比較復雜的問題或多過程運動問題是比較多的,要靠教師多積累總結,在考前加以訓練.對于復雜問題解決的關鍵是分清過程,要學會尋找運動過程或受力過程變化的點.例如,往復運動;斜面上的運動;帶電粒子在周期變化電場(磁場)中運動;外力變化的直線運動等.
3.歸納物理中常見的多情景問題.
多情景問題在力學部分和電磁學部分比較多,主要有兩個方面需要積累和總結:一是物理情景是變化的,如空間變化電(磁)場;二是運動狀態(tài)有多種可能性.如連接體問題(彈簧連接、繩連接、板連接),三體問題;三是對全新的物理情景命題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但要說明的是所謂新的情景不等于偏題怪題,對偏題和怪題的大量訓練將把考生備考引入歧途.
啟示三:注重以常用數(shù)學方法為主,訓練考前物理推理能力
1.總結分析物理問題時常用的代數(shù)、幾何方法.
物理解題中經(jīng)常用到的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技巧非常多,為了大大提高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在考前著重結合復雜物理問題加強對數(shù)學運用方法的訓練,如三角函數(shù);數(shù)列;極值與不等式;圓(垂徑定理、相交弦定理、弦切角定理、切線長定理、相交圓定理、圓內接四邊形性質定理);函數(shù)圖象;輔助線等.
2.以數(shù)學為工具進行各種推理形式的訓練.
主要的推理形式有:模型思維推理;等效推理(等效過程: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效對象、等效條件特征);系統(tǒng)思想推理(連接體、三體問題);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假設推理;比較推理;類比推理(類平拋).
啟示四:加強實驗能力的訓練,學會設計和探究
1.重視《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實驗內容.
對于《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物理實驗,要求學生明確每個實驗的目標、原理、控制條件、方法、儀器的功能與組裝、實驗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分析、誤差分析和實驗結論.
在實驗學習和訓練過程中,最好采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去學習和掌握實驗原理、器材、實驗步驟,要適當?shù)剡M行創(chuàng)新題型的訓練,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2.聯(lián)系實際靈活進行創(chuàng)新性設計的實驗.
《考試說明》中的實驗都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設計,這些設計不同于教材中的實驗內容,需要學生不拘泥于教材,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近年的考查看,這方面的訓練應該有所加強.
不可否認,高考是對考生知識的應用能力、考情的應變能力、解題的綜合能力及心理素質的全面綜合考查,高考是決定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高考是對考生十年寒窗苦讀結果的綜合檢測.因此我們在指導備考復習教學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