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術(shù)語學的創(chuàng)始人歐根#8226;維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術(shù)語學和術(shù)語詞典編纂學導論》(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Eugen Wüster, 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 3. Auflage, Bonn: Romanistischer Verlag, 1991.中,討論了術(shù)語學中概念的有序性,并在有序性的基礎(chǔ)上討論了概念系統(tǒng)。筆者根據(jù)該書中“3.3概念的順序特征”這一部分內(nèi)容,寫成了這篇讀書心得。
不同的概念之間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概念存在有序性,這種有序性表現(xiàn)為概念的順序特征(Ordnungsmerkmale)。概念的順序特征是起限制作用的特征。 通過這個特征,一個概念能夠與它的鄰近概念在順序上相互界定。在階梯關(guān)系當中,概念的順序特征能從它的上位概念那里衍生出來,形成“概念系統(tǒng)”(Beriffssystem),這個概念系統(tǒng)也就是概念的秩序。
在單獨情況下究竟該使用哪一種特征來形成概念系統(tǒng),要由當時專業(yè)領(lǐng)域的結(jié)構(gòu)來確定。在技術(shù)和經(jīng)濟領(lǐng)域中,選用合適的順序特征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會對日常生活中更廣闊的領(lǐng)域產(chǎn)生影響。
一 概念特征的分類
人們區(qū)分的重要特征有兩組:一組特征是典型特征(又叫做固有特征),一組特征是關(guān)系特征。
(一)典型特征(固有特征)
概念的典型特征是這樣的一種特征,人們能夠
根據(jù)事物本身將其識別出來,而不必具備有關(guān)這種事物的使用和來源方面的知識。
對于物質(zhì)對象來說,典型特征是形狀、材料、硬度、顏色和類似的特性,它們表示事物固有的典型特性。在技術(shù)產(chǎn)品方面,典型特征常常指產(chǎn)品規(guī)格方面的特征。人們又把這種典型特性稱為“性質(zhì)特征”(Beschaffenheitsmerkmale)。
例如,“Tisch”(桌子)這個概念的性質(zhì)特征如下:
特征類型:特征表現(xiàn)。
形狀:rund(圓),oral(橢圓);quadratisch(方形),rechteckig(長方形);hoch(高),niedrig(矮);breit(寬),schmal(窄);kurz(短),lang(長)。
材料:Holz(木頭制作的),如:Eiche(橡樹木), Buche(山毛櫸木);Metall(金屬制作的),如:Stahl(鋼),Leichtmetall(輕金屬)。
顏色: weiβ(白色),schwarz(黑色),rot(紅色),elfenbein(象牙色)。
可改變性:ausziebar(可拉開),klappbar(可折疊),verstellbar(可調(diào)整)。
(二)關(guān)系特征
概念的關(guān)系特征是涉及對象和其他對象的關(guān)系的特征。人們把關(guān)系特征再分為兩種重要的小類:一類是應用特征,一類是來源特征。
1.應用特征
應用特征是涉及應用、空間的劃分(如:建筑地點、建筑位置)、作用方式等的關(guān)系特征。
例如,“桌子”這個概念的應用特征可以形成如下的下位概念,從而把桌子分為不同的類型:
特征類型:桌子類型。
應用:Eβtisch(吃飯用的桌子),Schreibtisch(寫字用的桌子)。
空間劃分:Eβzimmertisch(飯廳的桌子),Gartentisch(花園的桌子)。
2.來源特征
來源特征是指事物的生產(chǎn)者、發(fā)明者、銷售者、生產(chǎn)過程、出產(chǎn)國(出產(chǎn)地)、出產(chǎn)時間等表示來源的特征。
例如,“Tisch”(桌子)這個概念的來源特征如下,它們形成了桌子的下位概念:
特征類型:桌子類型。
生產(chǎn)過程:Von Hand gefertigter Tisch(手工制造的桌子),maschinell hergestellter Tisch(機器制造的桌子)。
發(fā)明者或者生產(chǎn)者:RuschewaiTisch (Ruschewai這個人制造的桌子)。
出產(chǎn)地:FlandrischerTisch (Flandrischer這個地方出產(chǎn)的桌子)。
出產(chǎn)時間(風格):Renaissancetisch (文藝復興時期的桌子)。
二 等價特征(quivalente Merkmale)
(一)“等價特征”的概念
有的時候存在著這樣的情況:兩個或者更多的被認為是標定同一個概念的特征,它們的關(guān)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每一個特征都能獨立表明同樣的小概念,盡管它們自身并沒有明確說明這一點。這樣有條件可以相互交換的特征,人們稱之為“等價特征”或者“等值特征”(gleichwertige Merkmale);更確切地表達,也可以叫做“本體等價特征”(ontologischquivalente Merkmale)。
例如:
透鏡的特征“凸面的”和“聚集光線的” 是等價的,因為,每一個凸透鏡都是聚光透鏡,反之亦然,每一個聚光透鏡都是凸透鏡。
(二)等價特征的等級順序
如果針對一個概念可以有好幾個等價特征可供使用的話,那么,特別是對技術(shù)領(lǐng)域來說,筆者建議:在定義和命名時,要遵循前后相隨的等級順序。
下面進一步說明這種前后相隨的等級順序。
1. 典型特征優(yōu)先于關(guān)系特征
典型特征比關(guān)系特征更為重要,因為,對于典型特征而言,人們可以由對象本身直接識別出來,而不必具有對象的使用和來源等關(guān)系特征方面的知識。例如:對于倉庫管理員來說,要優(yōu)先關(guān)注物資的典型特征,其次才關(guān)注物資的關(guān)系特征,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關(guān)系特征包括應用特征和來源特征,下面筆者進一步說明典型特征、應用特征、來源特征之間的優(yōu)先關(guān)系。
2. 典型特征優(yōu)先于應用特征
例如:用于鋸木頭的錐形鋸片的橫切面,是隨著鋸齒逐漸變狹窄的。在定義和命名這樣的薄片的時候,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首先應當標出它的典型特征“錐形”(錐形鋸片),而不必首先依據(jù)它的應用特征“鋸”(鋸東西用的鋸片)來辨別,因為,即使人們根本不知道這種鋸片的用途是什么,人們也能識別出它的錐形的薄磨光面。
3. 典型特征優(yōu)先于來源特征
例如:根據(jù)標準,在德國和奧地利(除瑞士之外), “楔” 的舊名稱“Woodruff”已被“Scheiben”替代。盡管來源特征已經(jīng)改變,但是,典型特征仍然保持不變,可見,典型特征比來源特征更優(yōu)先。
4. 使用特征優(yōu)先于來源特征
如果只有兩個等價的關(guān)系特征可供選擇,其中一個是應用特征,另一個是來源特征,那么,在一般情況下,在定義和命名的時候,要優(yōu)先考慮應用特征,因為,“應用”是和對象的本質(zhì)相關(guān)的, 而“來源”則不是這樣。
例如:對于Kreisel(陀螺)這個概念來說,“Schiffskreisel” (船用陀螺)或者“Schlingerkreisel”(舵用陀螺)比“Schlickscher Kreisel”(Schlicksch這個地方出產(chǎn)的陀螺)更優(yōu)先 。
(三)幾乎等效的特征
在確定和命名一個概念的時候,人們常常要對這樣的特征進行選擇:這些特征雖然并不等效,但是它們導致了概念的雷同(如導致了概念的相互交叉重疊)。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存在特征的等級順序,因為在被考慮的概念中,即使這些特征在內(nèi)容上是不完全相同的,它們排在一起也可能是合理的。
例如:帶有曲折鋸齒線的Fuchsschwnze(手鋸)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背脊是被磨薄了的。但是有時也存在著帶有筆直鋸齒線的Fuchsschwnze(手鋸),它們的背脊也被磨薄了。所以,符合這些特征的兩個Fuchsschwnze(手鋸)概念,必然會彼此非常接近。
(四)等價性的出現(xiàn)和消失
1. 等價性的出現(xiàn)
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況,從許多可能性中選擇出來的標準,使得原來并不等價的特征變得等價了。這時,等價性出現(xiàn)了。
在這種出現(xiàn)等價性的情況下,過去的有些名稱會變得多余。在決定其中的哪些名稱應該被拋棄時,等價特征的等級順序應該再一次起到?jīng)Q定作用。
例如:通過對Fuchsschwnze(手鋸)規(guī)格的國際標準化,有筆直鋸齒線的Fuchsschwnze(手鋸)和背脊被磨薄了的Fuchsschwnze(手鋸),但是,這兩種Fuchsschwnze(手鋸)的區(qū)分應當不予考慮,因為“曲折的鋸齒線”這個特征和“被磨薄了的脊背”這個特征是等價的。二者都是典型特征。這時,就出現(xiàn)了等價性。
盡管如此,“曲折的鋸齒線”這個特征還是要優(yōu)先考慮的,因為,人們更容易從一把放在桌子上的鋸子上發(fā)現(xiàn)“曲折的鋸齒線”這一特征。
2. 等價性的消失
相反地,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隨著技術(shù)特征的進一步發(fā)展,原來被看成是等價的特征,以后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特別是形成了具有不同外延的概念,導致等價性消失。在這種發(fā)展態(tài)勢下,特征的等級順序(Rangordnung)失去了它的效用,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不同的概念變得彼此非常接近。
例如:當發(fā)明Fahrrad(自行車)的時候,它只有兩個輪子。后來隨著三個輪子Fahrrad(自行車)的出現(xiàn),人們所熟悉的Fahrrad(自行車)這個概念的外延也被拓寬了;現(xiàn)在,F(xiàn)ahrrad(自行車)這一概念變成了兩個輪子自行車和三個輪子自行車的上位概念,“兩個輪子自行車”和“三個輪子自行車”這兩個概念的等價性消失了。
三 不具等價性的特征
(一)一般情況
一般來說,只有不具有等價性的特征和特征類型才可以供人們劃分概念時使用。這些特征導致了不同概念系統(tǒng)的形成,使得這些概念系統(tǒng)的存在變得很有根據(jù)。
例如:人們可以根據(jù)形狀的特征[refrmig(環(huán)形的)、scheibenfrmig(圓盤形的)等],根據(jù)材料的特征[Leder(皮革)、Gummi(橡膠)、Asbest(石棉)、Papier(紙張)等],或者根據(jù)生產(chǎn)方式的特征[geshcnitten(切割而成)、gepreβt(擠壓而成)、gegossen(澆鑄而成)、geflochten(編制而成)等]來劃分不同的Dichtungen(墊圈)。這些特征都不具有等價性。
(二)特征概念的范圍
人們選擇特征概念的范圍時,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例如:人們在考慮機動車的燈泡或者辦公室照明之類的名稱的時候,不應該對其使用范圍作比原來估計的范圍更多的限制。
(三)相互依賴的特征和彼此獨立的特征
不具等價性的特征,在一個概念階梯里,可能是相互依賴的,也可能是彼此獨立的。
1. 相互依賴的特征
如果在添加上專門性的特征之前,必須給出上位特征的話,這些特征之間就會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
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個特征“主要依賴于”第一個特征。
例如:Schleifmaschine(磨光機)這個概念主要依賴于Werkzeugmaschine(工具機器)這個上位概念, 因為,專門性特征“磨光”是服從于“用機器加工”這個一般性概念的。
2. 彼此獨立的特征
如果在一個階梯的不同層次上的特征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那么它們就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彼此前后相隨,隨意地相互結(jié)合。
例1.Personenwagen(載客汽車)既可以是供運輸旅客用的汽車,又可以是載重汽車。Personenwagen(載客汽車)概念的這兩個特征之間是彼此獨立的。所以,人們能夠從上位概念Wagen(車輛)中派生出這兩個不同的概念階梯,它們導致了最終的下位概念Personnenkraftwagen(載客載重汽車)的產(chǎn)生。
第1層次 Wagen(車輛);
第2層次Personnenwagen(載客汽車) 或Kraftwagen(載重汽車);
第3層次Personnen/kraft/wagen(載客/載重/汽車)。
例2.與例1類似,從概念Tisch(桌子)的例子中也能派生出:
第1層次 Tisch(桌子);
第2層次rechteckiger Tisch(矩形桌),Eβzimmertisch(飯桌);
第3層次 rechteckiger Tisch aus Holz(木頭做的矩形桌),rechtekiger Eβzimmertisch(矩形的飯桌);
第4層次rechteckiger Tisch aus Eichenholz(橡木做的矩形桌),ausziehbarer rechtekiger Eβzimmertisch(可拉開的矩形的飯桌);
第5層次 ausziehbarer rechteckiger Tisch aus Eichenholz(橡木做的可拉開的矩形桌),ausziehbarer rechteckiger Eβzimmertisch aus Eichenholz(橡木做的可拉開的矩形飯桌)。
第6層次ausziehbarer rechteckiger Eβzimmertisch aus Eichenholz=ausziehbarer rechteckiger Eβzimmertisch aus Eichenholz(橡木做的可拉開的矩形飯桌) = (橡木做的可拉開的矩形飯桌)。
在這個例子里,Eichenholz(橡木)這個特征必須比Holz(木頭)這個特征后一些出現(xiàn),因為前者對后者具有主導依賴性:Eichenholz(橡木)是一種Holz(木頭)。
馮志偉: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