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提供寧波市戎徐小學 顧秋紅
材料整理寧波市戎徐小學 趙海燕顧秋紅
背景說明:近期,寧波市江東區(qū)教育局在江東第二實驗小學舉行一次江東區(qū)名師展示課活動。在寧波市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勵汾水的指導下,寧波市戎徐小學顧秋紅執(zhí)教了《將相和》(第二教時)一課。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老師率浙江名師工作室成員親臨現(xiàn)場指導,課后引領到會的百余名教師進行了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和研討。研討活動由寧波市特級教師金曉潤主持。
課堂實錄片段:
(在研讀藺相如的語言的基礎上,通過對教材的擴容改編,引導學生揣摩廉頗聽了這段話后的內心想法,研讀廉頗。)
師:好,從藺相如的語言中,我們了解了他的內心想法,大家揣摩得不錯!咱們來聽一聽廉將軍聽了藺相如的話,自己有什么樣的想法?(播放京劇片段,時間約兩分鐘。)
京劇中廉頗的唱詞:廉頗聞言暗自思忖,良言打動懵懂人。我趙邦列國稱千乘,將相不和難抗強秦。我好比井底之蛙多愚蠢,不識大體狹隘胸襟。老夫若不將錯認,怎見滿朝文武臣!(穿插解釋“懵懂”的意思。)
獨白語:哎呀!倘若秦賊乘虛而入,我這無謀的老朽死不足??蓢@那千千萬萬老百姓哪!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難免遭受刀兵之苦,問心何安,于心何忍。
師:剛才你們關注到廉頗唱詞、獨白時的神情了嗎?想想廉將軍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他心里很懊悔,很難過。
生:他很后悔,很自責,很愧疚。
生:他很自責,很內疚,十分的后悔。
師:這是一段京劇的獨白語,獨白時要字正腔圓。來,廉將軍們,帶上這樣的心情讀一讀這段話。(生讀。)
師:你們能一下子把它讀正確,不錯!不過,讀京劇獨白與讀現(xiàn)代文有點不一樣。(師范讀,生鼓掌。)能像老師一樣讀出京劇特有的韻味嗎?
(生饒有興趣地讀。)
師:好!有點京劇的韻味了!來,再讀,讀出廉頗的心情。(生讀。)
師:深深的愧疚,聲聲的自責??!讀得真不錯。廉將軍明白了這個道理后,就——
生:“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p>
師:(出示插圖。)咱們把這幅靜態(tài)的“負荊請罪”的畫面活起來!我們師生在這里即興演一場好不好?老師演藺相如,誰來當廉將軍?
師:(請一位學生。)?。×畬④娪辛?。同學們,你們該干什么呢?
……
師:我給大家提個建議,當個導演!導演的任務要比演員艱巨多了。導演是干什么的?
生:導演是指導演員演戲的。
師:你打算怎樣指導他去負荊請罪?
生:要給藺相如賠禮,必須用很自責的語氣跟藺相如說話,話要說得誠懇。
師:態(tài)度要誠懇!謝謝?。ㄞD向那位要演廉將軍的學生。)“導演”給你提示了,你也趕緊琢磨道歉的臺詞。哪位導演再來指導?請重點指導廉將軍道歉的話該怎么說。
生:可以說自己做錯了什么,不應該小氣妒忌。
生:說請罪的話時,要說說自己錯在什么地方,糊涂在什么地方,今后應該怎么改正。
師:指導得不錯?。ㄞD身問廉將軍的扮演者。)你臺詞想好了嗎?準備好了嗎?(突然發(fā)問。)你現(xiàn)在是誰?
生:???——我是廉頗。(學生大笑。)
師:廉頗是個武將,性格很直率,說話很干脆!你有點像。好,開演吧?。鎸θw學生。)你們既要當導演,又要當替補演員,還要作評委,所以更得專注?。◣熒硌?。)
生:藺上卿,請恕我一拜。(學生走上前,并單腿跪地。其他學生大笑。)
師:(連忙扶起學生。)大家在用笑聲表揚你讀懂了課文內容,而且演起來入境入情。不過,今天,我們用鞠躬作揖代替就行了。
生:藺上卿,請恕老朽無知、愚蠢哪!我竟和你鬧別扭,請您多多包涵啊。哎!要是我們倆個鬧不和,趙國的國力大減,到時候老百姓,他們該怎么辦?。堪?,在下向您請罪了。(學生再次跪地請罪,學生大笑并鼓掌。)
師:請大家點評一下,好在哪里?
生:他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而且說得很有勇氣??吹贸鏊芎蠡?,從他的語氣中感覺到很誠懇。
生:最后的下跪,也表示他很誠懇。
生:說明白了自己錯在哪里,也很誠懇地請罪了!
師:他的體態(tài)語的確很精彩!剛才他自稱是——老朽,這種稱呼很符合當時說話人的身份。演得不錯!還有哪位廉將軍?
生:哎,老朽真是不該和你鬧別扭,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趙國的力量就會大減,秦王就會來攻打我們,到時候遭殃的就是百姓?。〉綍r老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熱之中,那我真成了千古罪人了!請受老夫一拜?。▽W生大笑。)
師:(用京劇腔調演唱。)廉將軍哪,快快請起,我藺相如雖然在秦國完璧歸趙,澠池會上侮辱秦王,承蒙王恩,拜為上卿,怎比得上您老將軍呀!東奔西殺,南爭北戰(zhàn),可算是蓋世的英雄啊?。▽W生鼓掌。)
師:好在哪里呀?
生:我覺得你說的話很棒,有聲有色。
生:我覺得您把京劇的調腔都讀出來了。
師:謝謝大家夸獎。請重點評價我說話的內容。
生:剛才的話說明了藺相如很謙虛,處處在贊美廉頗。
生:他很尊重廉頗,廉頗聽了很受感動!
師:是?。√A相如稱廉將軍為蓋世英雄,使廉將軍心悅誠服,他們終于成為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有一個成語不知聽說過了沒有。(板書 :“刎頸之交”。)這個成語就出自這個典故。(邊手勢邊解釋詞義。)
生:(齊讀)刎頸之交。
師:在備課的時候顧老師還看到了一句話,這句話說得可真好??!今天送給大家。(多謀體出示:“同胞共氣,家國所憑”——《北齊書》解釋:全體同胞團結一致,同心同德,這是國家存在的憑據(jù)。)
(在此基礎上回讀前兩個故事,拓展補充“君臣猜疑導致趙國滅亡”的歷史資料,引導學生理解“和為貴”的深刻意義。)
研討節(jié)選:
主持人金曉潤(下簡稱“主”):《將相和》是傳統(tǒng)名篇,上過這一課的知名教師很多,今天顧老師的課又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思考與啟示?
張化萬(下簡稱“張”):現(xiàn)在很時尚、也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文本細讀,把文本讀“厚”,這顯示老師的閱讀功底、理解功底。如果老師在文本細讀時不能給孩子提供相應的資料,不為課堂上馳騁的空間做好準備,效果不會很好。但是,如果你把細讀到的內容全告訴學生,這樣的教學效果同樣糟糕。要把文本從“厚”讀到“薄”更難。從“厚”到“薄” 一定要學會取舍,這其間體現(xiàn)了老師的教學智慧。
主:先聽聽顧老師執(zhí)教前是怎么思考的?是如何處理的?
顧秋紅(下簡稱“顧”):的確,我花了不少時間閱讀了大量的如《戰(zhàn)國策》之類的相關資料,采集了許多信息。但這些“原始資料”總不能一股腦兒都倒給學生吧,如何取舍?如何把它們轉化為有效的課程資源,為我所用呢?這還需要教師精心“釀蜜”。我的思考如下:
第一,這則故事的結構和內容錯綜復雜。理解“和”的表面原因不難,但要讓學生讀懂他們是生死之交的“和”不容易,這是教學的難點。再者,《史記》敘事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一個單一的事件置于復雜的社會背景中來敘述,這即使故事曲折生動,引人入勝,又會加大事件的歷史厚重感。而有些歷史背景學生比較難理解,我采用書面“點擊學習小資料”的形式告訴學生。(學習資料包括字詞小資料、故事背景鏈接、人物小資料等。)
第二,這個歷史故事給后人什么啟示呢?僅僅認識藺相如、廉頗這兩位流芳百世的歷史人物嗎?僅僅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嗎?不!我覺得還有一種思想可能對學生的精神發(fā)展影響更深遠,那就是——“和為貴”的思想。如果在學生心中播下“和”的種子,對其今后成長、工作學習、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都是極有益處的。因此,我以“和為貴”的教學思想引領整個教學流程。
如何讓學生深刻透徹地理解“和為貴”的思想?“負荊請罪”這個小故事呈現(xiàn)了“和”的結果,雖然這部分內容文本敘述得比較簡單,但正是這個故事最容易讓學生理解“和為貴”的思想,因此,這部分內容必須擴容。我拓展補充了京劇錄像的片段、京劇的獨白語等資料,把它們轉變?yōu)橛行У慕虒W資源,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將相之和的內在原因,也幫助學生充分認識這兩位歷史人物的可貴品質。最后,我又引導學生回讀前兩個故事,因為“完璧歸趙、湎池會見”這兩個小故事是“和”的最好見證;拓展補充了“君臣猜疑導致趙國滅亡”的歷史資料,它又殘酷地證實了“不和”所造成的血淋淋的歷史教訓。
主:顧老師比較詳盡地介紹了她對教學的思考。這節(jié)課給我們一個鮮明的感覺——課程資源很豐富。對于這些課程資源,大家有什么想法?它為我們提供了怎樣的啟示?你有哪些疑惑?請大家暢所欲言。
男教師:這節(jié)課中,我們看到了歷史知識、國粹京劇,還有教學語言的精彩。顧老師的課上得比較大氣,能夠跳出教材,通過典故讓學生感受到“和”的重要。我想這些都會無形中影響學生今后的審美情趣和人生觀的。最后,我想了解顧老師為什么會選用京劇錄像片段和后面的京劇獨白,“請學生讀一讀京劇獨白”的用意何在?
顧:是啊,為什么選用京劇這個資源呢?能擴容這部分文本的內容的確挺多的,比如《戰(zhàn)國策》中的一段話也可以,但文字太晦澀,學生比較難理解。而京劇有聲有色,文字也接近現(xiàn)代文,通俗易懂,學生更容易接受。
為什么還要讀一讀呢?意圖一,這段獨白語,很直觀地表達出了廉頗思想轉變的原因。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深深地體會廉頗明白道理后的這種自責、后悔、羞愧的心情,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領悟到廉頗也是位以國家、百姓利益為重的好將軍,這是將相和好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原因。通過有感情地讀,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意圖二,學習是一個費神費力的過程,課上插入一段京劇欣賞的片段,來一個挺有趣的京劇獨白的嘗試,對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愿望,調節(jié)課堂氣氛很有好處。大家也看到了,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再說,引導孩子觸摸一下京劇語言,嘗試一次京劇獨白,也使課文的語言厚實了不少。
張:聽課時,我很關注這樣一種方式。第一,關注課堂中哪一環(huán)節(jié)、時段,學生和教師的情緒最好,學習氣氛最活躍,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的火化最亮麗,這時請認真去想一想,背后是什么?第二,關注教師感到無奈、無助、學生不精神的部分,這是怎么造成的?要解除這個困境,帶老師和孩子走出沼澤地,有沒有解藥?假如我們經常這樣想想,就會好很多。我關注的環(huán)節(jié)用一句概括:狀態(tài)重于方法。
主:是的,大家都注意到了,這堂課拓展京劇類的資源時,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特別投入。但是,也有老師議論,這節(jié)課是讀課文,還是讀京???這樣安排有其合理性嗎?是豐富了文本?還是削弱了文本?
女老師:我認為,插入京劇的用意,在于感悟“負荊請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篇幅小,語言凝練,人物內心感受卻隱含了,沒有完全展現(xiàn)出來。而插入的京劇內容是廉將軍內心感受,我也讀了一下獨白語,我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下面教學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因為后面安排了《負荊請罪》的課本劇表演,牽扯到的是口語交際的問題。一個形式出來以后,我覺得應該特別關注教師接下來的動作。其實我也在為顧老師捏一把汗,學生不表演或者表演不到位怎么辦?而顧老師馬上又有動作,讓其他的同學來導演。讓學生來指導演員要說明道歉的理由,為什么來道歉,以及神態(tài)、語氣等等,其實這是有效的口語交際的訓練。如果不關注這一細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流于形式了。因此說,精彩之處在于細節(jié)處理上。
李海達(下簡稱“李”):這節(jié)課里邊,幾次提到了課程資源的一個問題——京劇資料。我想,既然大家都非常關注這一點,我們不妨從源頭上來思考一些問題。這個京劇片段為什么能夠成為課程資源?把這個片段用在什么地方?這必須有足夠的理由。再者,我們還要思考,怎么開發(fā)資源才能夠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是不是跟《將相和》有關的資料都可以成為這節(jié)課的資源?我提出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引起爭議,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
張:李海達講的是一種新思考。也許顧老師在尋找資源的時候,通過了很多途徑,找了很多材料。為什么課堂上,只選用廉頗這段錄像,而不用藺相如那段錄像?我認為她是經過認真思考,有所取舍的。
顧:的確,我找了很多資料,僅幻燈片就準備了19張,最后今天用了8張;錄像截了4段,最后只用了1段?!巴矚猓覈鶓{”這類語句也準備了4句。
李:是的,我們想了解顧老師取舍的過程和思考,怎樣從這樣一個龐大的獨特的資源庫中截取資料并把它轉化為課程資源的?
顧:太高興了!真沒想到課能解剖到這樣一個深度,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思考、一個反思、一次提升的過程。為什么不選用藺相如那段資料呢?因為課文中藺相如這段話的內容,已經呈現(xiàn)得比較具體了,意思表達也非常清楚。雖然錄像資料都能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這個故事,但是如果課堂上反復播放錄像,那么這節(jié)課就成為京劇欣賞課,而不是語文課了。
為什么只截取廉頗這一段獨白?意圖一:我覺得這一段錄像說明廉頗已明白自己原先的行為是會陷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個道理,正如獨白中所說“我老朽糊涂哇!”就是這一段獨白,表現(xiàn)了廉頗認識到了藺相如對自己非常敬重,明白了自己在趙國的位置,也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不是個人的行為,是一種關乎國家利益的行為。獨白的文字很直觀地展示了武將直爽的性子,即意識到自己錯了,馬上就改正!這樣,一位對國家、對百姓負責的人物形象就自然而然樹立起來。意圖二,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重要任務。所以,適當?shù)刈尯⒆佑|摸一下京劇,嘗試一下京劇獨白,使“負荊請罪”的這個比較單薄的語言故事變得稍微厚重一些,是必要的。同時,練習口語交際,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材料作范例。今天的表演,采用下面學生集體導演,大家各有表演、導演、評價的學習任務,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大家都看到了,學生表演中使用生動的語言恰恰是京劇獨白的語言。消極語言潛移默化地轉變?yōu)榉e極語言,這是一個語言學習、交流和改進的過程。
李:聽了顧老師解釋以后,可以這樣理解,第一個問題,這個京劇資源為什么可以成為這節(jié)課的資源?我想從3方面簡單說一下:一是這個資源本身是這一篇課文中某一個文段的一個空白,也就是文本本身單調,不足以激起學生對人物表象的一種認識。二是這個課程資源使人物的交互活動由原來的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3是考慮到為什么要引用京劇而不是其他。我在思考,可能京劇本身也有文體感,而這種文體感與《將相和》這個文本相吻合,有其適合根植的土壤。有這3個理由,引入京劇資源就恰如其分了。不過,我有個建議:顧老師,你開發(fā)了這個課程資源,還應該回到課文中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原有的語言材料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
顧:借助這個課程資源,幫助學生品出味道以后,沒把孩子帶回到文中,這恰恰是這一節(jié)課的失誤。感謝李海達老師。
張:我們引入這樣的課程資源,必須考慮它的必要性、合理性。第一,它應是課文中的空白處、不詳盡處,又是完全可以張揚文本的核心之處,可以與課文形成回應。如果它本身是文本的略點,和你教育核心處不能形成回應的,你不能用,否則就會喧賓奪主。比如,如果把藺相如的這段京劇唱詞也引入進了來,把學習的核心文本替換成京劇材料,那我認為就是敗筆了。第二,它應該對發(fā)展兒童的語言,促進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剛才,讓學生模仿京劇獨白,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如果能夠進一步強調,廉頗和藺相如“和”的共同點是對百姓的熱愛,教學效果可能會更理想。
最后,我想說,用京劇這個資源,必須和教師的特長個性相吻合。顧老師用得很順手,張揚了自己的教學個性。例如:“哎呀,倘若秦賊乘虛而入——”這段獨白念得很有韻味!但如果你對京劇根本不了解,那么亮點就會成為陷阱。顧老師很有文化意識,《將相和》是中國古典歷史故事,京劇的語言和文本的語言風格很吻合,適當?shù)淖尯⒆尤ビ|摸中國國粹,把它整合成課堂教學的內容就比較合理了。假如是現(xiàn)代文,引入京劇可能會很不協(xié)調了。我個人覺得,今天這堂課最有價值、最有亮點的就是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在促進兒童想象,促進兒童理解文本,促進兒童豐富積累語言,促進兒童表達,把消極語言變成積極語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如何開發(fā)課程資源,用好課程資源,張老師的這番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實踐和探索,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