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巨大工程,每個學科的教師都應當既教書又育人?;瘜W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會以自己的身教言教去影響學生的言行和世界觀。另一方面,化學教材中也確實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如唯物主義思想、辯證的思維方法、愛國主義思想及科學家們的勤奮精神與創(chuàng)造精神等等。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談一些個人的體會和探索。
轉變思想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
在21世紀,國民素質的高低,掌握知識的程度,擁有人才的數(shù)量,特別是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能力,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國際競爭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而國民素質的提高,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將主要依賴于教育,因此我們必須轉變傳統(tǒng)教育重知識傳授,強調“授人以魚”的教學理念,樹立現(xiàn)代教育重智力與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授人以漁”的新的教育觀念。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下面我提幾點建議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1.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①教學語言要精彩。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可以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平衡,增強感染力,提高學生對教學信息的接受和反饋效率。教學時要正確綜合運用語調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頓諸要素;使用修辭手法,把教材中比較艱澀、死板的書面語言變成淺顯易懂、比較活潑的口頭語言,如適當運用口訣、順口溜等;教師的表情、動作、手勢以及師生間的人際距離等是一種無聲語言,在教學過程中也同樣發(fā)揮著與學生相互溝通的作用。但非語言交流必須與有聲語言、課堂情境等協(xié)調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②教學方法要得當。講課是一種復雜的勞動,是一門神奇而又巧妙的藝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捕捉時機,靈活而有分寸地因勢利導,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把每個人的思考拿出來,讓大家討論明辯、爭論,互相取長補短,也就是說教師永遠要帶著問題去教,教有思想的東西,使學生學會思想;其次,教師走進課堂就必須全身心的投入,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始終和學生進行著感情的交流與互動,營造一個充滿激情的課堂。③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瘜W知識來自實踐,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將課本上的理論與具體的科技研究成果相結合,即有利于避免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空洞抽象,也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實施素質教育,現(xiàn)有課堂教學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很強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精神和健全人格。①教會學生根據(jù)提綱自讀教材。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之前教師列出閱讀提綱,教會學生圍繞提綱閱讀課本內容,思考疑難,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從課本中吸取知識,也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②在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在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瘜W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在綜合性實驗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擬定方案,動手實驗,教師只是在審查時,幫助學生完善實驗方案,教師的作用于在于啟發(fā)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多用歸納法教學,開展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僅學會怎樣做,懂得為何這樣做,還能理解實驗設計的思想和方法,遇到同類問題知道怎樣解決。這樣,學生在實驗中會變被動為主動,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分析和解決問題。
3.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在《提高教師的素質是迎接21世紀教育的優(yōu)先課題》中說:“要提高教育質量,改革教學內容,改善教學設備,無疑都是需要的,但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雹偌訌妿煹滦摒B(yǎng),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或者說是培養(yǎng)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追蜃诱f:“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們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高政治素質,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為學生樹立學習的好榜樣。②接受繼續(xù)教育,加強文化素質.教師接受繼續(xù)教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加強有關教育理論學習,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拓寬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教師的各項教學任務都是以知識為載體,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完成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及合理的知識結構。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不斷學習和實踐,改變以往那種“你講我聽”、“你教什么我學什么”教學方法;同時調整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結構,熟悉化學與生活、生產這間的密切關系,熟悉化學領域最前沿的成果及了解國內外化學教學改革的趨勢等。另外,大學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盡量投入科學研究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大工程,我們化學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柳兆華.強化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
[2]王世華等.工科基礎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02(11).
[3]程敬恭主編.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單位:西安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