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钡拇_,閱讀為孩子開啟了探究過去、現(xiàn)在、未來奧秘的大門;閱讀引發(fā)高雅的談話,培養(yǎng)高尚的情感;閱讀使孩子們關注生活,重視生命的意義。即使是不愿意學習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能夠引起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對于改變他們課內學習的狀況也是有益的。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閱讀,使閱讀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需要呢?
策略一:造勢,為學生營造讀書的氛圍
讀書貴在氛圍。古韻悠悠、書聲瑯瑯、書香飄飄,是理想中的氛圍,引領孩子在文化長河中漫游洄溯,與一位位文人墨客深情對話,讓閱讀與陶治隨時隨地發(fā)生……于是,我嘗試從“教室文化”“書市文化”“誦讀文化”三方面營造讀書的氛圍。
1.教室文化。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營造教室文化首當其沖。走進我們的教室,一進門,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黑板正上方貼著古色古香的標語“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左面的墻上書寫著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右面的墻上是別具一格的“唐詩軒”、“宋詞閣”、“名人苑”“童話齋”……每一堵墻、每一根廊柱,目之所及到處都是語文,師生們沐浴在這樣的氛圍里,所見所讀皆為名詩佳句,這無疑是最好的熏陶和感染。
2.誦讀文化?!度纸洝贰墩撜Z》《唐詩》《宋詞》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是經久不衰的經典。長期以來,對傳統(tǒng)的丟棄,讓我們的孩子變得飄零、浮躁。營造經典詩文誦讀的氛圍,把孩子們的目光牽引到經典詩文美麗的四周,讓孩子把精神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濃厚的讀書氛圍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讀書樂,樂讀書,學生盡情享受讀書帶來的無窮樂趣。
策略二:助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讀書貴在堅持。有效的閱讀指導,豐富的讀書活動,可以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在實踐中,我依托課堂、立足活動、評價激勵、家校聯(lián)系,為孩子的書海之旅保駕護航!下面我選取實踐中的若干片段與大家分享。
1.資源共享,讓書“漂”起來?!捌瘯本褪菆D書漂流。它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歐洲的一種好書共享方式。不用借書證,不用押金,書友在自己的書上貼上“漂流”的標簽,投放到公共場所,讓漂書的主人細心選出自己打算“漂”的書籍,制作漂書卡,寫上“傳漂人xxx”,想看此書的人簽上“受漂人xxx”。這樣,一方面避免書的丟失和損傷,另一方面,書在許多人的手中和心中“漂”過,孩子們共享著友誼與快樂,傳遞著知識和信息。
從三年級起,我就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讀5本以上的課外書,并要求他們寫導讀語和讀書感言,讓“漂書”活動成為他們快樂交流的平臺。
2.美麗圈套,讓學生“跳”進來。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學生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樣使學生愛上課外閱讀呢?
(1)欲取姑與法:雜志一般價格便宜,學生和家長都能夠接受,所以,我首先把選擇比較便宜的《小學生語文》低段注音版拿到班級中,利用晨讀給學生們讀了雜志中間的幾篇文章,下課鈴聲雖然響起來了,但是學生們紛紛要求我繼續(xù)讀下去,這時候我并不急于給他們讀文章,而是請他們自己去購買雜志看。幾天后,班上果然出現(xiàn)了幾本《小學語文》雜志。從此以后,我還相繼拿出《小學優(yōu)秀作文起步》注音版、《中國少年兒童》等雜志,開始我的晨讀朗讀……堅持了數月,有部分孩子在雜志出版時,就能自己購買拿來給我看了。
(2)自投羅網法:為了讓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讓他們感受靜心讀書的樂趣。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我讓學生做書面作業(yè),而我則帶著一本厚厚的書坐在講桌邊津津有味地看。學生作業(yè)完成后,我還給他們講講書中精彩的故事,自己讀書的感受等等。幾次后,幾個學生于是“抗議”了,他們要為自己爭取看書的權利。我再用一反間計,很多學生就開始爭取自己的看書權利了,于是,在孩子們的強烈要求下,我們每天中午就變成了“課外閱讀專用時間”。
(3)愛屋及烏法:如何讓學生閱讀有用的書?潤物細無聲勝過老師強行的規(guī)定。我班的學生很喜歡我,關注我的一舉一動,也經常有意無意地模仿著我,所以我在閱讀時間經常有意識地帶上學校圖書室里的人物傳記、歷史故事、經典美文等類書(一月一類書)到班級中間去。果然不出所料,往往在幾天后,班級中就會有多學生都會上學校圖書室借閱我看的那類書。他們還會和我比試,誰看得多,記得多。
3.巧設“圈套”,讓學生“鉆”起來。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語文教學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不能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能培養(yǎng)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那么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的是需要加強課外智慧閱讀?!靶抡n程標準”也十分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閱讀量還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不到實效。因此,必須開展“故事會”、“薦書會”、“讀書匯報會”、“展評優(yōu)秀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現(xiàn)在,我班很多學生子都喜歡上了讀書,我在心里也暗暗開心。我想,只要老師肯動腦子,對孩子們耍點“花招”,巧妙設計一些“圈套”,他們會非常樂意“上套”的。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引領孩子步入智慧閱讀的殿堂。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讓閱讀為學生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讓閱讀成為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讓閱讀成為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奠基石。
作者單位:施 琳,浙江省金華市南苑小學
傅宏偉,浙江省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