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了對幼兒的觀察,論述了,克服幼兒恐懼、自卑心理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觀察
陽陽平時沉默寡言,不像別的男孩子那樣活潑好動。今天我特別注意他,想看看他是怎樣度過幼兒園的一天的。
1 觀察過程:
觀察(一)
早晨,陽陽輕輕走進教室,放好自己帶來的東西,安靜地坐到手工角剪破圖書。他剪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房子,還有小草,小花,小動物等等,然后把所剪的物品拼成了一幅圖畫。他好象已經(jīng)完成了一項任務,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觀察(二)
又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我?guī)е∨笥讶ネ娲笮屯婢摺P∨笥讯技娂娕苋雸龅?,然而陽陽卻做在小樹樁上看著別人玩。我走過去對他說:“來,老師和你一起玩木馬。”我拉起他的小手,他先推辭著,然后就默默地跟我去玩了。在玩木馬的時候,他似乎很開心。其他小朋友看到老師在跟陽陽玩木馬,也涌了過來。這下他可著急了,干脆站起來不玩了。
觀察(三)
午睡起床的時間到了,小朋友都離開了午睡室。而陽陽坐在床上磨蹭著不起來。我走過去掀開被子一瞧,原來他把大便解在了褲子里。我拿來褲子幫他換。事后,我告訴他有事情不要藏在心里,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觀察(四)
下午,我給小朋友講“小兔乖乖”的故事,陽陽聽得格外認真。他歪著腦袋,嘴角還帶著笑意。當聽到兔媽媽唱起歌時,他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搖起了頭。故事聽完后,我表揚了他并請他帶領大家一起唱“小兔乖乖”。雖然他唱歌時表現(xiàn)得有點靦腆,但在我一再的鼓勵下,他還是帶領大家把歌唱完了。我看得出唱完歌后,他似乎很開心。
觀察(五)
放學了,家長陸續(xù)地來接孩子。陽陽的眼睛始終看著大門,終于盼到爺爺來接他了??伤幌衿渌變阂卉S而起,沖過去。而是坐的位置上焦急地等老師叫他才敢起來。每次都是輕輕地說聲“老師再見”或者揮揮手。陽陽爺爺告訴我陽陽在家里從來不和他們說幼兒園的事。
2 現(xiàn)象分析及教育策略
其實在幼兒園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幼兒缺乏自信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具體表現(xiàn)為逃避、畏縮、膽小、害怕等等。這樣的個性將會阻礙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從我觀察的情況來看陽陽的“膽小”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缺乏主動交往的動機。二是不善于在同伴中表現(xiàn)自己,自信心不足。
2.1 缺乏主動交往的動機
據(jù)我了解陽陽入園前隨爺爺奶奶一起住,他們都以陽陽為中心,對他的各種需要幾乎都是無條件滿足,而且爺爺奶奶總是陪著陽陽游玩,與同齡人交往很少。當幼兒總有人陪伴在身邊時,他們難以產(chǎn)生找同伴游戲的動機。因為成人總是會讓著他,而與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協(xié)調、商量、甚至還需要想辦法解決沖突,為了“省事”他寧可與成人交往。到了幼兒入園后,陽陽由于一下子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失去了家長的保護和陪伴,對陌生人和同伴產(chǎn)生了不適應。因此陽陽不愿意與同伴交往,不主動去找小朋友玩。有的時候甚至當同伴主動找他時,他也采取了“回避政策”。
為了讓陽陽能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營造愛的氛圍,使幼兒適應集體生活。陽陽每天來園,我都用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來接待他,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陽陽對常規(guī)不熟悉,解出大便也不敢告訴老師,這是正?,F(xiàn)象。老師不應訓斥而應在理解的基礎上慢慢地加以引導,是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促進其自我肯定,樹立信心。下課的時候,我讓幾個幼兒與陽陽坐在一起,讓他們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說出來,且都有均等的機會。逐步的讓陽陽明白每個人都是平等了,都是樂意與你交流的。
我還會經(jīng)常帶他與比他小的同伴一起玩,當幼兒與比他小的幼兒交往時,往往會因為幼兒年齡的優(yōu)勢會使他們帶來能力的優(yōu)勢,這樣幼兒更能建立起自信,逐漸敢于交往了。
其次,我還教了他幾個“絕活”(如折紙,變魔術等)讓他表演給小朋友看,提高他在幼兒中的社交地位。
密切聯(lián)系家長,家園同步教育,互相了解家中與幼兒園的情況,及時調整教育措施。
讓家長明白,家庭不應以幼兒為中心,而應“人人平等”。讓陽陽明白爺爺奶奶也有自己的事,不能總是陪著他。家長要多帶幼兒進行交往,比如,到有孩子的鄰居家竄門,與朋友一帶著孩子出門游玩等。
2.2 不善于在同伴中表現(xiàn)自己,缺乏自信。
對于陽陽的這一情況,我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接近幼兒?!缎戮V要》中要求老師平等地對待與尊重兒童,要容忍和尊重兒童的差異。對于一些能力較差、缺乏自信的小朋友,我們更應多接近他們,根據(jù)他們不同的個性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多為他們提供鍛煉、交流和表現(xiàn)的機會,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幫助他們分析、找出原因,并適當降低些難度和要求,循序漸進,不要包辦代替,要敢于放手,相信孩子。
其實蹲下來去給幼兒交流,可以減少幼兒對老師的恐懼感,我經(jīng)常會跟陽陽聊聊,比如經(jīng)常問一問他:“今天在幼兒園里,你高不高興,你喜歡和哪一個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游戲,今天誰來接你呀”,等等這種問題,讓幼兒感覺到老師是在關心著他的,讓他把你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鼓勵幼兒。《新綱要》指出“應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庇變簳r期是各種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應根據(jù)每個幼兒不同的發(fā)展特點,因人而異,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長處來帶動孩子克服自身不足的地方,讓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機會獲得成功和滿足,產(chǎn)生自信心。
幼兒最喜歡得到老師的獎勵了,哪怕是一張不起眼的小貼紙,幼兒都會高興一天,甚至到下午家長來接都會炫耀一番,所以鼓勵幼兒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我在準備吃中飯前的一段時間里總結一下孩子上午的表現(xiàn),重點表揚了陽陽的點滴進步。其實多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是一個肯定的目光。都會給陽陽帶來許多的鼓勵。
鍛煉幼兒。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一貫主張和鼓勵“凡是兒童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很少給孩子獨立辦事的機會或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否定甚至不加理睬。其實,這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對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極其不利。因此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有一個規(guī)律,即從不會到會,從做得不好到做得好。特別是對于缺乏自信心、能力教弱的幼兒。一旦取得進步和成功,老師要馬上加以熱情地贊揚和肯定,使他們同樣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自信。對于一些能力相對較強的小朋友,我們可以適當提高些要求,給他們設置一些問題和困難,積極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難題、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從而進一步增強自信心。
讓孩子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關鍵是能克服自己的不足,在自己的特長中找到自尊和自信。因此我會多給陽陽一些鍛煉的機會,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經(jīng)常提問他,并且給予鼓勵。如果陽陽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很好的話,老師會在其他活動的時候主動和他交流,今天你表現(xiàn)得真棒,老師很喜歡你,老師覺得你會做得更好。如果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不好的話,我們也要在其他的活動的時候主動地與他交流。讓他感覺到,不論你做得怎么樣,老師都是喜歡你的。
3效果: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陽陽能將幼兒園的事詳細地告訴父母了,漸漸地能和小伙伴游戲交往了,從他的話里我看出他非常喜歡老師和同伴,也喜歡幼兒園。陽陽的成長快樂里這樣寫道:今天媽媽要帶我去外婆家,可是我不想請假,因為我會想老師和小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