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投資效益和建筑安裝企業(yè)的經營效益,必須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合理地確定和有效地控制價。本文論述了建筑施工過程的幾個階段項目造價控制的幾個措施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建設項目;造價控制
1我國造價管理體制的特點和有待改進之處
我國傳統(tǒng)造價管理體系是引進前蘇聯(lián)的計劃經濟模式-定額及有關文件控制造價。其特點主要有:
1.1我國現(xiàn)行造價管理主體的特點為“條塊分割,政出多門”
為了實現(xiàn)工程造價管理目標而進行有效的組織活動,我國設置了多部門、多層次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宏觀管理方面有:建設部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其他各部委相關專業(yè)工程管理機構;地方設有與建設部對應的省、直轄市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及與各部委相對應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微觀管理層方面,有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jiān)理及咨詢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工作重復,工程造價管理混亂。
1.2多為靜態(tài)管理,缺乏動態(tài)管理
傳統(tǒng)定額管理是基于事先確定工程造價的政策,把屬于競爭中最活躍的因素固定化,難以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資金管理中,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缺乏動態(tài)性,造成技術和經濟的分離,導致造價扭曲。
1.3多為事后控制,缺少事前控制
現(xiàn)有的工程造價方法主要是以經過審核批準的工程項目預算為標準,將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造價與預算進行對照和比較,當出現(xiàn)偏差時采取一定措施進行調整。這樣的控制方法是面向資源和部門的控制方法,難以通過事前和事中控制去消除無效的作業(yè)活動,無法實現(xiàn)對工程項目造價的有效控制。
1.4立項階段造價管理薄弱
我國造價管理以辦理工程價款結算為主要目的,注重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特別是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忽略了投資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不能有效的控制造價。
1.5工程造價資料管理欠缺
我國歷來缺少對工程造價資料的收集整理,沒有形成較好造價管理信息系統(tǒng),使造價管理的各項工作和工程造價的計價與管理缺乏有效的依據(jù)。
2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工程設計是影響和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初步設計基本上決定了工程建設的規(guī)模、產品方案、結構形式、建筑標準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設計概算,確定了投資的最高限額。施工圖設計完成后,編制出了施工圖預算,計算出工程造價。據(jù)西方一些國家分析,設計費一般占相當于建筑工程全部費用的1%以下,但設計本身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卻可達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對整個工程建設效益的重要性。
限額設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
限額設計就是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時各專業(yè)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變更,保證不突破總投資額的工程設計過程。限額設計不是簡單的壓縮投資,而是將設計全過程的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尤其是加深可行性研究深度 。
2.1按照批準的投資估算控帶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應該是多方案比較選擇的結果,是項目投資估算的進一步具體化。初步設計開始時,設計者應該清楚各項控制經濟指標,嚴格按照限額設計分解的投資限額和控制工程量(如結構形式、面積、高度、三材總量等)設計,并不斷對照本專業(yè)的工程費用,力求將造價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額內。
2.2按照批準的設計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
經審核批準的設計概算是施工圖設計控市極資的限額依據(jù)。施工圖是設計的最終產品,是現(xiàn)場施工的主要依據(jù),這一階段限額設計的重點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對于因建設市場動態(tài)性(如設備、材料的供應或價格變化等)、現(xiàn)場條件變化或初步設計階段設計深度等因素造成局部施工圖預算超設計概算,應積極采取措施,及時調整。
2.3.加強設計變更管理工作
設計變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階段的設計變更引起的損失費不同,變更發(fā)生的越早,損失越小。因此,翻門應盡量把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以減少損失。設計人員應通過詳細分析研究在設計階段確定最終方案,避免施工階段更改;認真審查圖紙錯誤、遺漏現(xiàn)象,以降低造價。
3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施工是實現(xiàn)建設項目的過程,造價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造價控制是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一環(huán),要準確處理造價、工期和質量的辨證關系,把投入產出觀念貫穿到整個過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等生產要素達到最優(yōu)組合。
3.1加強施工組織設計及管理
施工組織設計是進行過程招標、簽訂承包合同、進行施工準備和指導施工的基本的、全局性技術經濟文件。它是對施工活動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確保工程質量、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工具。
施工組織設計包含的基本內容有: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現(xiàn)場的平面布置、各種資源需要量計劃、技術及安全保證措施等。
合理的施工組織,能充分發(fā)揮各生產要素的作用。加強施工組織管理,要求企業(yè)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特別是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工程進度進行排隊,進行資源優(yōu)化配置,嚴格控制施工進度及質量,減少返修,陽氏費用。
3.2實行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控制
建設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比較長,因此,會使實際消耗的材料、人工價格與投標時差異較大,這就要求造價控制人員及時收集積累有關造價調整的資料,準確預測各種動態(tài)因素(如價格、利率、匯率等),使造價動態(tài)管理貫穿于建設項目全過程。
3.3加強工程變更與索賠控制
工程變更在項目實施階段,由于客觀、主觀原因,常發(fā)生局部設計變更、工程更改、材料代用、工藝方法改變等問題,引起工程預算價格的增減。因此,必須健全設計變更審批布峻,合理有效的控制變更價款。
工程變更的內容有: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工程量;建設項目附屬工程的增減;某些材料的規(guī)格、標準的變化;部分工程的標高、基線、位置、尺寸等的變更;某些工程的施工時間、程序的改變;市場主材價格的波動等。
工程變更必然會使造價提高,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做好施工處理、驗收、核對和現(xiàn)場簽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管理成本。
索賠的控制。索賠,是指在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一方因對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而遭受損失時,向對方提出的價款與工期補償?shù)囊蟆?/p>
常見索賠類型主要有:設計圖紙發(fā)生變更引起的索賠;不利自然條件或人為障礙引起的索賠;工期延長或延誤引起的索賠:因甲方原因造成施工中斷引起的索賠;因甲方原因工程終止或放棄引起的索賠等。不論什么類型的索賠,都必須做好現(xiàn)場第一手資料及詳細計算書,保證充足的證據(jù)。
索賠的健康發(fā)展,有助于合同雙方提高管理素質,加強合同管理,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有助于雙方熟悉國際慣例,開展對外工程承包;有助于工程造價合理確定,可以把原來工程報價中的一些不可預見費,改為實際發(fā)生的損失支付,便于降低造價。
參考文獻
[1] 馬守才,王一舉.論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蘭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2(3),43--46.
[2] 廖天平,何永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