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宏
《夸父逐日》選自《山海經》,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文章言簡意豐,只有37個字。雖然是文言文,但學生結合注釋,基本能疏通大意,理解內容的難度不大。古今中外的佳作,無不散發(fā)著人文思想的光輝。學語文,其實也就是領略思想,感悟人生。課文永遠都只是例子。如何使這篇短小精悍的神話更具有生命力,讓學生所得更多,是擺在我面前的難題。小文章也有大智慧,我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大智慧挖掘出來。這也與語文新課標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要求是吻合的。
該課文所在的單元以探險為主題,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這篇短文與整個單元的聯(lián)系,讓學生進一步懂得了探索精神的可貴,激起學生對“失敗英雄”的敬意。因此我選擇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神話人物,讓學生聯(lián)想現(xiàn)實中的夸父形象,說出自己的感悟,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加深了學生對神話的現(xiàn)實意義的認識。
一、研讀:“逐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細讀課文,讓學生找出這些困難,從而得出結論:夸父在追趕太陽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還要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引導學生懂得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有艱辛,有坎坷,甚至有犧牲。
二、探討:成語“夸父逐日”的兩種不同解釋
“夸父逐日”這則神話對后世影響很大,已發(fā)展為成語。人們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有時也用“夸父逐日”來比喻決心大而不自量力。讓學生簡單辯論,體會哪一種說法心靈的收獲更大。
從消極方面和積極方面都可以理解這篇神話,但從整個單元的主題“探險”來看,從積極方面理解神話,更符合這篇神話在本質上所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
引出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九》,說明夸父并不是一個無人喝彩的寂寞英雄,讀懂他,欣賞他的人古已有之。讓學生朗讀此詩:“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奔由顚W生對這則神話的積極意義的理解。
三、思考:“逐日”的象征意義
“夸父逐日”是古代人民對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是渴求了解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的表現(xiàn)。這支配著“夸父逐日”的“宏志”就是遠古人民共同的理想。因此我們理解“夸父逐日”時,不應該只認為是表面上的追趕太陽,而應該理解其象征意義。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逐日”可以拓寬為“追求夢想”“追求目標”“追求成功”等象征意義。
四、聯(lián)想:現(xiàn)實中的夸父形象
引導學生聯(lián)想現(xiàn)實中的夸父形象,拓寬神話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師先列舉現(xiàn)實中的夸父形象“李大釗”,以教師的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然后讓學生列舉現(xiàn)實中的夸父形象。教師對學生列舉的英雄形象進行點評。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是英雄,進一步理解“失敗的英雄”。由現(xiàn)實中的“夸父”顛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tǒng)觀念,從而得出結論:失敗也是真英雄,敗者也不一定為寇,不能簡單地以“成敗論英雄”。建立與整個單元的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本單元的英雄人物“斯科特”“美國‘挑戰(zhàn)者號的七名宇航員”等,激發(fā)學生對“失敗英雄”的敬意。
五、積累:現(xiàn)實中夸父的豪言壯語
這則神話言簡意豐,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選取有代表性的豪言壯語,讓學生大聲朗讀,汲取精神營養(yǎng)。
例: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六、表達:對本文的感受
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述,也可以引用名言,甚至可以引用本單元課文中打動心靈的句子來表達感悟。教師先借用海明威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名言拋磚引玉,激發(fā)學生調動平時的學習積累(特別是本單元的學習積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悟。
七、激勵:像夸父一樣去奮斗
結束語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撞擊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的共鳴。示例:“‘小小的天,也有大大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逐日的夸父,只要你肯為理想、為目標、為信念、為真理而奮斗。”讓學生再一次誦讀課文,呼吸英雄的氣息,領略英雄的氣概。
文言小短文最容易被教師們忽略,不少教師只是翻譯背誦課文了事。其實小文章也能挖掘大智慧。淺顯的文字背后,留白往往是最豐富的。這就需要教師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地引導學生去體會、聯(lián)想、感悟文章所孕育的人文內涵。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學生進行靈魂的修煉,在走近一種人生的同時,聯(lián)系社會生活,反觀自己的人生,從而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這樣,一篇文言神話就不再離我們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