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875(2008)04-168-01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教師是專門培養(yǎng)人的勞動者。如何對待所培養(yǎng)的對象,是教育這一行業(yè)古今不竭的話題。千百年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種崇高的職業(yè)道德,這就是以愛施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一道德要求已被視為當代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yè)品質(zhì)。正像原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所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zhì)就是熱愛學生?!?因此,用愛心潤花著果是教師的天職。
一、愛心是教師實現(xiàn)自身勞動價值的基礎(chǔ)。教師只有對學生施之以愛,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愿聽其言,遵其囑,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世世代代的教育實踐證明:教師只有從小事做起,以身作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一位著名教育專家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zhì)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許許多多關(guān)心和愛護學生的行為舉止,會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引發(fā)學生感情的共鳴,誘發(fā)學生自新、力爭上游的決心和意志。相反,如果缺乏愛心,師生關(guān)系冷漠,雙方心理隔閡嚴重,學生不僅不會接受教育,而且還會對教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認為老師的表揚是哄人,批評是整人,這樣,老師的表揚和批評都成了教育的障礙。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生之情,才會叩開學生心靈的智慧之門,使教育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愛心是教師實現(xiàn)自身勞動價值的基礎(chǔ)。
二、尊重學生是以愛施教的核心。雨果說:“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有人愛?!币粋€人在家庭中,如若受到鐘愛;在學校中,如若倍受肯定和尊重;在社會中,如若能博得優(yōu)美的情感反饋,那么,這個人就會體驗到最美麗的人倫溫馨。作為教師,要善于以愛施教。如果懂得把個人的幸福包容在并且升華為對學生的幸福、民族的幸福、國家的幸福的追求之中,是標志著從低層次的幸福追求上升為高層次的幸福追求,那么,在高層次的幸福追求中勇于開拓,執(zhí)著創(chuàng)新,就會表現(xiàn)出育人楷模的時代風范。當學生聽到老師怎么說自己,就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一些印象,這些印象刻在學生的腦海中,天長日久便形成了一種認定,認為自己正如老師所說的一般。聽多了“你真笨、朽木不可雕、那是個差生”,學生就真的感覺自己不靈巧、沒前途;聽多了“你能干、棒極了、他真有潛力”,他也自然地勤奮好學起來;如果聽到的是“這學生成不了大器”,那么他也認定自己不會有出息。因此,我們必須留意自己對學生說話的方式和語氣,懂的尊重學生。教師真正做到了愛學生,就會使學生在他的生活中,不斷地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友愛、善良、公正、尊重、誠信等美好的品質(zhì),進而逐步形成對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正確認識。由于這種認識和信念有著堅實的思想感情基礎(chǔ),不僅會由單純地接受別人的愛,轉(zhuǎn)變?yōu)閻弁瑢W,愛老師,愛父母,而且還會形成愛集體,愛人民,愛祖國的高尚情感和信念。但是,這里的尊重并不等于放縱自由,必須要有目的的加以引導。
三、人格力量是以愛施教的源泉。人格是一個人各種比較重要和相當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綜合,生命的品位、靈魂的境界都取決于人格。早在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現(xiàn)出教育的力量?!苯處熍c學生接觸最多,而且絕大多數(shù)師生關(guān)系保持密切,交往頻繁,因此教師的人格修養(yǎng)對學生品格的塑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教師為人正直、公道正派,能以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面對喧囂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誘惑,能夠守住一片寧靜,不被世俗塵埃所染,不為金錢物欲所動,就會贏得學生的敬佩。教師勤奮好學,孜孜不倦,能深入淺出、旁征博引,以淵博的學識和精良的業(yè)務駕馭課堂,能成竹在胸,得心應手傳道授業(yè),必將會贏得學生的敬重。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關(guān)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對學生和藹可親,友好相處,必定會贏得學生的愛戴,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這種人格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
總之,教師的責任是用自己的愛心滋潤學生,用學識哺育學生,用人格魅力塑造學生,用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培養(yǎng)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能夠建立并保持經(jīng)常性的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教育效果就好。因此,為了促進現(xiàn)代教育和諧發(fā)展,作為教師,必須以愛心鑄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