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票市場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并且股票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發(fā)揮著經濟狀況晴雨表的作用。當前我國的股票市場正處于發(fā)展過程中,政策法規(guī)缺乏科學性和持續(xù)性,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調整。針對我國股市出現(xiàn)的較大幅度波動,可基于線性回歸的方法來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動,并從中尋找對股票市場總市值產生影響的因素。
關鍵詞:宏觀經濟政策;線性回歸;股市總市值;因子變量
中圖分類號:F83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6-0055-03
中國的股票市場起步較晚,除了受市場調節(jié)之外,很大程度上還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如貨幣供給、投資基金數(shù)量、期貨交易量、利率等。本文選取當前國家經濟中十幾個變量,通過這些變量對股市總市值進行線性回歸,以找出會對當前股市總市值產生顯著影響的因素,并對中國股市的未來發(fā)展做出理性預測。
一、中國股市的特點
中國股市當前幾個獨有的特點:
1.根本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定政策干預市場狀況。
2.主要的外生變量是: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政策、政府對證券市場的調控。
其中以政府對證券市場的調控最為重要、最直接。
3.中國股市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成長快,不規(guī)范,但處于快速變化的發(fā)展和完善過程之中。
4.與其他股市一樣,中國股市具有周期波動的運動規(guī)律。某一時段的狀態(tài)與過去的狀態(tài)相關,在外界作用消失或不變的情況下,股市將按其自身規(guī)律運行。
可以看出,經濟形勢對上市公司的業(yè)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它還會改變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經濟形勢好,投資者對前景樂觀,投資就會積極;經濟形勢不好,投資者對前景悲觀,投資時就會格外謹慎。此外,財政政策對于股市的影響是間接的,主要通過改變或部分抵制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從而間接地作用于股市。政府通過擴大投資,就會對部分行業(yè)、板塊產生有利影響;減稅同樣會降低企業(yè)經營成本,增加公司利潤,間接促進股市繁榮。
同時,可以看出,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是直接而重大的。國家通過擴大貨幣供應量,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可以進入股市的資金,為股市上漲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降低利率,降低了儲蓄、債券等其他金融商品的投資回報率,降低了股票投資者機會成本,增加了股市的吸引力,從而有力地推動股市上漲。
二、線性回歸分析對股市發(fā)展的影響
線性回歸分析是用來分析某種結果的產生和哪種因素存在線性關系,并找出哪些因素對結果的產生具有顯著影響。本文運用線性回歸分析對股市的發(fā)展產生顯著影響的國家宏觀政策因素,并在原始變量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因子變量對股市這個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
本文選取一些變量來對股市的總市值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的變量為:國債現(xiàn)貨成交金額、國債回購成交金額、廣義貨幣供應量、鄭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額、大連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額、上海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額、保費收入、證券投資基金成交金額、上海投資基金成交額、深圳投資基金成交額、黃金儲備、國家外匯儲備、銀行同業(yè)間隔夜交易量、銀行同業(yè)間7天交易量、銀行同業(yè)間14天交易量(相關的數(shù)據(jù)來自國研網,采用月度數(shù)據(jù),從2000年1月到2008年2月,其中2008年3月數(shù)據(jù)用于檢驗模型的有效性)。
首先,將總市值作為因變量,各原始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spss軟件)。分析結果,因變量總市值與投資基金、股票成交量、流通市值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而與保費、大連商品交易、鄭州商品交易的相關性很低。
其次,對股市總市值進行線性回歸,在回歸變量篩選方法上,首先選取逐步篩選法,由表1看出,由于自變量依次進入回歸方程,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不斷變好,其回歸方程的估計標準誤差在不斷減少。而且其F檢驗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5。所以可以得出自變量的引入對回歸方程都有顯著的貢獻的結論。由表2也可以看出均方誤差在不斷減少,從側面揭示了表1中擬合優(yōu)度逐步提高的原因。且其相伴概率也是均小于0.05。
最后回歸系數(shù)均通過t檢驗,但是根據(jù)回歸方程預測出的總市值與實際值相差很大。原因一是部分自變量本身屬于流量統(tǒng)計,對總市值這個存量數(shù)據(jù)的回歸不恰當;二是由于股市從2005年之后出現(xiàn)市值大幅提高的現(xiàn)象,與以前幾年的數(shù)據(jù)相差很大,變化很大,所以模擬不足。
鑒于以上原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試圖通過把那些解釋意義不明確的變量通過因子分析方法給綜合起來,使得解釋更有說服力。
首先,通過KMO and Bartlett's Test檢驗,發(fā)現(xiàn)因子分析有意義,結果見表3。通過因子分析,從表4可以找出四個因子變量,他們對初始變量的累計方差貢獻率接近80%。表5給出的是因在分析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因在變量對許多變量都有較高的載荷,因而其實際含義比較模糊。于是選擇方差極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旋轉后得出表6,第四個因子變量反映了現(xiàn)貨和回購,定義其為國債因子;第三個因子變量反映了隔夜1、隔夜7,定義其為為利率因子;第二個因子變量反映了投資基金、股票成交量、流通市值,定義其為資本因子;第一因子變量反映了保費、上海、大連、鄭州、m22、外匯,歸結為宏觀因子。
表7給出的是四個因子變量的得分函數(shù),再根據(jù)原始變量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各個因子變量每一期的數(shù)值,得出因子變量的數(shù)據(jù)序列,以此四個數(shù)據(jù)序列對總市值再次進行回歸。
隨著證券制度改革和股權分制改革的順利實行,我國相關政策在近期調整比較頻繁,所以采集的數(shù)據(jù)在最近幾年變化非常大。再次使用2004年2月至今的數(shù)據(jù)對總市值進行回歸,從表8可以看出四個因子變量對總市值都有顯著的影響。
預測得出的回歸總市值與實際值非常接近,可以認為這一回歸方程較好的模擬出目前宏觀政策對股市總市值的影響作用的。
從以上的回歸分析可以看出:
宏觀因子主要反應了國家新增廣義貨幣供給和期貨市場交易。其中廣義貨幣供給是因為國家外匯儲備的激增,并未投入股市;期貨市場的資金也和股票市場形成的不相容關系,國債市場資金的變化與股市資金的變化呈相反方向變化。
而利率因子反映了銀行隔夜拆借交易額,同銀行隔夜交易利率負相關;利率與股市負相關,因而,利率因子與股市總市值的變化是同向的。
對于國債市場,國家通過發(fā)行國債或者中央票據(jù)來調控貨幣流動,從而來縮減進入股市的資金量。
三、結語
可以看出,無論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有所變動,都會對股市總市值的變化產生影響。其中利率因子對股市總市值的影響程度是最大的,其系數(shù)達到84.299,說明銀行利率的變動會對股市資金總量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實際上,股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是一個自我調整、自我消化的過程,國家政府不應該頻繁地在相關政策作出調整,不連續(xù)、不明確的行政手段很容易挫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這對于我國正處在發(fā)展中的股票市場是極其不利的。
參考文獻:
[1]史代敏.股票市場波動的政策影響效應[J].管理世界,2002,(8).
[2]左曉慧.我國國債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06,(9).
[3]張津.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風格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
[4]陳孝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綜合評價[J].科技廣場,2006.
[5]李慶東.聚類分析在股票分析中的應用[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5.
[6] Banz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 Journal of Finance, The,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