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中的我
(接上一期)大約在初中時,我受老師的影響喜歡上了古典文學,直到參加工作以后,床頭的一本《唐詩三百首》已被我翻爛了,像背外文單詞,我逐篇背誦。反復(fù)咀嚼。靜心玩味。我喜歡南唐二主的詞,尤其喜愛“雖蓬頭垢面不掩天姿國色”的李煜的詞,那時對李后主之詞能倒背如流,從詞句感受到的美,浸透了我的全身心。那時,正是我無憂無慮的青春年華,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興之所來也信手寫上幾句,日后看來,有時竟不相信是自己寫的。
白天,只要我稍有空就鉆到六樓資料室??锤鞣N報刊雜志,很快就和圖書館的老太太混熟了,她特準我進到書庫去自由翻閱,臨走還恩準我借上一本書。我定期還回,決不食言,因此得到她的信任。
當年,我從書架上抽出書來就蹲在書架的空檔處,匆匆瀏覽。一般的翻一翻,讀個梗概,喜歡的借回去,仔細看。如果問我浩如煙海的書海里我最喜歡哪一部作品?我至今仍毫不猶豫地回答:外國作品《紅與黑》,中國小說《聊齋志異》。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播音作品是什么?那就是《動物世界》。從今天的創(chuàng)作里可以找到我當年喜愛聊齋的痕跡。動物是有靈性的,這仍是我今天的看法。
書給了我精神上的極大慰藉,我不能離開書,如果在一天內(nèi)沒有書看,則不堪忍受。書使我當時所在的狹小天地變得寬闊而深遠,書使我當時的寂寞生活變得生氣勃勃,書使我的內(nèi)心得到了充實。書也給我的播音創(chuàng)作增添了營養(yǎng)。我的藝術(shù)觀點和播音風格至今仍受到丹納《藝術(shù)哲學》的影響。
我曾在緊張的工作中上過四次“業(yè)大”,當然那絕不單是為了文憑。文憑有時說明不了問題,我雖已取得英語單科結(jié)業(yè)證書,但英語至今并未過關(guān)。我也有新聞編采專業(yè)畢業(yè)證書,而我的水平學識超過了這張畢業(yè)證書。那么還是混文憑了?不。我愛學習,我心中的隱痛是當年我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我要補上,補上那個空白,也補上一段學習生活。
我的業(yè)務(wù)工作進步很快,直播基本上不出錯,也經(jīng)歷過大場面。
1960年國慶實況轉(zhuǎn)播的任務(wù)派給了沈力和我。正式工作才半年,一場硬仗便擺在我的面前。
在曾經(jīng)貼過我不少檢查的布告欄上,看到國慶工作人員名單時,我的心一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能夠擔任國慶實況廣播的是赫赫有名的老播音員,年輕人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我離開學校參加工作剛半年,就派我擔任這項工作,緊張得一連幾個晚上睡不著。越臨近播出日期越緊張,越緊張就越睡不著,我擔心這樣下去我不可能有精力承擔這個任務(wù)。
那年的國慶激動人心。
天安門廣場莊嚴雄偉,天安門城樓巍然矗立。鮮花、標語、氣球把這里裝點得熠熠生輝,當我耳畔鳴響了激越的國歌,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在藍天飄揚,當我看到毛主席等國家領(lǐng)導人檢閱整齊的方隊和歡呼的人群,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胸中升騰起一種神圣莊嚴的自豪感,我忘記了自己的渺小,我把充滿激情的詞句,用高亢嘹亮的聲音傳送出去,一萬多字。沒有一個錯。
當天晚上仍是一場戰(zhàn)斗,白天的游行實況拍成膠片,幾乎全體工作人員都擠在二樓放映間,大家都為能出一點力而感到光榮?!榜R上播出了?!蔽夷闷鹨化B稿件,跑進播送室,幾位編輯護著一盤膠片跑進放映間。畫面又一次呈現(xiàn)出動人的情景,我振奮起精神,忘了一天的勞累饑渴,又一次充滿激情地把雜亂無章的稿子理順。傳送出去。
我成功了,我感到欣喜。梅益局長拍著我的肩膀說:“小伙子,有勁、念得好?!蔽铱吹缴蛄σ苍谛Α@蠈嵳f,我給她增加了負擔,她要念自己的詞,還要照顧我,但我的確把難度最大的工作完成了。“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以后,每一次在重大集會上的實況直播,我都不會忘記這第一次的工作帶給我的感受,也不會忘記我付出的代價和辛苦。
這其中,我獲得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自信,有了自信心。面對任何難度的播音便有了成功的基礎(chǔ)。
回顧過去的歲月,我驚異地發(fā)現(xiàn),飛逝的時光不僅帶去了青春年華,帶去了往日的溫馨,也帶去了不可補償?shù)淖坊??!拔母铩逼陂g,毛主席會見外賓的電視片,沒有派我播音。后來需要男播音員。軍代表提出幾個人試試音,當時的副臺長徐國盛力排眾議,他說:“還是讓趙忠祥播吧,臺里的工作應(yīng)該用本臺的人。”于是我恢復(fù)了一種政治待遇,在調(diào)工資的時候,徐國盛又一次想到了我,這一切都是在他快離休時,我才聽說的。他作為一位老干部一定不在乎我是否對他感激,但至今我覺得原來對他的一種隔閡感,是他拆除的,我不免愧疚。
1976年是一個多事之秋。那一年,中國人民的感情是何等悲痛。周總理、朱委員長、毛主席相繼與世長辭,在治喪播出工作中,我盡了自己的職責,歷史地承擔起傳達億萬人民悲痛感情的重托。
1月8日,一個突發(fā)的噩耗,使中國人民肝膽俱痛。中國人民引以自豪的周總理逝世了。凄風苦雨,愁云慘霧,億萬人民無不悲痛萬分。這悲痛的淚水,嗚咽的大地,匯聚成悲憤的哀悼,向上蒼傾訴。十年的壓抑,被“文革”分裂了很久的情感,在哀悼最敬愛的總理時,共同迸發(fā)出一種不可遏制的意志,人們的感情在悲痛中彌合,總理以他最后的一息促成了全國上下的凝聚。
我心中的痛楚與委屈交織在一起。當我進入播送室,淚水模糊了視線,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聲音。我知道此刻的每一個字有千斤的重量。這是一場意志的抗爭,我義無反顧地站在廣大人民群眾一邊。運用我長期工作練就的技能,以盡我的哀思??墒且慌朔睢八娜藥汀敝?,就坐在播音間外,他們的指令是不要過份悲哀。
這伙人撤了。我坐在播音間發(fā)愣。錄音科科長宋培福問我:“還不走?”我說:“你來一下,把片子拿回來,我重錄?!彼耆斫獠⑼馕业淖龇ǎ焖聛砦页袚?。當銀幕上出現(xiàn)總理的遺容時,我失聲痛哭,擦干了眼淚又被一層淚水蒙上,我以自己深沉的哀悼為總理送行。
1979年1月我在美國遇到一位美國朋友。他和妻子在香港看到了總理治喪活動的電視片。他緊握著我的手說:“我現(xiàn)在才知道是你播出的。當時,我聽到你的解說,我哭了,我們?nèi)叶悸淞藴I。”
1976年,唐山地震,隨后又一噩耗傳,毛主席與世長辭。淚水干枯了,我是一個新舊思想?yún)氲娜耍且酝磔叺谋M孝之情為老人家送終,用我的聲音不僅表達我個人的哀痛。同時也力求準確地表達中華民族的心聲。
我想除了準確地把握感情外,還需要技巧。需要過硬的技術(shù)和過硬的體格。總理逝世期間。我一共播出三集片子,而每一集片子錄完之后,原地待命,上面審看,只要動一個鏡頭或改一句解說就要重錄一遍。一連三天三夜沒離開播音間。只是在困乏時靠在椅子上閉一下眼。如果身體不行,是完不成任務(wù)的。盡管是錄音播出,但錄音的時間正是播節(jié)目預(yù)告時間之前的半小時,這半小時和后續(xù)的片子時間差不多。只要錯一個地方就會延誤播出,這么大的事誰敢延誤,但如果錯了不修改,將會造成天怒人怨的后果。一個片子上百個解說點,吊唁活動,一般要配一百多個駐華使節(jié)、友好人士、各界知名人士的人名。有的鏡頭長僅兩秒,一處錯了影響全局。要掌握感情又要對準畫面,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個難度我過去沒有遇到過,以后也沒有遇到過,我沒有辜負眾望。
粉碎“四人幫”,舉國上下歡騰起來。1976年大半年的陰沉、抑郁與悲憤。猶如積聚于地下的巖漿,此刻迸發(fā)出驚天動地的力量,中國人表示自己歡悅的心情就是敲鑼打鼓放鞭炮。一切都該好起來了,一切都正在好轉(zhuǎn)。
從一場噩夢中醒來,是一片和煦的陽光。十年“文革”之后,我第一次出圖像是沈力大姐的主張。她主持的節(jié)目《訪八一廠》需要一個人現(xiàn)場采訪。她想到了我,當她通知我去采訪時。已經(jīng)事先找過了人事處,得到了許可,我又有了機會重返熒屏,又是她拉了我一把。
我深深感受到,個人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沒有機遇,沒有朋友的幫助,不過是一粒沒機會和條件發(fā)芽的種子。感謝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政策,感謝我周圍的好人。如今這粒種子發(fā)芽了,那么就應(yīng)該頑強地生長,我期盼著日暖風和。
1978年歲末,我正在家中與愛人孩子一起從12英寸黑白電視機屏幕上看節(jié)目。一陣敲門聲驚擾了我,宋培福闖進來。我預(yù)感,我期待已久的這一天終于來臨了,他無事不登三寶殿,進門來不及坐下。就催我:“快走,車在樓底下,臺里叫你馬上去直播一條重要消息?!?/p>
我們急速奔赴電視臺,一位臺領(lǐng)導交給我一份稿件。離播出的時間不多了。她說:“我們認為你播合適?!边@篇稿子就是1979年元旦《葉劍英委員長告臺灣同胞書》,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信號發(fā)出了,我榮幸地承擔起了這個信息的傳遞任務(wù)。
我莊重而神圣地走向我闊別了十年的鏡頭前,充滿了信心。
從1979年元旦起,中央電視臺逐漸恢復(fù)了口播新聞。在這半年中所有的口播節(jié)目,都由我一個人播出。而且是直播,包括對畫面部分的解說也是直播。說老實話,這期間的重要新聞的直播。無論從長度、難度、緊張程度上都遠沒有早期工作的困難。
至此,我原有的功能全部恢復(fù),全部運轉(zhuǎn)起來了。我滿足了,只要讓我學以致用,只要交給我力所能及的工作。雖然。那會兒我只有一間16平方米的宿舍,做夢也沒敢想過以后會住上三室一廳。我那時月收入56元,也從沒有擁有一臺20英寸彩電的奢望。唯一的不滿足即是我不能施展自己的技能,而這技能又偏偏不能拖延等待,萬幸的是“文革”動亂結(jié)束時,我還年輕,命運注定我還可再大干一場。
通過衛(wèi)星傳送節(jié)目,遠不能列入早期中國電視工作者追求的目標,當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我們才痛感自己的落后。中國人這十多年。真誠地希望殺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但那個永遠沒有實現(xiàn)的新世界都包括什么物質(zhì)內(nèi)容,誰也說不清。美國人帶來了全套設(shè)備,包括衛(wèi)星地面站。他們把尼克松先生的活動,迅速傳回國內(nèi)。那時。我正在干校喂豬。方圓百里沒有電視。
時隔不久,中國電視居然發(fā)展到自己也可以在異國他鄉(xiāng)向國內(nèi)傳送節(jié)目了。我希望,有朝一天。我能站在遙遠的地方、向廣大觀眾報告消息。
中美建交的公報是我在去天津的列車廣播中聽到的,此行去天津,正是為患了癌癥的母親聯(lián)系治療事宜。
我返回北京時,桌子上放著一封信,是上海電視臺的同行寄來的。
信中說:“一聽到中國政府代表團訪美,我們這里議論紛紛,同志們猜測中央臺誰去轉(zhuǎn)播,猜這個、猜那個。但我心里是希望你。希望這次派你去。一旦沒能派你去。希望你不要難過?!?/p>
赴美工作人員名單很快宣布了,有我。同志們告訴我,戴臨風臺長說,趙忠祥去可以頂半個編輯。半個編輯也許并非贊揚之詞。但他肯定了我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一個人再有能力。沒有同志們的提攜幫助,沒有人在關(guān)鍵的時候拉我一把,我就不可能走到今天。
波音747飛機穿過萬里藍天向美國飛去,憑窗眺望,夕陽余暉照射下的云朵變幻成各種賞心悅目的圖景,透過云層隱約可見無言奔涌的大西洋。
世界變小了,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使人們在十多個小時后便到達了地球的另一面,一個世界出現(xiàn)在我面前,這是我初出國門,1979年初,37歲。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時時刻刻,我把自己當成中國人民的使者,在眼花繚亂的世界里,心中升騰著中國人的尊嚴。
中美經(jīng)過30年的隔絕,重建了外交關(guān)系,中國政府代表團第一次訪問美國。我擔任鄧小平同志率領(lǐng)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的隨行記者,中央電視臺采訪小組的成員,通過衛(wèi)星向國內(nèi)傳送鄧小平副總理的訪美活動。中國政府代表團在美訪問的8天時間里,我們進行了10場傳送播出。
為了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鄧小平同志幾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訪問活動,日程安排十分緊湊。中央電視臺電視報道小組要逐一進行及時報道,在美國的五個市,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我們從早到晚都在工作,有時一夜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
電視報道小組先期到達美國時,首先采訪了美國總統(tǒng)卡特。自從我們宣布將采訪卡特以后,美國各家新聞單位記者就圍上了我,探詢我們將要提出的問題,希望為他們各自的機構(gòu)發(fā)出引人注目的新聞花絮。我只能回答他們:“我們正在商量?!薄澳銈兛赡軙崾裁磫栴}呢?”他們?nèi)匀灰粋€勁地追問。
在國際交往中,中國人一向以真誠著稱,我們不會提出讓人為難的問題。我們對卡特的采訪就是友好的表示。
但美國方面卻焦急地催促我們把準備提出的問題盡快交給他們,就在1月的一天上午,我們接到通知:“白宮方面希望在今晚8點以前收到你們要提的問題。”可是,準備提的問題才交給中國駐美使館請他們審定。中午,使館回復(fù)說,沒有領(lǐng)導你們報道小組的權(quán)限,請你們向國內(nèi)請示。電話又打回北京,……這一夜,我們沒睡好,白宮也并不平靜,電話一個接一個。最后,白宮方面提出。希望明早8點鐘把問題交去,最后又補充一句:“總統(tǒng)說,也可以事先不給問題,當場提問?!逼鋵?,他們這么焦急催促,說明美方也十分慎重地對待這次采訪。
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白宮,準備提的問題也總算定了下來。當我走進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錄像機已經(jīng)架好。這是一個并不豪華的房間。歷屆美國總統(tǒng)都在這里辦過公。我正打量著這個房間,美國國家安全事務(wù)助理布熱津斯基走了出來,他原是一位波蘭人。很年輕,也很精干。他禮貌地同我打招呼,通知我:“總統(tǒng)推遲一小時來?!蔽颐靼?。卡特需要時間與助手們商量答詞。
白宮的秘書小姐們往來穿梭。走路一陣風??旃?jié)奏地處理手頭的工作,一位小姐請我先到休息廳坐一下。
這里已被記者們擠滿了。這次是CCTV獨家采錄的新聞,其他記者進不了采訪現(xiàn)場,但記者們卻不肯放過外圍活動。我需要靜下來休息一會兒。昨夜沒睡好。這時,一位黃頭發(fā)小伙子很體貼地問我?!澳憔o張嗎?”我笑著搖搖頭說:“先生,我曾采訪過幾十位政界要人,卡特先生是其中之一?!?/p>
“請。”正式采訪即將開始。我再次進入現(xiàn)場。這時,卡特總統(tǒng)邁著輕快的步子笑容可掬地走來。他親切地握住我的手問好,然后,就座隨便聊了起來。這正式采訪前的隨意交談,如果做成節(jié)目應(yīng)該說會更動人。
采訪的時刻終于到了。一種歷史時刻的莊嚴感在我心中升騰,這時的感受與我18歲在天安門轉(zhuǎn)播國慶實況時的感受相同。就在這一瞬間,仿佛令人熱血沸騰的國歌在耳邊奏響,莊嚴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千萬只手臂在揮動……作為崛起的中國人的一員。一種自豪的情感占據(jù)了我的全身,我穩(wěn)住內(nèi)心的激情,莊重地說出了這段開場白:“總統(tǒng)先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次有機會采訪一位美國總統(tǒng)?!辈稍L順利進行……結(jié)束時??ㄌ叵壬寥ヮ~頭細密的汗跡。白宮的一位工作人員走上前來表示祝賀。我意識到,這次采訪,無論對中央電視臺或?qū)ξ覀€人都將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經(jīng)歷。
當我們提出繼續(xù)采訪為中美關(guān)系正?;鞒鲞^貢獻的尼克松先生和基辛格先生時,美方僅安排了我與基辛格的會面,卻借口找不到尼克松,我們沒能見到這位因“水門事件”下臺的總統(tǒng)。
往事如風逝。當時風華尚茂,如今歲染鬢白。是的,對這個職業(yè)來講我已嫌老了,但我的心仍有一種渴望創(chuàng)作的激情。
一個人自從脫離了孩提時期甜蜜的蒙味。我想就不太可能有單純的快樂。人生是短暫的,然而當你一步一步往前走時,又是漫長的。還有那么多的事要做。還有那么多的難點要突破,我從來沒有一味的快樂。
值得欣慰的是我至今仍從事著我喜愛的工作,并投入了我全部身心。中國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提攜了我,我隨著中國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長大,我是這個宏偉機體的一個零件。我有生之日總在思考如何施展才華,為我從事的工作竭盡全力。報效生我養(yǎng)我的祖國。
無論遇到怎樣的大起大落,無論受到什么樣的委屈,無論歷經(jīng)怎樣的艱難痛苦、坎坷、曲折,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不會,也不可能動搖我的信念。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