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關市場的界定是反壟斷法中一個基礎的內容,從競爭的角度講,相關市場是三維的,包括相關產品市場、相關地域市場和相關時間市場。研究相關市場界定標準對于中國反壟斷法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應把握相關市場界定是事實問題而不是價值問題;同時處理好相關市場不確定性和法律確定性之間的沖突;處理好相關市場與產業(yè)政策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相關市場;產品市場;地域市場;經濟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3-0095-02
相關市場的界定是反壟斷法中一個基礎的內容,界定相關市場對認定企業(yè)市場行為的性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謂相關市場通常是指同類產品或者替代產品競爭所存在的、一定的時間范圍和空間場所范圍Ⅲ;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12條第2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相關市場,是指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務進行競爭的商品范圍和地域范圍。從競爭的角度講,相關市場是三維的,包括相關產品市場、相關地域市場和相關時間市場。
一、相關產品市場
相關產品市場一般是指具有替代關系的產品的范圍。對于相關產品市場的界定一般從需求替代性和供給替代性兩個方面進行考察。
(一)需求替代性的視角
需求替代性是指從消費者的視角看,不同的產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特性,在滿足需要時可以替換。分析產品的需求替代性主要有近似功能分析方法和交叉價格彈性分析方法。近似功能分析方法從產品的功能、用途等物理特性出發(fā),考察兩種產品在功能和用途上有無重合,如有重合則具有可替代性。近似功能分析法又包括兩個具體的評價標準:一是從商業(yè)習慣或者生產商的角度考察其制造產品預期達到的功能是否相同,產品之間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或者說是否能夠同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不同的產品是否可以滿足同樣的消費需求。但從兩個角度對同一種產品進行分析可能出現(xiàn)不一致的結果,從生產商角度來看是不同用途的商品對消費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用途。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反壟斷執(zhí)法和司法機關對上述標準也并不同時使用,而是根據案情的不同而選擇判斷的標準。交叉價格彈性分析方法認為市場經濟是靠市場機制這一看不見的手來安排經濟運行的經濟,市場機制就是通過競爭發(fā)揮價格工具之作用、使市場的需求與供給達到均衡,從而實現(xiàn)效率的機制;競爭的主要方面就是價格,兩種產品之間有無競爭性,就看它們之間的價格變化互相影響程度,如果一種產品的價格變化后,另一種產品價格沒有任何反應,則它們之間無競爭關系;如果一種產品的價格發(fā)生了變化后,另一種產品價格也相應地發(fā)生相反方向的變化,則這兩種產品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這兩種產品就成為替代產品。
(二)供給替代性的視角
供給替代性多以潛在的市場進入者為對象,以供給彈性為標準。供給彈性是指當相關產品的價格上升占一定比率時,市場上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供給量增加的比率。供給彈性的分析方法認為處于壟斷地位的生產商利用壟斷地位進行漲價時,市場上其他產品的生產商就有可能轉產進入該產品市場。如果供給彈性較大,表明潛在的競爭者進入市場比較容易,相關市場的范圍也就比較大,反之相關市場的范圍就比較小。分析潛在的競爭是否會影響市場的供給彈性,首先要注意市場進人的障礙。依據各國法律的規(guī)定,市場進入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四種:絕對費用的市場進入障礙、規(guī)模經濟的市場進入障礙、產品差異的市場進入障礙和資本差異的市場進入障礙。如果市場進入的障礙過大,潛在的市場進入者就很難進入市場,供給彈性就較小。此外,分析潛在的競爭是否會影響市場的供給彈性還要考慮潛在的競爭者轉換生產所需要的時間的長短以及生產產品品種的多寡等因素,轉產需要的時間越短則供給彈性越大。
二、相關地域市場
所謂相關地域市場,是指相關企業(yè)供給產品或服務的地域,在這個地域上,它們的競爭條件是一致的,并且因為這個地域與相鄰地域在競爭條件上存在明顯差異,從而可以相互區(qū)別成為兩個市場。影響相關地域市場的因素主要包括運輸費用、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產品特性、消費者的偏好等。相關地域市場的核心是市場競爭條件的一致性,劃定相關產品的相關地域市場是指一種產品與同類產品和替代產品競爭的地域范圍。界定相關地域市場并不困難,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企業(yè)的產品銷往全國,大多數(shù)產品的運輸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重也較小,所以司法機關和執(zhí)法機關一般將整個國家確定為地域市場。但是在產品的銷售地域有限而顧客又很難從其他地區(qū)取得產品的情況下,就存在界定相關地域市場的問題。界定相關地域市場的關鍵是考察不同的地域范圍對競爭條件的影響,由于運輸條件的改善,企業(yè)的銷售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其生產地,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界定相關市場重點考慮的因素應是地域因素對生產成本、收入狀況以及需求偏好的影響,如果地域范圍的因素沒有增加或沒有顯著增加生產成本,也沒有導致收入差異和需求偏好,則這一地域就屬于同一相關地域市場。隨著運輸條件的改善和各國法律限制的減少,相關地域市場很可能超出一國的范圍,甚至形成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但是對于一個國家執(zhí)法和司法機構而言,其權限在分析相關地域市場時是有限的,一般只有權要求在其管轄范圍之內的企業(yè)提供賴以確定相關地域市場的必要信息。所以這些執(zhí)法或司法機關就會在確定經營者集中所涉及的相關地域市場時以其管轄權的范圍為相關地域市場,從而使其確定的相關地域市場的范圍較實際相關地域市場的范圍大為縮小,而這將嚴重影響最終的判決結果,因此在界定相關地域市場問題上的國際合作也就日益重要。
三、相關時間市場
相關時間市場是指某一產品與其同類產品或替代品在一定的相關地域市場中進行競爭的時間。相關時間市場要求競爭條件的一致性,其考察的是時間對競爭條件一致性的影響,時間對于正確界定相關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相關產品市場和相關地域市場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發(fā)展的。隨著產品技術的發(fā)展,產品之間的替代性會發(fā)生變化;隨著運輸條件的改善,相關地域市場的范圍會相應擴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壁壘會逐漸消除。這些與時間有關的因素都會改變原來對相關產品市場和相關地域市場的劃分。各國反壟斷法在界定時間市場時往往要考慮一個時間段。一般要考慮一些具體因素:(1)產品的使用期限:不同產品的使用期限會影響需求,一般情況下產品的使用期限越短,替代品就越多,相關市場的范圍也越大。(2)產品的生產周期:根據微觀經濟學的理論,產品的生產周期越短,產品的供給彈性就越大,企業(yè)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供給的能力就越大,相關市場的范圍也就會越大。(3)產品的季節(jié)性:由于產品的自然性質,有些產品如季節(jié)性較強的水果蔬菜只有在一定的季節(jié)內才可能存在競爭,(4)知識產權的保護期限:知識產權的保護期是受到一定的時間限制的,在知識產權的保護期之內,權利人會壟斷市場,但是保護期滿之后,其壟斷地位就會消失,相關的產品市場和地域市場就會發(fā)生變化。
四、啟示與建議
(一)相關市場界定應是個事實問題而不應是個價值問題。事實具有直觀性和可變性,價值具有主觀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主觀評價不應成為影響相關市場界定的因素,如果在市場界定過程中導入主觀想法,必然會影響結論的客觀性。但是由于產品或服務種類繁多,而市場界定方法的原則性較強,很難為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提供一個具體的操作模式;而一些較為精確的經濟學分析方法要求執(zhí)法者具有系統(tǒng)的經濟學訓練經歷,同時需要收集大量的數(shù)據,成本較高,因此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會根據一些主觀的價值取向來界定相關市場,但必須符合反壟斷法的目的: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再決定相關市場的界定方法和市場范圍的寬窄。應該由反壟斷委員會制定反壟斷指南,在指南中規(guī)定相關市場界定的原則、具體標準以及收集的證據。主要收集的證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1)當事人、消費者以及競爭者對相關市場界定的意見;(2)有關產品替代性的證據。包括產品性能和用途,價格和銷量之間的關系;(3)有關市場條件的證據;(4)消費者的偏好;(5)國家的產業(yè)政策;(6)市場準入障礙;(7)產品采購的地域特點;(8)貿易流向等。
(二)處理好相關市場不確定性和法律確定性之間的沖突。法律是一種確定性規(guī)范。這種確定性能夠幫助人們預測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但界定相關市場作為執(zhí)行反壟斷法的一個關鍵步驟,卻不具有這種確定性。相關市場的界定是一個事實問題,對這種事實進行確認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對確認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出固定的規(guī)則。但是這種法律化的努力與相關市場的性質不相容,由于相關市場的范圍與經營者的行為密切相關,而經營者的行為瞬息萬變,因此很難用相同的標準和規(guī)則來確定相關市場的范圍。而且界定相關市場的標準常常受到反壟斷政策立場的影響,即在政府介入市場問題上,總是在競爭與壟斷之間依照提高效率和維護市場的原則尋找一種平衡,這客觀上更增加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的難度。通過執(zhí)法機構的認定和法官的判案,界定相關市場的標準可以從不確定走向個案的確定。事實上,很多界定相關市場的方法都是從實踐中總結而來的,這些方法雖然不能同等地適用于每一個案件,但畢竟為界定相關市場提供了一套相對固定的規(guī)則,有助于對不確定性的克服。
(三)處理好相關市場與產業(yè)政策之間的關系。當前國家需要組建一批大型企業(yè)集團以形成規(guī)模經濟,從而提高我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這就要求執(zhí)法部門在實施反壟斷法時,不能采取過于嚴厲的態(tài)度,而應保持寬容的立場。這一立場反映在相關市場問題上,就要求執(zhí)法者相應放寬相關市場的界定標準。同時處理好發(fā)展國內市場與發(fā)展國際市場的關系;保護民族產業(yè)與加強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關系。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