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語覺論的英語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試驗”是何克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的國家級課題??缭绞皆囼炘谝哉Z覺論為首的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大幅度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并對構建新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體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語覺論,跨越式發(fā)展,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07)09—0085—04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中國進入了全球化的軌道。經(jīng)濟全球化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因此外語學習、特別是英語學習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在我國,從1994年以來,幾乎每年遞增100多萬開始學習英語的兒童,并且英語學習呈現(xiàn)出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一些大中城市的幼兒園開辦了雙語班,嘗試從兩歲就開始教幼兒學習英語,而各種類型的大學和成人英語培訓則層出不窮,各級英語培訓已經(jīng)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yè),例如北京的新東方和環(huán)球外語學校。針對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我國教育部在2001年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全國各小學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有條件的學??梢栽谝荒昙夐_設英語課程,英語開始成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英語學習也在我國基礎教育中開始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語覺論的英語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試驗”(以下簡稱“跨越式試驗”)是在以語覺論為首的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構建新型的“主導—主體”教學結構和以言語交際為中心的英語教學設計理論,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2002年6月,跨越式試驗在佛山市南海實驗小學正式啟動。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在佛山、廣州、深圳、番禺、廈門、東莞、北京、大連、保定和豐寧等地建立試驗區(qū),試驗學校數(shù)目已超過120所。
盡管跨越式試驗開展的時間很短,但是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廣州東風東路小學2002年9月啟動了兩個一年級試驗班,在2004年6月的測評中成績已經(jīng)超過了三年級的非試驗班;深圳向南小學和白芒小學在進行試驗一年后于2004年6月的測評也表明試驗班已經(jīng)明顯優(yōu)于非實驗班了。2006年6月,在番禺沙灣鎮(zhèn)進行了評測,10所農(nóng)村小學在參加試驗一年半以后已經(jīng)取得明顯效果。我們的試驗學校不是重點學校,試驗班也是普通班,試驗教師很多是新手,如此顯著的教學成果得獲得主要是因為以先進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思想為指導。
一、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
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對我國的英語教育來說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一方面,在我國英語是作為外語(EFL)而不是第二語言(ESL)學習的,外語和第二語言的學習雖然有很多共通之處,但在語言學習和教學環(huán)境上還是有所不同。我國的外語教學設計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卻是以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為指導的。外語學習主要通過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課堂教學(classroom formal instruction)來實現(xiàn)的,主要靠老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來實現(xiàn)。而SLA二語習得則主要靠目的語語言的暴露(exposure)和浸入(immersion ),實現(xiàn)自然的習得(natural acquisition),與外語學習之間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另一方面,對于我國兒童來說,受本民族語言、社會文化背景等的影響,他們在學習外語時,會表現(xiàn)出獨特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但從現(xiàn)有文獻看,在我國英語教學研究領域里,專門研究小學生英語教學設計規(guī)律者鳳毛麟角,有關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的文獻也不多見?,F(xiàn)有的研究大多以總結實踐經(jīng)驗為主,經(jīng)驗描述性的比較多,或者是介紹本地區(qū)小規(guī)模的實驗情況,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方法的探索以及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教學設計理論研究的缺乏影響小學外語教學整體質(zhì)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踐中的種種問題:兒童英語教學呈現(xiàn)明顯的成人化和西方化的趨向,英語教學中的“聾子英語”、“啞巴英語” 和“費時低效”現(xiàn)象長期存在,教育資源浪費現(xiàn)象較為嚴重。雖然我國英語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與傳授的現(xiàn)狀,強調(diào)通過語言情境的體驗來習得語言知識和言語能力,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外語教學觀念的影響,改革的效果與人們的期望值之間尚有很大的距離。如何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仍然是英語教學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二、跨越式教學設計理念
(一)教學目標
在現(xiàn)有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中,很多教師仍然缺乏對學生心理發(fā)展階段的了解,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并列地提出“聽、說、讀、寫”的要求。無論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評價要求上往往都強調(diào)“聽、說、讀、寫”并重,而沒有在小學階段重點強調(diào)“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加上許多教研部門或?qū)W校的測驗、考試都是以單詞識別、詞語解析及句子理解為主,這類測驗和考試的客觀效果實際上是強調(diào)“讀、寫”而不重視“聽、說”,這就逐漸導致了小學生聽說能力和讀寫能力發(fā)展失衡,“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隨之大量產(chǎn)生。
在跨越式試驗中,我們以語覺關鍵期理論為指導,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英語教學。兒童的語覺生長發(fā)育關鍵期是0~12歲左右(最佳年齡段則是0~9歲),也就是說,英語教學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關鍵期(尤其是1~4年級為最佳年齡段)。而在“聽、說、讀、寫”四種言語能力中,按照語覺論觀點“聽、說”能力主要是先天遺傳的,“讀、寫”能力則主要靠后天習得,因此在語覺關鍵期內(nèi)要特別強調(diào)“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讀、寫”能力因主要靠后天習得,基本上不受語覺生長發(fā)育關鍵期的限制,所以可以合理推遲。具體目標是:到小學畢業(yè)時詞匯量和聽說能力要達到新課程標準的八級水平(即高中畢業(yè)水平,其中詞匯量為3000左右)。
(二)教學模式
為了完成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教師一般采用:復習舊知——講授新知——反復操練鞏固的模式。結果是新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的要求落空了,學生學到的是書本上有限的知識,而沒有掌握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實際上是以語言知識的教學為中心:①教師按照教材的線性順序,將每一個知識點安排到每一天的教學中;②用各種形式的游戲?qū)χR點(單詞、句型等)進行同一水平的反復操練;③一課時教單詞、一課時教句型或?qū)υ?、一課時教歌曲/故事、一課時復習鞏固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典型做法。雖然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雖然已不再強調(diào)語法分析,但仍然是只重視語言知識,而忽視言語交際,所以情境性的增加對于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也是作用甚微的。
在跨越式試驗中,我們強調(diào)“以言語交際為中心”,因為語言應用的核心是交際。言語交際包括言語的理解(聽)和話語的表達(說)兩個過程。依據(jù)“基于語覺的兒童語言獲得模型”,特別是通過該模型的內(nèi)外反饋機制所揭示的規(guī)律,“進行雙向?qū)崟r言語互動”——特別是“和真實的交際者進行實時雙向言語互動是語言學習者形成與掌握聽、說能力的充分必要條件”,這就要求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強調(diào)“以言語交際為中心”,在豐富資源支持下設計“說”、“聽”、“背”、“唱”、“演”等聽說活動。具體模式如下:
1.活動激趣,固舊引新
教師可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如:自由交談、角色扮演、唱演歌謠等形式復習舊知,導入新課,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使以前所學內(nèi)容進一步鞏固:
#61552;自由交談,引入新課:教師將以前所學內(nèi)容在學習新課前與學生自由對話,如詢問天氣、日期等,在此基礎上,引入新課。
#61552;角色扮演,鞏固舊知:在前一課學習結束時,布置學生課下小組角色扮演的任務,在上新課時,先讓學生表演課下排練的小劇,鞏固以前所學的內(nèi)容。
唱演歌謠,激趣引情:學生唱演前一課所學歌曲或歌謠(可以將前一課所學內(nèi)容用兒童熟悉的歌曲或旋律編成歌曲或歌謠),邊唱邊做動作,一方面可以鞏固前一課所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可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和興趣,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2.聽讀示范,拓學詞句
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活動教學法的各種游戲手段進行識記單詞,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與先進的信息技術優(yōu)勢互補,大量拓展學生的詞匯量,為拓展閱讀奠定基礎。
游戲激趣,鞏固拓展: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如“大小聲”、 “看嘴型猜單詞”、“擊鼓傳花”、“找朋友”、“造句子”、“舊歌新唱”等游戲活動,以活潑有趣的游戲形式與網(wǎng)上課件游戲?qū)W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認讀和識記單詞,讓學生在玩樂中快速有效、輕松愉快地記住新單詞。
聯(lián)想識詞,以詞帶詞: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為故事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3.唱背歌謠,對說會話
#61552;唱背歌謠,做唱結合:將本課所學和拓學的新詞句編進課文自帶的歌謠中,或?qū)⒈菊n所學詞句編成歌曲或歌謠,舊歌新唱,讓學生在唱背歌謠的同時,輔以相應的動作,調(diào)動學生多感官的參與,既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記憶,同時能很好的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趣。
#61552;對話會話,鞏固詞句:在學習了課文里的詞句后,可將學生拓展學習的詞匯穿插在課文的句型和對話中,讓學生兩兩對話或小組對話,鞏固課文內(nèi)的詞句和拓展學習的新詞句。
4.借助網(wǎng)絡,自主聽讀
#61552;教師導讀,掌握學法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首先讓學生把整篇故事瀏覽一遍,把學習的新單詞與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理解和學習,在意義中建構知識。借助有聲詞典/注釋,克服單詞障礙。學得快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閱讀多個故事,掌握更多的詞匯,而學得慢的學生則可以量力而行,學習一至兩個故事即可。
#61552;自選自學,愉快閱讀 在學生已基本上掌握了網(wǎng)上閱讀的方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暢游在網(wǎng)絡里,自由選擇他們喜愛的故事,借助音頻、圖片、動畫以及有聲詞典等,進行自主學習,對聽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5.編演故事,靈活運用
#61552;角色扮演,靈活運用:在學生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選擇其中一個故事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中鞏固所學句詞,與他人靈活交流。
#61552;改編故事,創(chuàng)新拓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改編故事,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已學語言,從而達到綜合運用英語的目的。
#61552;結合情景、自編對話: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結合身邊的事、物和教師設計的任務,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接近真實情景的交際活動。
(三)情境創(chuàng)設
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多媒體計算機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手段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情境的同時,濫用多媒體造成的情景創(chuàng)設的負效應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很多老師把英語教學語境設計的重點放在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上,整個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唱唱跳跳或其他動作類活動;同時游戲類課件越來越多,情境信息越來越豐富。在課堂上,學生被華麗的課件界面和有趣的動作活動所吸引,無用的活動和人機交互據(jù)了課時的絕大部分,結果就是學生在興趣高漲的學習中竟然進步甚微。
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交際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設具有真實交際語境,支持聽、說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形式上的熱鬧、趣味和活動的豐富多彩。在跨越式試驗中,我們除了要堅持創(chuàng)造真實的和復雜的情境外,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還必須堅持一下三個原則:
①語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為根本目的。
②小學不同年級的語境創(chuàng)設應有不同的要求。
③既要重視語境的創(chuàng)設又要重視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三、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本文通過廣州市八一實驗學校的程相芬老師的一個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對“跨越式”英語教學設計過程進行闡述。
本課例為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廣州市小學英語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Module 5 _ Unit 15 Let’s Go Further _ Story Time 。這是本單元的第五課時,教學目標為在對本單元語言知識點的大體歸納與鞏固基礎上進行相關語言的理解、運用與拓展。
(一)教學策略
1.在教師的適時適量的引導下,開展師生說、倆倆說、自主說等活動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聽讀理解相關資源,進行自我檢查和評價,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3.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益。
(二)活動過程
Step I:Warm up
資源準備:A chant
1. Greetings
2. Let’s chant
課前熱身,活躍和營造英語課堂氛圍,集中學生注意力,為本課時開始作準備。
Step II: Reviewing
資源準備:stickers to the blackboard , PPT(pictures about food and drinks)
1. Brainstorm
2. Giving riddles and guessing riddles in pairs
1)T shows pictures about food with PPT
2)T gives a model of riddles about food, lead pupils to guess.
3)T leads pupils give riddles and guess them in pairs.
4) Check
頭腦風暴活動,喚起學生對本單元已輸入內(nèi)容的回憶,活動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復習本單元所學和前所學有關食物和飲料,為后續(xù)學習作鋪墊。
Step III:Learn the story
資源準備:PPT,
1.Leading in
1)T leads pupils to look at all the pictures and discuss in pairs : What are the pictures about ?
2) Pupils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2.Listening and numbering the pictures
T leads pupils to look at their books , 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then check it.
3.Read the story by looking at the screen by themselves and try to act it out
此過程通過看、聽、說、讀、演正確地理解的故事,在引導學生發(fā)展思維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讀和思考的技巧,同時學生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
Step IV: Listening and writing
資源準備:exercise-paper, tape, PPT
Hello, boys and girls! I like eating and drinking best. I usually eat and drink different things every day of a week.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I usually eat and drink on Monday. On Monday, I would like to eat an egg, two pieces of toast and drink a bottle of milk for breakfast. I think they are healthy. I usually have fish, fried pork, tomato soup and rice for lunch. I think they are delicious, tasty and healthy. I like roast mutton or beef, fried cabbages, rice noodles and a glass of orange juice for dinner. I think they are yummy and fresh. What about you? I think you like to eat hamburgers, sandwiches, chips and chocolate, right ?
通過聽和寫,訓練學生的聽、寫能力,培養(yǎng)聽寫技能,進一步落實課標目標。
Step V: Extensive reading
資源準備:4 net readings
1.T leads pupils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task.
2. Pupils read the 4 readings and finish the task.
Task:
a finish the reading
b.give the names of reading 1, reading 2 and reading 3
c.after finish reading 4,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reading
閱讀4個有趣的有聲故事,學生大量感受英語語言,加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為語言輸出積累語言素材; 四個閱讀從易到難,讀完后有不同的任務,使閱讀更有目的性,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Step VI:Make a story
資源準備:PPT
注:此活動分為兩種形式開展,學生自愿選其中之一
Topic 1: Talk about your week food according to the table.
Topic 2: Make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Pupils talk by themselves.
一系列鞏固和語言輸入活動之后,對課本故事的理解以及對相關故事的閱讀讓學生對語言的有了足夠的的感受,在過程中除了對舊知的進一步加深以外,也能理解或拾得一些新的語言表達形以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此時采取兩種方式開展這一活動,目的是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難度,可以選擇談談一周的飲食,也可以根據(jù)所給圖片編故事,兩個活動難易有別,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體驗成功、發(fā)展自己的語言能力的機會;通過這一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充分利用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實現(xiàn)活動的高效。
Step VIII: Homework
資源準備:PPT
1.Listen to the tape, read and recite the story, try to act out the story
2.Write down what you usually eat or drink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and why ?.
3.Look for the materials about food and find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people of western countries.
通過課外作業(yè),促使學生課后復習所學內(nèi)容,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所布置的三項作業(yè)一是培養(yǎng)學生每天堅持聽讀的習慣,進一步鞏固課標目標,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際習慣和能力;二是訓練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三是培養(yǎng)查找資源、收集資源、整理資源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何克抗.語覺論—兒童語言發(fā)展新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何克抗,林君芬.基于語覺論的英語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試驗[J].中國電化教育,2004,12(10-18)
[4]陳冰娜,林君芬,何克抗.語覺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4,12(19-24)
[5]覃雙貴,林君芬,何克抗.以言語交際為中心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4,12(25-30)
[6]何克抗.語覺論與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