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利用協(xié)整、VAR脈沖相應和方差分解等計量方法,在1980—2006年度經濟數(shù)據(jù)基礎 上,實證分析了以G7為代表的世界大國經濟波動如何通過對中國的FDI影響中國經濟波動。 結 果表明,中國FDI增長率與中國GDP增長率存有相關性;世界大國經濟的波動是中國FDI和中 國經濟波動的Granger原因,而中國FDI的波動是中國經濟波動的Granger原因;中國FDI方差 分解中由中國經濟因素解釋的成分遠高于世界大國經濟因素的解釋成分,在G7和中國GDP方 差分解中,由對方經濟因素解釋的成分處于上升的趨勢,這表明中國與世界大國之間經濟波 動的相互影響在日益加深。
?。坳P鍵詞] 經濟波動 FDI 協(xié)整 VAR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369(2007)4-0035-06
引 言
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年均GDP9.4%的速度增長,在國際經濟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 位。中國改革的目的就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推動經濟增長,長期居高不下的外貿依存度便是例 證。進入21世紀,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在更深層次和廣度上推進的改革,使中國與世界 經濟的聯(lián)系愈加密切,這也使中國經濟更容易受外部影響,尤其是受世界大國經濟波動的 影響,目前廣為討論的世界經濟不均衡發(fā)展中的中美兩兩極說也表明了這一點[2]。此外隨 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和我國FDI流入量的不斷攀升,F(xiàn)DI已成為世界經濟波動影響中國經濟的重要變量。
關于世界大國經濟波動如何通過FDI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國內研究較少。檢索相關文 獻,具有代表性研究的是梁軍(2004),作者通過對世界經濟增長率、FDI增長率和我國GDP 增長率的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世界經濟增長率下滑,我國FDI增長率上升,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世界經濟增長率上升,我國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增長率下降,阻礙我國經濟增長”[3 ] 。但梁在分析時,只是簡單的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分析,沒有協(xié)整檢驗,可能存在“偽回歸 ”,而且這種范圍過大的考察不足以反映以FDI為介質的中國經濟波動與世界大國經濟波動 的關系。此外也有從其他視角考察研究世界經濟波動與中國經濟的關系,如任志祥(2004) 從國際貿易渠道和金融系統(tǒng)和資本流等方面考察了世界經濟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4 ];宋玉 華(2006)從定量角度,運用中國與世界經濟相關系數(shù)分析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持續(xù)性、波動 性及領先滯后關系等,并通過VAR模型中的脈沖響應函數(shù)和方差分解描述二者通過國際貿易 、FDI流入相互的路徑[5]?;仡櫽嘘P文獻,目前從FDI視角分析大國經濟波動對 中國經濟影 響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1980—2006年與七國集團經濟、中國FDI及中國經濟相關的數(shù)據(jù) 為樣 本,采用協(xié)整關系檢驗和VAR模型,借助eview3.1軟件為分析工具,擬從FDI的視角實證分 析大國(G7)經濟周期性波動是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的。
數(shù)據(jù)描述和建立模型的分析
1.數(shù)據(jù)描述
本文主要用了如下幾個重要的時間序列:FDIt[6](中國外商直接投資)、GGDPt(七 國GDP)、CGDPt(中國GDP)、RGGDPt(G7經濟增長率)、RCFDIt(中國FDIt增長率 )和RCGDPt(中國經濟增長率)。數(shù)據(jù)范圍為1981—2006年(除FDI和RFDI來源于UNCTAD,其 余變量數(shù)值均來源IMF。)
為了使增長率動態(tài)變化指標更直觀,筆者分別給出了它們的波動曲線圖,見圖1、圖2和 圖3。從相關數(shù)據(jù)特別是波動圖可以看出:
第一,中國FDI增長率與中國經濟增長率波動具有同向性。
從1982年初至今我國FDI增長率有過明顯的五次高漲時期:1982年到1983年、1987年到1988 年 、1990年到1992年、1999年到2001年和2003年到2005年等五個時期。同期我國的經濟也處于 高漲時期,從1983年到1990年,RFDI處于下降趨勢,從9.16%持續(xù)下降到2.77%,同期RCGD P具有相同的波動趨勢,198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高達15.2%,此后在波動中不斷下降并于199 0 年達到低谷3.8%;1990年后RFDI上升,并在1992年達到峰點,同期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由199 0年 的低谷走向1992年的峰點14.2%;1992年后中國的經濟增長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V”形,1999 年到達 低谷為7.60%,同期中國的FDI增長率也是從1992年的峰點152.13%開始下降,并在1999年 首次出現(xiàn)了負增長,此后波動顯得較為平穩(wěn)。
第二,中國經濟波動與七國集團經濟的波動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性。
在1982年到2006年間,中國的經濟周期(以峰峰判斷)波動與G7經濟周期波動具有協(xié)同性。 從圖形上觀察,80年代至今經歷了1984—1987、1987—1992及1992年至今等三個經濟波動周 期 。而這期間G7的經濟波動周期在考慮滯后期的情況下與中國經濟波動周期在時間、波形上比 較相似,尤其是1984—1988和1988—1992的G7經濟波動周期幾乎與中國的經濟波動周期完全 重 合;1992年后,中國經濟增長步入下滑軌道并于1999年到達低谷,此后步入上升階段,而G7 經濟增長1992年一直處于波動中,2000年開始下滑,2001年陷入谷底。
3.平穩(wěn)性、協(xié)整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以上通過對增長率波動圖形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中國的經濟波動與世界主要大國的經濟波動存在協(xié) 同性及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與中國FDI的增長率存有正相關關系,進一步的分析表明三者存有 協(xié)整(過程從略),但并不表示中國經濟、中國FDI與G7經濟存有因果關系,因此我們 擬以1980—2006年的中國GDP(CGDPt)、七國集團的GDP(GGDPt)和中國的FDI(FDIt) 為 觀察樣本,利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進一步考察中國經濟、中國的FDI和七國集團經濟的因 果關系。
通過單位根檢驗(具體過程從略),發(fā)現(xiàn)中國與七國集團GDP、中國FDI的自然 對數(shù)值都服從二階單整。運用中國、七國集團GDP和中國FDI對數(shù)值的二階差分來 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結果顯示,關于七國GDP不是中國GDP增長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設,拒絕它犯第一類錯 誤的概率是0.0167,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認為七國GDP是中國GDP增長的Granger 原 因,這表明大國經濟的發(fā)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大。中國GDP不是七國集團GDP增長的Grange r 原因僅能通過10%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在90%的置信水平下,中國GDP是世界大國GDP增長的Gr anger原因,這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 來越明顯,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FDI和中國經濟增長不存在Granger因果關系的原假設均被拒絕,說明中國經濟和中國FD I 具有相互性的影響。一方賣弄這表明中國良好的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是吸引外商來華投資的重要因 素,飛速發(fā)展的中國經濟越來越引起世界的關注,這種良好發(fā)展的勢頭使得跨國公司在全球 調整起生產布局時不得不考慮中國因素,這也可以解釋近年來同世界其他地區(qū)比較我國FDI 流入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同時也說明了隨著FDI流量增大和存量的聚集,F(xiàn)DI對我國的經濟 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表中結果還顯示,大國經濟的增長也是中國FDI增長的Granger原因, 而且置信度極高,這表明大國經濟的增長影響到中國FDI的增長。
4.基于VAR模型的脈沖響應分析
上述Granger因果分析顯示,世界大國經濟增長能夠影響到中國FDI和經濟的增長,而中國FD I又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增長,這已經表明中國FDI已成為世界經濟影響中國經濟的重要傳導因 素,為了更好地考察三者的相互影響的路徑,本文采用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shù)和方差分解 來考察三者波動相互傳導的動態(tài)路徑。VAR模型考察變量間關系時不受先驗經濟理論的限制 ,直接通過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本身的特性進行研究,先驗知識只用來考慮及選用模型的經濟變量 。
我們選取1980—2006年中國GDP、七國集團GDP和中國FDI的自然對數(shù)值得二階差分,建立了V AR模型:
其中,LCGDPt、LGGDPt和LCFDIt分別代表中國GDP、七國集團GDP和中國FDI的自 然對數(shù)值得二階差分Ci為常數(shù)項,bjk代表各變量的系數(shù),uit為各變量參 差項,P為滯后項。根據(jù)ACI準則和SC準則選取滯后項為3。
在上述VAR模型的基礎上,再運用脈沖響應函數(shù)來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標準差沖擊對內生 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若ut發(fā)生變化,不僅導致各變量的當前值發(fā)生變化,而且會 通 過當前值影響其未來取值。脈沖響應函數(shù)可以描述這些影響的動態(tài)軌跡,顯示任意一個變量 的擾動怎樣通過模型影響到所有其他變量,最終又可反饋到自身的過程。
圖4顯示,中國GDP對來自七國集團GDP的新信息沖擊即刻就有反應,但在第一年為負 ,第二年變?yōu)檎姆磻⒃诘谌赀_到最大,第五年后逐步消失,這表明中國經濟易受世 界大國經濟波動的影響;對來自自身沖擊反應較弱且在第二年后逐步減弱;對來自FDI的沖 擊反應不是很強,但持續(xù)時間較長,在第六年后開始逐步減弱。
中國FDI對來自七國集團GDP的沖擊即刻就有反應且強烈,持續(xù)時間長,在第三年達到 正向反應的的最高點,然后減弱并在第六年取得負的最低點,此后沖擊反應雖有所減少,但 仍不穩(wěn)定,這表明大國經濟的波動仍是影響中國FDI的重要因素;對來自中國GDP的沖擊反應 在第一年比較強烈,第二年后雖開始減弱,但持續(xù)時間較長。
七國集團的GDP對來自中國GDP沖擊反應較弱,第一年幾乎沒有反應,第四年后沖擊反 應逐步消失,這說明世界大國經濟的波動受中國經濟的波動對影響不是很大;對來自自身GD P的新信息沖擊即刻就有正向反應,但在第三年后變?yōu)樨撓虻姆磻诹旰箝_始逐步減弱 消失;對來自中國FDI的沖擊反應較弱,在第一年內為正向,在第二年開始變?yōu)樨撓?,此?逐步減弱。
5.方差分解
考察VAR模型時,還可以采用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模型的動態(tài)特征。即把系統(tǒng)中每個內 生變量(共m個)的波動(k步預測均方誤差)按其成因分解為與各方程新信息相關聯(lián)的m個 組成部分,從而揭示對VAR模型變量產生影響的各隨機干擾的相對程度。根據(jù)估計得到VAR( 3)模型,我們分別對LCGDP、LGGDP和LCFDI的方差分解,結果如圖5。
對七國集團GDP的方差分解顯示,各因素影響力在1年后逐步穩(wěn)定,有大約60%的變化 可以由自身因素解釋,由中國FDI解釋的成分占了18%左右,而由中國GDP因素解釋成分的占2 7%左 右,這表明中國GDP的波動對世界大國經濟的波動影響較弱,但從時間上看,中國因素解釋 的成分在逐步加大,這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對世界大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強 的表現(xiàn)。
對中國FDI方差的分解顯示由自身因素解釋的成分一直在降低并在第六年達到36%左右 穩(wěn)定狀態(tài),由七國集團GDP解釋的則顯得較低,僅有9%左右;由中國GDP因素解釋的很高,占 了大約60%左右,而且有逐步增大的趨勢,這表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狀況仍是影響中國FDI的重 要因素。
對中國GDP方差分解表明由自身因素解釋的成分第一年后很高,此后逐漸下降并在第四 年后穩(wěn)定在80%左右,這表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推進,自身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程 度在減弱,但占據(jù)穩(wěn)定的主導地位;由世界大國GDP因素解釋的成分雖很低,但不斷增加并 在第五年達到穩(wěn)定的12%左右;由中國FDI因素解釋的成分逐年增加并在第四年達到穩(wěn)定的19 %左右,這表明FDI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研究結論
隨著中國“入世”及改革開放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中國經濟與世界大國經濟的聯(lián)系 越來越緊密,世界大國經濟的波動顯著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的波動,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 響也在加大。中國自身良好的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勞動力優(yōu)勢和優(yōu)惠外資的政策,大量被吸引來 的外商直接投資在為中國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世界大國經濟波動影響中國經濟 波動的傳導因素,本文以中國經濟、中國FDI和七國集團經濟相關數(shù)據(jù)為基礎,運用計量分 析工具給予了實證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世界大國經濟的波動在90%的置信度下是中國FDI波動的Granger原因,而FDI波動 也是中國經濟波動的Granger原因,這表明中國的FDI已成為世界大國經濟波動影響中國經濟 波動的重要介質。在對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中,資金主要來源于世界經濟大國,它們的經濟 波動必定會影響到其對華投資,進而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波動。
(2)中國與世界經濟增長存有一定的長期均衡關系且互為因果,這表明中國與世界經 濟是一個互利共贏的關系;但相互間的影響又存在著不對稱性,與世界大國經濟對中國的影 響相比,中國對世界大國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弱,這是中國整體經濟規(guī)模有限所致,但這一影 響將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而不斷增強。
(3)方差分解顯示,中國FDI波動由中國經濟波動因素解釋的成分很高,遠大于世界 大國經濟波動因素的解釋成分,這表明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狀況仍是影響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 重要因素?;诖宋覀冋J為,盡管外商直接投資持續(xù)性高漲的流入及跨國公司將中國作為主 要的生產基帶來的擔憂使得資金流出國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回流”資金[7],但中 國經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仍將吸引大量的外資進入。
總之,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中國與世界經濟大國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中國 經濟的波動受世界大國經濟波動的影響更加明顯。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外商對華投入 資金累計超過6650億美元。2005年,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出口額已達8317億美 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58.5%;外商投資企業(yè)達57萬家,其中有48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è); 外商投資企業(yè)實現(xiàn) 工業(yè)增加值11.9萬億元,占全國工業(yè)增加值的比重達29%[8]。隨著中國FDI的流量 不斷增加和 存量的聚集,F(xiàn)DI成為世界大國經濟波動影響中國經濟波動越來越重要的介質,對此我 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注釋:
?。?]G7即七國集團,由美、英、法、德、意、加、日七個發(fā)達國家組成。本文以G7代表原 因有三:一是均為經濟大國,其經濟的波動基本上代表了世界經濟的波動,二是與中國貿易 聯(lián)系密切,三是在七國對華FDI占世界對華FDI的比重高達80%以上。
?。?]段平方.世界經濟“失衡與增長之謎”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特區(qū)經濟,2006(8):15. 17
?。?]梁軍.從FDI看世界經濟波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國際貿易問題,2005(8):62 .67
[4]任志祥.中國經濟波動與世界經濟波動周期的協(xié)動性研究//浙江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 論文:48.53
?。?]宋玉華.中國與世界經濟波動的相關性研究.財貿經濟,2007(1):104.110
?。?]RGGDPt是以1995年為基期的實際GDP增長率,RCGDPt是以1978年為基期的實際GDP 增長率,GGDP是以2000年為基期的實際值。
?。?]如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本國在海外投資的企業(yè)回本國投資,美國 出臺了《本土投資法》,2004年年底已經生效,通過減免稅收,所得稅由35%下降到5.25% ,對美國企業(yè)的海外投資具有“虹吸效應”。
?。?]http://finance.sina.com.cn,2006.11.09
(責任編輯:張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