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里夫·薩·納阿姆希
一挺/編譯
中國人的積極表現(xiàn)使我們相信中國方面是沒有多大障礙的,雖然他們還是很希望我們直接購買J-7M。現(xiàn)在應該到最關鍵的時刻了——派代表團前往美國。剩下來的工作和技術沒有關系,開始按照美國的游戲規(guī)則變成一個純粹的商業(yè)和政治活動:我們必須尋找到一個適當?shù)拿绹咀鳛槊擞?。根?jù)美國軍火出口法案,我們所需要的設備可以通過兩個途徑獲得:一是直接與美國公司進行商業(yè)談判,只需要通過商務部和國防部的批準就能夠買到所要的裝備;另一種渠道則是通過國防部軍事援助法案,由美國空軍向國防部提出要求,在商務部和國防部的審批下編列進年度預算并通過國會審批,然后由政府采購,最后分配給美國空軍,由他們直接和巴基斯坦空軍建立聯(lián)系并援助給我們。鑒于F-16采購計劃巨大的成功,巴空軍希望繼續(xù)走軍事援助的路子,這無疑選擇了一條最崎嶇的路。
等待:周旋于中國和美國之間
軍援必須是美國空軍自己采購,如果沒有特別必要,很難說服他們付錢買其他國家的東西來援助。盡管有困難,但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賈瑪爾中將認為依靠空軍自身微弱的年度預算不可能完成這樣巨大的計劃,最好的辦法還是拉住美國人,即便是付出一點代價也是值得的,比如支付部分機體的費用,這也比買整架飛機便宜。熟悉軍援計劃的賈瑪爾中將需要在美國找到一個總承包商,它必須具有在國防部獨立承包的經(jīng)驗和強大的飛機設計經(jīng)驗,最好能具有巴基斯坦所期望使用設備的應用經(jīng)驗。在美國公司中,沃特最為積極,他們正在謀求海軍A-7攻擊機機翼更換改進的合同。他們一直缺乏一種有效的飛機來打開外銷,巴基斯坦的建議令其非常感興趣。不過,沃特公司屬于LTV集團,他們和PW是關系企業(yè),發(fā)動機方面他們不熟悉GE的F404,也沒有使用經(jīng)驗。另外,沃特公司很長時間沒有從事過獨立型號研制,技術實力上會有些問題。
實際上,格魯曼公司才是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部的主要目標。這主要是因為不管是總裁佩萊哈克還副總裁柯尼爾,和巴基斯坦空軍乃至政府上層大多數(shù)官員的私交都非常好。格魯曼制造了著名的F-14“雄貓”戰(zhàn)斗機,是美國海軍的絕對主力,眼下正在為美國海軍和新加坡實施A-4E更換F404發(fā)動機的工作,飛機改進也相當熟悉。格魯曼公司從60年代就和伊朗王朝以及巴基斯坦的關系良好,他們的國際事務經(jīng)驗很豐富,碰巧也缺乏一種有效廉價的國際銷售產(chǎn)品,這令他們對巴基斯坦提出的改進計劃相當感興趣。他們也非常熟悉國防部的軍事援助計劃,這為合作奠定了基礎。從一開始,我們實際上就把格魯曼當作唯一選擇的合作方。
由于還不允許將先進的敏感設備直接出口到中國,飛機總裝要么需要在美國做,要么需要在巴基斯坦做。不管是從成本還是技術方面,我們都希望選擇后者,畢竟自己能生產(chǎn)戰(zhàn)斗機對巴基斯坦是個不小的誘惑。因此,研究小組邀請了巴基斯坦飛機公司的工程師加入到工作中來。他們的到來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技術問題,這些工程師有維護和大修J-6、“幻影”戰(zhàn)斗機的經(jīng)驗,接受過中國和法國航空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他們提出發(fā)動機的檢修不要采用J-7系列的尾部整段拆卸,而希望采用類似西方的腹部大開口方式;地勤人員希望尾部安裝美式攔阻鉤,巴基斯坦機場是按照美國標準修建的,在跑道末端習慣采用攔阻索來預防飛機沖出跑道,中國人一般使用攔阻網(wǎng)。空軍飛行員要求必須有雙座教練型,最好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風擋最好是整體的,視野應該比J-7系列好,武器掛點還需要增加,至少需要7個。大修廠的工程師提出飛機結構壽命需要提高,特別是首翻期要和發(fā)動機相匹配,不要發(fā)動機還有一半壽命機體就報廢了,或者機體大修的時候卻沒有發(fā)動機項目,發(fā)動機大修的時候機體又不需要維修,這樣會占據(jù)雙倍的檢修時間。具體要求結合前期要求足足寫了100多頁。這些意見在1985年3月10日遞交到中國手里,同時,中國方面也將初步設計方案交給巴方。中國人將這個計劃命名為J-7CP,CP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縮寫,表示這是兩國合作的計劃。
中國人最初設計較為簡單,也許是一些設備的具體尺度還不清楚的原因。他們認為J-7M的飛行性能完全能夠滿足要求,氣動布局和控制系統(tǒng)不需要做出改變,主要變化在機頭:兩側D形進氣道在機身中下部,進氣口形狀類似F-4戰(zhàn)斗機,固定正激波設計;機翼基本沒有改進,但增加了兩個掛點,后機身和J-7系列一樣。這個設計主要是考慮到我方前期對電子設備的要求較高,沒有提出具體性能改進需求的結果。中國人說如果只改進前機身和電子設備,飛機改動只集中在前部,工作量不算太大,估計最快3年可以完成設計、測試和試飛定型。
我們感到中國人雖然將掛點增加到7個,但J-7系列機翼翼展很小,內(nèi)側起落架又占據(jù)了比較寬的位置,增加的掛點位置不理想,掛載東西會受到很多限制。受F-16的影響,6月份的建議中,我們特別提出希望在機翼尖端增加兩個掛載空空導彈的掛架。只有這樣,飛機才能實現(xiàn)真正同時掛載4枚導彈作戰(zhàn)的能力。再加上重申發(fā)動機的選擇主要考慮F404,需要做出改變的不僅僅是前機身了,機翼、后機身都必須做出較大變化。到目前為止,這些工作還是中國人憑借政府的行政指令在單獨進行。我們對他們工作的效率感到驚訝,往往我們的新要求還沒有提出,他們已經(jīng)將上一次的要求表現(xiàn)在設計方案上了。但巴基斯坦相信這件事情中國人單獨做不了,改進設計應該由經(jīng)驗豐富、技術先進的格魯曼公司來做,需要他們的指導。
格魯曼對這件事情很重視,我們剛剛提交了新的技術要求建議書,他們就由正副總裁帶隊前往中國考察,并且直接考察了正在生產(chǎn)J-7M戰(zhàn)斗機的成都飛機公司。他們主要是去了解中國人到底有沒有生產(chǎn)符合要求飛機的技術條件,格魯曼公司還沒有決定正式加入到這件事情中去。因為巴基斯坦還沒有在美國國防部獲得許可,在此之前他們不打算和中國方面過多地接觸或者參與到實際設計工作中去,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由誰為這些工作支付費用。這和中國人埋頭苦干形成反差?,F(xiàn)在問題出現(xiàn)了,中國人走得太快,我們還在等待,美國人卻還沒有開始行動。
隨后的工作變得比較繁瑣,進度也相當慢,開始成為一場艱苦的政治拉鋸戰(zhàn)。在美國,巴基斯坦游說團在美國公司、國防部以及空軍間周旋,他們必須要讓美國政府相信巴基斯坦完全有必要需要這種飛機,并且這種飛機是先進的F-16或者廉價的F-5戰(zhàn)斗機無法取代的。大量時間花費在美國政府各個部門間投遞申請資料,中國人感到急不可耐,他們已經(jīng)在做風洞試驗和早期設計了。巴基斯坦代表團一直沒有辦法搞到按照要求列出的美國設備設計資料,很多工作因此停頓,甚至于中國人打算干脆先做一架只改進機頭的飛機,這樣可以不必等待美國方面的資料,利用從英國獲得的雷達和航電就能飛起來。不過,這個計劃因為沒有找到出資方而中斷了,中國空軍還在默默觀望,他們不愿意承擔這個風險。在他們看來,雙發(fā)的J-8戰(zhàn)斗機已經(jīng)在作機頭改進工作了,在尚未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再進行另外一個。中國人不能理解巴基斯坦消耗了一年的時間居然沒有任何進展,既然要改進飛機,那么就開始行動吧!而對于我們來說,美國是決定能否走下去的關鍵。在美國政府沒有表態(tài)之前,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哪怕中國人設計得再好,也只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當然,這個原因沒有告訴中國人,中國人只是知道我們打算利用美國資金來完成這件事,但并不清楚具體狀況和難度。這給雙方的溝通帶來一些問題。
對美國政府的工作雖然沒有立刻獲得批準,但是一系列公關活動還是引起很多公司的注意。根據(jù)美國法律,國防采購案必須有三家公司競爭,除了沃特和格魯曼,波音和諾斯羅普也表現(xiàn)了短暫的興趣,他們紛紛開始與中國和巴基斯坦接觸。諾斯羅普最先退出,因為他們希望巴基斯坦能夠采購他們的F-20,這種飛機在1985年已經(jīng)能夠在公眾面前表演了。不過,F(xiàn)-20價格相當高昂,并且不能走軍援的渠道,反而不及直接采購F-16來得合適。波音則希望搞一個比較保守但是簡單的改進方案,他們認為象我們所提出那么多復雜的要求已經(jīng)不是改進所能夠達到的了,持續(xù)投入讓研制時間變長、風險加大。巴基斯坦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格魯曼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美國政府所有的復雜手續(xù)完成以后,巴基斯坦正式向沃特、格魯曼、波音、諾斯羅普和洛克希德發(fā)出了招標書,將交付給中國的設計建議書和中國方面提供的設計草案交給前來應標的公司。諾斯諾普和洛克希德很快就退出了,波音則由其亞太分部負責承辦,這剛好湊夠國防部要求的三家競爭公司。
與此同時,中國開始感到迷茫。這個合作方案雖然名義上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但實際上工作都是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展開。美國公司和中國的接觸不可避免地要顧及到巴基斯坦這個最終用戶的需求,但他們沒有能夠照顧到中國人作為主體提供者的需求。中國人也不明白巴基斯坦辛苦運作的代價和計劃成功的關鍵點。他們?yōu)榱藸幦「嗟睦?,在三家美國公司之間采用了一種非常游移的態(tài)度,這實際上為巴基斯坦在美國的活動設置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礙。也許,中國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完成巴基斯坦這一單合同,他們需要讓這個合作成為自己裝備戰(zhàn)斗機的一個突破。所以,盡管巴基斯坦很早就明確要求使用美國F404發(fā)動機和APG-66雷達的方向之后,中國人仍然在沃特提供的PW1120和波音建議的PW1120與PW1216發(fā)動機上舉棋不定,雷達中國人則傾向于更輕更簡單的APG-67。發(fā)動機方面,獲得普惠的1120發(fā)動機對中國人誘惑不小,一方面是這種發(fā)動機推力更大、推重比更高,可以支持更大的機體,中國下一代戰(zhàn)斗機正逐漸聚焦在使用這種發(fā)動機的身上,并且這種發(fā)動機還比F404便宜50萬美金。最后,更具有誘惑力的是PW1120對巴基斯坦來說也有魅力,它是F-16戰(zhàn)斗機F100發(fā)動機的衍生型號,結構基本一樣,很多維護零件也可以通用。PW1120的尺度和重量與中國的WP-7B很接近,只是流量大了30%,需要重新設計進氣道。不過,中國人說即便是F404的進氣量也和WP-7B不一樣,進氣道實際上也是需要完全重新設計的。PW1120的麻煩在于沒有固定用戶訂貨,得到的時間會很晚。
1985年底,波音和格魯曼都開始了初期的可行性研究,波音開始同意使用F404是最理想的,不過他們建議最好使用通用為瑞典“鷹獅”研制的RM12。這是F404的一個高推力型號,格魯曼則建議使用F-20曾經(jīng)使用過的F404-GE-402發(fā)動機,因為這個型號是現(xiàn)成的,也比較成熟。雷達方面,波音建議采用APG-67并大量使用F-16的設備,格魯曼則推薦APG-66和F-16樣式的座艙。沃特到此時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他們?nèi)匀粵]有放棄對PW1120的希望。讓中國人下定決心的是另一件事:沈陽生產(chǎn)的J-8B型飛機比J-7CP提前出現(xiàn)了,在我們還在討論J-7CP可能性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試飛。J-8B也是改進了前機身,正在和美國協(xié)商購買航電進行改進,用來裝備中國空軍??瓷先テ錂C頭改進非常成功,這堅定了中國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巴基斯坦的信心。J-8B在美國展開的計劃中最有可能的承包商正好也是格魯曼,選用的雷達也是APG-66,同時還有建議用F404替換WP-13發(fā)動機。這些項目都恰好和J-7CP吻合,如果美國能夠批準J-8B,那么J-7CP將不再出現(xiàn)出口方面的限制問題。不過,老練的格魯曼也因為同時在運作兩件內(nèi)容相近的事情顯得非常謹慎,事情的進度也放得相當慢,避免因為某些細節(jié)上的不當使兩者都受到影響。
為了符合美國政府的要求,10月,巴基斯坦將計劃正式命名為“巴基斯坦輕型戰(zhàn)斗機更換計劃”,簡稱SUPER -7,即超7戰(zhàn)斗機計劃。向美國5家企業(yè)投遞了招標文書,所有文件都符合美國政府的工作流程要求,接下來需要足夠的耐心等待。美國政府開始正式處理這件事情,11月5日,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軍事事務官塞斯托夫訪問中國,并專程到成都飛機公司考察。他受美國商務部委托,代為調查成都飛機公司實施超7計劃的工業(yè)基礎、技術準備以及一些敏感技術處理等方面的問題,并正式承諾中方:到1986年初美國政府就將對這一事件給出最終的態(tài)度,也將對巴基斯坦設備清單的國防出口問題進行表決。得到美國對計劃的正式承認,中國方面加緊了風洞試驗研究,并制作了一個初期設計方案模型。1月8日在新加坡航展上,計劃首次以SUPER-7的名義出現(xiàn)在中國展臺上,引起民眾的廣泛關注。這是80年代飛機改進計劃中最大膽的一個,包括西方所有航空媒體都表示了密切關注,感興趣的國家比如埃及甚至直接打電話到我們辦公室詢問細節(jié),中國方也面收到不少國家的意向,這讓他們對市場充滿了信心。
1月17日,沃特公司電傳空軍參謀部,以改進任務要求高和費用低、可行性低的理由正式退出超7競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承接了海軍A-7“海盜”攻擊機的改進任務,沒有時間和技術力量來研究。競爭者只留下波音和格魯曼。而此時美國政府的關節(jié)正在松動,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的總裁在美國訪問期間,已經(jīng)獲知美國國防部批準了F404和超7所需要的航電設備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申請。中國人認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加上航展的熱烈反應,最好能立刻展開正式的研制工作。他們立刻致函巴空軍參謀部,要求獲得F404發(fā)動機和相關設備的詳細資料,以便盡快展開設計工作。由于賈瑪爾中將已晉升為空軍參謀長、上將銜,沒有太多時間來負責管理這個計劃,因此在1986年2月,空軍任命前空中英雄薩利姆上校出任超7項目主管。原研究組解散,大部分人員調集到項目辦公室,“佩刀”2計劃正式成為巴基斯坦國防部一個進入項目管理的防務計劃。
薩利姆的工作風格是雷厲風行的,他深知現(xiàn)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美國的可行性研究和最終的設計任務書。他要求項目辦公室在一周以內(nèi)將以前2年所積累的建議和研究的成果匯集成一份正式的書面項目設計管理要求,這很讓人雞飛狗跳、徹夜不眠了一陣。然后,他又花費1周的時間讓我們把以前不成熟的、不準確的、含混的地方一一刪除,并逐字逐句修改。在一切工作走上正軌以后,薩利姆分別照會格魯曼公司和中方,要求進行會談。為了和北京達成對計劃運作的默契,薩利姆率先訪問中國,于3月9日前往北京。這是巴基斯坦第一次正式向中國高層全面清晰地闡述“佩刀”2項目的組織原則。這一次會見,薩利姆開門見山的表明“佩刀”2項目必須走美國軍事援助的路線,使用軍援分配給巴基斯坦的錢來進行這一項目,因此這個計劃必須看美國的臉色,困難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原型機的研制我方愿意采用商業(yè)管理方式,由巴基斯坦國防部出資進行。原型機的風洞試驗、機體結構設計由中方完成,格魯曼公司負責總體設計并且提供設計咨詢,總裝在美國格魯曼公司或者巴基斯坦進行,測試和試飛必須在巴基斯坦進行。批量生產(chǎn)時,中方負責生產(chǎn)機體,美方負責生產(chǎn)機頭,總裝在巴基斯坦飛機工業(yè)公司的塔吉特飛機廠進行。
中國方面沒有立刻拿出意見,只是說具體的內(nèi)容和費用需要分工細節(jié)出來以后才能夠有詳細預算,但他們希望和美國、巴基斯坦三方一起共同簽訂一個合作協(xié)議,并進行詳細的任務分配,必須要明確各自的責權和工作量以及費用的支付等等。這個需要回到國內(nèi)交由高層處理,于是11日,薩利姆飛往成都,和具體負責制造和設計的成都飛機公司交接細節(jié)。這一次遞交的設計要求更加詳細和清晰,確立了超 7的主要基調。在任務要求中再也沒有提及飛機需要在J-7M的基礎上改進,而是直接提出性能要求。在項目的開頭明確指明了必須使用在美國獲得批準的F404發(fā)動機和航電設備,而性能要求中,關于機動性一項則明確指出飛機應該以中低空機動性為主,高空性能居次要地位,但仍然希望最大速度能達到1.6馬赫以上,其中要求最為嚴格的是:
1.機體壽命必須達到3000小時以上,最好與F404發(fā)動機壽命相匹配,首次大修期必須大于1200小時。
2.機體結構必須能承受9g的機動過載。
3.內(nèi)部載油必須大于2268公斤。
4.必須具有空中加油能力,或者預留空中加油接口和系統(tǒng)。
5.飛機外掛點必須增加到7~9個,至少要保證7個掛點可以同時掛裝武器和副油箱等設備,外掛能力不小于2700公斤。
6.飛機必須提供美國式的無支撐風擋和美國式的座艙環(huán)境。
7.必須具有降落攔阻鉤。
這些要求是參謀部內(nèi)廣泛征集飛行員和工程師們的經(jīng)驗要求、經(jīng)過三年的討論不斷增加和刪除所匯集的,也是巴基斯坦空軍所熱切期望的。隨后的一系列會議中,薩利姆轉達了1985年10月以后波音和格魯曼訪問巴基斯坦的情況,同時也說明了沃特公司退出競爭的情況。
中國方面讓我們參觀了他們自行制造的全金屬全尺寸飛機模型,在中國的習慣上,這個步驟是生產(chǎn)前的征兆。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提出的一系列苛刻要求實際上全面推翻了眼前這架模型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反而樂觀的認為這很接近我們的設想。中國人告訴我們需要花費3年時間設計飛機,并且最少制造5架樣機用于測試和試飛,項目最快需要5年以上才能完成。研制經(jīng)費至少需要3~5億美金,按150架飛機來算,每一架飛機的采購單價估計將會在800~1000萬美金,這大大超出了我們預計的范圍。巴基斯坦空軍內(nèi)部認為超7的單價在800萬美金以下是可以接受的,12億美金分5~6年完成采購,所有費用都可以在美國軍事援助的空軍份額中支取。
三方博弈:夾在中美之間的巴基斯坦
中國人對于費用的預估超出了巴基斯坦的最初設想,薩利姆回國以后轉而向格魯曼咨詢,要求能否就巴基斯坦的要求盡量簡化設計試飛方面的費用。格魯曼這個時候還沒有完全把注意力放到超7項目上來,按照設想是他們主導設計和工程,中國方面只需要提供必要的飛機結構和氣動資料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完全重新設計飛機。最簡單的方法是將F-20機頭直接移植到J-7M機身上,估計只需要3架飛機就能完成試飛,總費用不會超過2.5億美金。這讓我們安心不少,本來選擇格魯曼就是為了借重他們在戰(zhàn)斗機上的先進技術和實力,中國人在這方面顯然還有很大差距。盡管波音公司進度較慢,而且還游移不定,但中國人似乎更喜歡和他們打交道。波音公司沒有退出競標,他們提供的商業(yè)管理計劃比格魯曼清晰而且詳細,項目管理工作顯得更為出色。不過,波音給我們的感覺是工作僅僅停留在紙面上,6個月來沒有什么實際進展,戰(zhàn)斗機方面缺乏必要的經(jīng)驗。他們長期從事的都是大型轟炸機和攻擊機的生產(chǎn)、改裝,最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和我們高層的關系不如格魯曼密切,不那么讓人放心。因為這個項目他們是沒有多少利潤可以賺取的,隨時都有中途退出的可能,存在很大風險。另外,他們提供的選擇太多,明顯增加了費用和研制的時間。
中國方面再次向我方索要F404和航電系統(tǒng)的詳細資料,他們說這是美國國防部已經(jīng)許可由設備定購方提供的。但實際上巴基斯坦并沒有向這些設備的生產(chǎn)商索要過設計資料,這些東西都委托給格魯曼處理,他們并沒有交給巴基斯坦。相反,他們建議巴基斯坦向中國索要J-7M的全套資料,或者提供一架樣機,由格魯曼來完成總體設計。這個建議更接近我們最初的想法,所以我們答應和中國人談談這個問題。格魯曼開出了一份很詳細的所需資料清單,涵蓋了飛機的方方面面。格魯曼認為這些資料都是過時飛機的,對格魯曼也沒什么意義,中國方面應該提供。但薩利姆感到這種方式有一定難度,覺得中方可能對此舉懷有戒心,因此要求副總參謀長法魯克一同前往成都,希望憑借部長級會談,將索要資料的任務從上而下的達成。果然,會議在資料問題上陷入泥潭,中國方面堅持資料是有償?shù)?,不能交付給我們,特別是美國多次推諉中國所需資料的前提下,中國人說不希望自己參與了計劃以后到頭來什么也沒有得到。為了設置障礙,他們?yōu)閳D紙開出了120萬美金的價格,這讓我方措手不及。顯然在最終的風險評估和工作分配以及研制預算還沒有出來之前,我們是沒有打算為任何東西付錢的,空軍也沒有這一筆預算。
談判進行得很艱難,中國人感到被欺騙了,所以態(tài)度很嚴厲,僵持了2天,會議沒有任何結果。我們飛到北京尋求更高層的幫助,中國高層沒有堅持付費的說法,但是要求資料的平等交換,即中國人付出一部分設計資料,美國方面應該交付同等含量的設計資料給中方。超7的所有設計應該在巴、美、中三方完全透明化,不能由美方撇開中方單干,或者是無力的單向透明,這個問題必須要等到巴美中三方會議時才能解決。中國堅持要得到美國方面的正式承諾,此外,中方要求在下一次會談時必須明確誰該為中方的工作支付報酬、怎么付和付多少。經(jīng)過5天談判,幾乎所有的目的都沒有達到,最后只達成了一個諒解備忘錄,主要內(nèi)容是可行性研究由三方共同完成,巴方必須為中方支付一部分先期工作的費用,并且日后量產(chǎn)以后的飛機機體必須是巴方向中國訂購,并直接支付費用。
1986年6月,美國和中國正式宣布開始“和平典范”計劃,格魯曼作為主承包商負責改進52架J-8B戰(zhàn)斗機。這意味著美國國防部批準了那些敏感設備對中國的出口權限。到了7月,波音實際上已經(jīng)被排除在計劃以外,空軍參謀長賈瑪爾上將對中國和美國的談話中都明確確認由格魯曼作為美方合作者,但這并不是正式宣布。中國人在不滿意格魯曼對資料不平等態(tài)度的情況下,和波音加緊了合作,意圖壓制格魯曼,他們甚至有單干的傾向。很早中國人就向我們表示了他們有一種推力達到7000公斤的渦噴發(fā)動機,它是由WP-13F發(fā)展而來的改進型號,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J-7M的機體上,甚至不需要特別的改裝。另外,他們向羅羅公司索要了RB199發(fā)動機的資料,認為必要時可以用它作為備用,以免引進計劃失敗。雷達和航電方面,英國是J-7M的合作國,他們設計了一種更新的SSR“超級空中徘徊者”雷達,完全可以取代美國雷達。之所以他們能夠遷就巴基斯坦,完全是希望由我們出資來走完這一段風險最大的路,同時希望獲得美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歐洲的設備性能上總之還是有差距的。
中國人的急躁態(tài)度讓他們急于看到事情的進展,我們則一切都望著美國,因為離開了格魯曼,軍事援助的渠道很有可能就會消失,這樣即便計劃進行下去也沒有意義了。負責“佩刀”2項目的中航技總裁李國民先生于7月21日來到伊斯蘭堡,空軍副參謀長法魯克會見了他們。李帶來中國和波音研究的成果,征詢我方是否能夠吸納波音進入改進計劃。法魯克立刻回絕了這個要求,并聲明由格魯曼公司合作是一早就制定下來的計劃,也向政府遞交了申請,并且費用已經(jīng)得到批準。如果波音進入則必須要重新提出申請,這是不可接受的。除非波音能提出特別優(yōu)秀的方案,也只能在國務秘書的許可下讓他們承擔可行性研究。并且巴方已經(jīng)準備在8月14日前后宣布誰是最終的承包商了,現(xiàn)在再來提出與波音合作并不合適。況且波音的方案基本沒有提及新鮮的東西,仍然是老一套,模糊的地方依然模糊,進度也遠遠落后。中國人聽了法魯克的意見以后,繼續(xù)拜訪了國務秘書和副總參謀長。在得到巴基斯坦官方一致的承諾后滿意地離開,他們實際上只是打算敦促我們盡快落實工作,并不太在乎波音是否能參加進來。
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招標結果,中航技和格魯曼分別在列。8月17日,我們奉命前往北京,簽署中巴合作雙邊協(xié)議,協(xié)議明確了中巴間的合作關系。8月19日,格魯曼在總裁的帶領下也抵達北京,展開第一次正式的三方會談。這一次會談的主要目的是協(xié)調三方工作關系,既要讓格魯曼明確設計上的領導地位,又要滿足中國人在機體改進上的主導地位。不過,會議的激烈程度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格魯曼帶來了他們的2個設計草案,但是遭遇到中國方面的激烈批評:第一個方案,格魯曼提出將F-20的前機身和J-7M結合,兩側進氣道在座艙后,貼合米格-21原來進氣通道的位置。中國方面以全尺寸J-7CP的金屬模型為資料,明確指出F-20和J-7兩者完全沒有對接的可能性,改進機頭的工作中國已經(jīng)做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為此耗費無謂的精力。美國人當然不同意這樣的說法,這讓雙方激烈辯論了幾十個小時。最后勉強同意中國方面對前機身設計方案,但提出還需要進一步修改。
另一個方案有氣動上的變化,在機尖增加了“響尾蛇”導彈發(fā)射架,翼根向前伸出一塊,延伸到改進后的進氣口側,形成一個后掠角為70°的小邊條。中國人認為J-7M機翼根梢比很大,加上采用了相對厚度很薄的高速翼型,在那么小的弦長尖端增加掛架,恐怕機翼外段的強度無法支撐。這些意見最后都被雙方紀錄并確認,同時中國也提供了他們的設計,當然還是基于J-7CP,自然也受到美方的批評。格魯曼的設計師認為這樣的改進幅度太小,根本無法達到巴基斯坦設計要求,特別是氣動布局,如果不改變機翼設計,即便是發(fā)動機變得更強勁飛行性能將不可能有多大的變化。經(jīng)過激烈討論,三方達成協(xié)議,需要對氣動布局做一定的修改。中國需要派遣設計師和工程師前往紐約長島的格魯曼總部,由雙方共同展開新布局的設計。三方協(xié)議最大的基礎,是認可了巴基斯坦將研制經(jīng)費限制在2.5億美金以內(nèi),中國也接受了美國人提出制造3架樣機來完成所有的試驗計劃。剩下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各自提出解決報告,留待下一次三方會談時解決。
這次會談基本確定了超7計劃需要耗時6年,第一架原型機將會在1991年開始試飛,需要3架樣機,設計工作將分兩個部分進行,由格魯曼公司負責總體設計,成都飛機公司承擔大約85%的機體結構設計,飛機結構、材料和J-7M相比將有超過70%上以上的不同,氣動布局需要較大變化,并等待中國風洞試驗完成和格魯曼的總體設計確定方向,計劃研制總共將耗費2.5億美金。
1987年2月,巴基斯坦空軍為超7戰(zhàn)斗機賦予了一個正式的名字——“佩刀”2。這是巴基斯坦空軍確認裝備這種飛機的一個正式態(tài)度,此后在對外宣傳中都統(tǒng)一使用“佩刀”2的稱謂。不過,由于超7的名字和宣傳做得較早,中國和美國人還是習慣用超7來稱呼它。
(待續(xù))
(編輯/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