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式隆乳術后并發(fā)癥處理的幾種術式選擇。方法:總結8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并發(fā)癥的處理方法,根據(jù)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抽吸、手術切開等方法,總結治療效果。結果:8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式隆乳術后的就診者中,對無明顯器質(zhì)性改變,僅因心理壓力過大而迫切要求取出水凝膠的32例求術者,采用脂肪抽吸式方法抽吸;對于并發(fā)硬結明顯大而硬者,采用乳暈下1/2半環(huán)切開,抽吸水凝膠徹底摘出硬結;水凝膠注入胸大肌內(nèi)、后間隙者可采用腋下橫切口,分離胸大肌將乳腺后間隙水凝膠向胸大肌下間隙擠出抽吸到清亮液體后,同期放入假體于胸大肌后間隙。有嚴重感染者,必須作乳房下皺襞切口,徹底引流,反復大量抗生素鹽水沖洗,留置引流管,每日從管內(nèi)注入抗生素,感染控制后拔管。結論:對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式隆乳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方法的選擇,可根據(jù)不同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抽吸處理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清除水凝膠以緩解癥狀,解除心理負擔、保留乳房的形態(tài),獲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式隆乳術;抽吸術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6-0838-02
親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又稱英捷爾法勒)是美容整形外科中的一種軟組織填充材料。國外用于注射隆乳已有18年歷史,1997年從烏克蘭引入我國并通過國家醫(yī)藥管理局批準近8年,已有30萬以上婦女選擇了注射式隆乳,但并發(fā)癥亦隨之不斷涌現(xiàn),國內(nèi)有人報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3%。在并發(fā)癥的治療處理上也有多位學者、專家做過分析和討論。我們從2000~2005年共治療由于注射水凝膠隆乳引起的并發(fā)癥86例,采用不同的抽吸術式抽取水凝膠,取得滿意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并發(fā)癥86例,系外院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術后并發(fā)癥求術者,年齡19~32歲。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最短時間1年,最長3年,其中10例曾在外院行軟化術,抽吸術多次。
2 水凝膠抽吸術式的選擇
由于水凝膠注射式隆乳并發(fā)癥的大量出現(xiàn)(硬結、術后縮小及雙側(cè)乳房不對稱/凝膠移位、感染、思想壓力過大的心理障礙等),2006年4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于停止生產(chǎn)銷售和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用)的通告》后,許多曾行注射式隆乳術者懼怕并發(fā)癥發(fā)生,心理壓力大,要求抽吸出水凝膠者甚多,筆者也接收了不少求術者,并根據(jù)不同的并發(fā)癥選用了不同的抽吸術式。
2.1 脂肪抽吸式:因懼怕水凝膠的副作用而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負擔者,并無明顯并發(fā)癥體征,雙乳對稱,手感柔軟,無明顯硬結,無疼痛癥狀,乳腺B超檢查:水凝膠分布層次清晰,有一明顯的腔隙界線。要求抽取體內(nèi)水凝膠又不愿有手術切口者,我們采用脂肪抽吸式。方法:從乳腺下皺襞或原穿刺注射進針處局麻后用原注射式隆乳專用穿刺針進入乳腺后間隙,注入100ml生理鹽水,抽吸證實有水凝膠后,改用面部細短吸脂針進入乳腺后間隙,接20ml空針注入生理鹽水再抽出凝膠,如此反復注入和抽出,直至肉眼看不到水凝膠顆粒為止。進針口縫合1針,加壓包扎。我們按此方法為32例求術者抽吸出水凝膠,術后效果滿意,未再次行抽吸術。
2.2 乳暈下半環(huán)切開抽吸術:水凝膠注射隆乳術后并發(fā)硬結明顯且大而硬,雙乳明顯不對稱,有疼痛癥狀,因穿刺過深,水凝膠注入胸大肌內(nèi),并有外展上肢疼痛,乳腺外上部呈現(xiàn)大片板狀硬塊,乳腺B超檢查顯示凝膠多層次分布,乳腺后間隙以外層次出現(xiàn)異?;芈曤s亂(28例)。方法:在局部浸潤麻醉下沿乳暈半緣設計手術切口,沿腺體包膜面向下分離至腺體下極,向深面分離至腺體后間隙進入水凝膠存在的腔隙,可見淡黃色類似魚子醬粒凝膠溢出,直視下清晰可見乳腺間隙周圍有薄而質(zhì)脆的包膜。有的水凝膠周圍有包裹呈葡萄狀結節(jié),可用刮匙刮除或血管鉗摘除,如包膜較厚、粘連緊,必須切除變性包膜及變性肌肉組織。如有多個腔隙可用手指分開,使之成為相通的間隙,再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用吸引器導管一邊灌洗一邊吸引,同時用手擠壓乳房,擠出水凝膠,徹底沖洗直至肉眼看不見水凝膠顆粒。手指探查腺體及肌肉組織無結節(jié)感,乳房變?nèi)彳?,腔?nèi)放置負壓引流,切口縫合加壓包扎,術后應用抗生素。
2.3 腋下橫切口:水凝膠注入胸大肌內(nèi)、后間隙者,要求抽吸后恢復豐滿的乳房形態(tài)者,可通過腋下切口抽吸水凝膠后同期置入硅凝膠假體隆乳。方法:局麻或全麻下腋下橫切口,分離皮下、胸大肌筋膜,手指分離胸大肌深面,用特制的乳房分離工具,分離胸大肌深面腔穴,穿過胸大肌,將注射水凝膠的包膜腔分離打開,手指深入插入引流者注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用負壓吸引管抽吸,用手在乳房表面觸摸硬結區(qū)域,有硬結區(qū)向腔穴深面刺破,手向腔穴擠壓水凝膠,直至硬結處變軟,再用慶大霉素、甲硝唑沖洗,然后檢查無滲血、無水凝膠顆粒后,將硅凝膠乳房假體置入胸大肌后間隙,留置負壓引流管,縫合腋下切口,棉墊加壓包扎。
2.4 合并感染的手術方法選擇:無論何時出現(xiàn)感染,治療則較為棘手。一方面應及時確切控制感染,徹底、充分引流,另一方面又要力爭保持乳房外形的完好,務必避免在乳房上多處切開引流,以防留下較多的切口瘢痕。本組5例感染,均采用粗抽脂針抽吸出己感染的混濁水凝膠,用大量抗生素生理鹽水沖洗,知道無混濁水凝膠后,置入細引流塑膠管進行引流,并每天從管內(nèi)注入高濃度的抗生素,3~5天后拔管,局部加壓包扎,封閉殘腔,感染得以控制。
本組在感染病例的處理中,所抽出的液體均送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實驗,以便選用敏感抗生素配合全身抗感染治療。本組另有3例抽出物為白色米湯樣混有水凝膠液體,送霉菌培養(yǎng)結果為霉菌感染,采用5一氟尿嘧啶沖洗殘腔,并積極配合全身抗霉菌治療得以治愈。
對于重癥感染,有明顯紅腫熱痛,并伴有嚴重的全身感染癥狀者,我們采用乳房下皺襞切口,因切口位于乳房最低位,易于引流排膿,切口較隱蔽,易于操作,手術野暴露好,引流易徹底。此外,應抽取膿液做普通和厭氧的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實驗,以便術后合理用藥,必須安置引流管,用含抗生素的生理鹽水每天灌洗膿腔,直至引流液清亮后3天拔管,通過引流和抗生素的治療完全可以保住乳房,不會有切除乳房的不良結果。
3 討論
3.1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術,因其不斷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已停止使用,為減少已停用該術式的受術者的心理壓力,對于尚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心理壓力較大的求術者可到專業(yè)的整形醫(yī)療機構抽吸出體內(nèi)凝膠,以減輕心理壓力。
3.2 出現(xiàn)不同并發(fā)癥的患者也不必懼怕,通過抽吸術、乳暈下切口、腋下橫切口直視下,可較好的清除水凝膠,可將體內(nèi)的水凝膠含量降至最低,如抽吸術后為了保持乳房豐滿,還可同期置入硅凝膠假體。
3.3 對于嚴重感染病例,我們選用脂肪抽吸式手術及全身抗感染治療,可達到治愈效果,盡量不要在乳房上切開引流,避免留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