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估微波治療化膿性肉芽腫的療效和不良反應(yīng)。方法:將79例化膿性肉芽腫患者隨機分成微波治療組39例和液氮冷凍組(對照組)40例,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微波治療組治愈39例,液氮冷凍組治愈29例,兩組治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00);兩組皮膚色素減退患者分別為1例和8例,發(fā)生微扁平瘢痕分別為6例和5例。結(jié)論:微波治療化膿性肉芽腫簡單、有效,可臨床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微波;化膿性肉芽腫;治療
[中圖分類號]R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6-0800-02
化膿性肉芽腫為一種良性、獲得性皮膚粘膜增殖性血管病變,是有礙美容的常見皮膚病之一。臨床上常采用激光、電灼、液氮冷凍、微波等方法治療,但治愈率不盡相同。為評估微波治療化膿性肉芽腫的療效,2003年1月~2006年9月,我們應(yīng)用微波治療了39例化膿性肉芽腫患者,并取得滿意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79例,隨機分成微波治療組39例和液氮冷凍組(對照組)40例。治療組:男17例,女22例,年齡2~68歲,平均26.49歲,病程1周~2年。部位:頭面部14例,指(趾)部11例,軀干部8例,四肢(不包括指趾部)6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19個月~70歲,平均為27.20歲,病程2周~2年。部位:頭面部16例,指(趾)部9例,軀干部10例,四肢5例。皮損直徑2~6cm,均未經(jīng)過任何治療。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肺、腎疾病,也無寒冷性蕁麻疹病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微波治療,治療前皮損局部清潔、消毒(合并細菌感染者應(yīng)先控制感染),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選用雙極觸頭(輸出功率為50~60W)對準化膿性肉芽腫組織進行多點熱化凝固,然后清除已凝固的壞死組織,反復(fù)多次對化膿性肉芽腫組織進行熱化凝固,直至暴露出基底正常組織。對范圍特別大的患者可分次治療。對照組:給予液氮冷凍治療,根據(jù)局部病變大小,用棉簽蘸取適量的液氮從肉芽腫的表面輕輕接觸,待液氮浸潤到基底部,再使用小棉簽蘸液氮按壓病變浸潤至基底部呈冰狀。待冰狀病變組織復(fù)溫后再冷凍,反復(fù)3~10次。
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經(jīng)一次治療后皮損完全消退,局部皮膚愈合;顯效:經(jīng)一次治療后皮損消退1/2以上;好轉(zhuǎn):經(jīng)一次治療后皮損消退在1/3~1/2;無效:經(jīng)一次治療后皮損無改變或有增大趨勢。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四格表資料的X2檢驗。
5 結(jié)果
5.1 治療結(jié)果:微波治療組治愈39例,液氮冷凍組治愈29例,顯效8例,有效3例,無效0例。兩組治愈率有顯著性差異X2=10.271,P=0.000),但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X2=1.334,P=0.241)。
5.2 不良反應(yīng):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有1例和8例患者皮膚出現(xiàn)色素減退,比較差異有顯著性(X2=4.345,P=0.029),兩組發(fā)生細微扁平瘢痕的患者分別為6例和5例,比較差異無顯著性(X2=0.002,P=0.775)。
6 討論
化膿性肉芽腫又稱為毛細血管擴張性肉芽腫,病因未明,但多認為與外傷有關(guān)。其治療方法很多,如CO2激光、電灼、放射性同位素敷貼、外科手術(shù)切除、液氮冷凍等。而外科手術(shù)切除易遺留永久性瘢痕而影響美觀或切口難以愈合,故不適合面部及指(趾)部的病灶。CO2激光、電灼對較小的化膿性肉芽腫療效較好,但難以清除稍大的病灶。放射性同位素敷貼治療化膿性肉芽腫的療效比較確切,但其操作復(fù)雜且易引起放射性損傷,故難以在臨床推廣應(yīng)用。Mirshams等用液氮冷凍治療化膿性肉芽腫135例,所有患者在平均治療1~4次后完全治愈。隨訪結(jié)束后,16例出現(xiàn)細微扁平瘢痕,1例出現(xiàn)肥厚性瘢痕,7例出現(xiàn)色素減退。但液氮冷凍一次難以完全治愈化膿性肉芽腫,劑量和深度較難把握,且可留下皮膚色素、瘢痕等并發(fā)癥。
微波能量高時可使蛋白質(zhì)變性、凝固及壞死,從而達到去除病灶的目的,且它能有效解決創(chuàng)面出血問題,便于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病變組織是否已清除“干凈”。我們應(yīng)用微波治療39例化膿性肉芽腫患者,均獲得一次治愈,其一次治愈率明顯高于液氮冷凍組。該研究提示微波治療化膿性肉芽腫簡單有效,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