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癌為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中較少見者,占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的3%~5%。外陰癌廣泛切除術后外陰重建術,手術范圍廣、創(chuàng)傷人,因此,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尤為重要。本文總結了我院行外陰癌根治術后外陰重建術患者37例的術前、術后臨床護理經驗與體會,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外陰癌根治術后外陰重建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為Ⅲ期以上外陰癌,年齡最大78歲,最小49歲,平均63歲,且均為已婚已育婦女。切口甲級愈合率為86.49%。
1.2 手術方法:外陰廣泛切除術后根據外陰缺損程度游離相應大小帶有皮膚、皮下脂肪及相應血管、神經的股薄肌肌皮瓣,在肌皮瓣的供區(qū)及受區(qū)的皮下軟組織內打通一條隧道,將游離好的肌皮瓣通過隧道扭轉至外陰缺損區(qū),肌皮瓣近端位于外陰前面恥骨聯(lián)合處,遠端位于會陰處,將肌皮瓣與外陰切u的內外緣進行全層縫合。術后根據情況放置引流片或不放,留置導尿管5~7天。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一方面因為所患疾病處于隱私部位,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隱瞞或難于啟齒,羞于求治;另一方面年輕患者會擔心手術后外陰形狀和功能,是否會影響日后的性生活及影響的程度:再方面就是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和擔心。針對這些心理狀況,首先應積極熱情的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加強護患溝通,做好角色轉換,像親人一樣對待患者,使她們精神放松,自愿傾訴自己的病情和顧慮。誠懇認真的對待患者的傾訴,積極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清手術的過程及術后恢復情況,打消患者的顧慮,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迎接手術。
2.1.2 外陰及供區(qū)皮膚護理:針對大部分伴有潰瘍及糜爛的患者,積極做好外陰皮膚護理,每日用安爾碘及無菌鹽水清洗消毒兩次,每次及時更換清潔寬松內褲,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嚴格控制、預防感染。做好供區(qū)皮膚的清潔,防止出現(xiàn)皮疹或感染,術前一日,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皮膚準備,防止備皮時劃傷皮膚,無菌巾包好備用。
2.2 術后護理
2.2.1 臥位護理: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手術去枕平臥6h后,可采取屈膝半臥位,利于游離皮瓣的動脈充盈及靜脈、淋巴回流通暢,減低切口張力,減輕切口疼痛,注意防止手術部位受壓及摩擦。
2.2.2 切口護理:①術后3~5天局部加壓包扎,注意防止敷料脫落。②TDP烤燈局部使用30min,每日兩次,以保持局部干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皮瓣成活。③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固定,如有滲出及時更換。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便后及時清洗,防止因大小便污染敷料,如有污染及時更換。④密切觀察切口及皮瓣轉移處皮膚的顏色、溫度、皮瓣成活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⑤加強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以利傷口愈合。
3 討論
晚期外陰癌常因癌腫大,浸潤范圍廣,在行外陰痛根治術后外陰局部皮膚缺失區(qū)域大,造成縫合困難或無法縫合。且因外陰癌廣泛切除術后的創(chuàng)面比較大,組織缺損多,術后易感染,延期愈合,患者承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生存質量下降。外陰切除后創(chuàng)面的閉合是手術的關鍵,采用皮瓣轉移重建外剛把癌癥切除和外陰整形手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解決根治術后切口縫合、缺損組織的修復、外陰外形及外陰狹窄等問題,但常因縫合部位張力人,血供較差,導致縫合切口裂開或皮瓣壞死,加之創(chuàng)面又在會陰部,臨床護理困難多、難度大,但通過術前做好充分準備,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積極可靠的臨床觀察和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可以保證患者術后愈合,減少并發(fā)癥,減輕患者痛苦,達到治療及美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