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簡易取皮鼓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在一次性注射器的針筒壁上作三道平行透壁溝槽,用于固定皮片,使得皮片緊貼于注射器針筒外壁上,再以手術刀徒手取皮,根據(jù)需要切取皮片。結果: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皮不需要粘合劑,可以按要求切取各種大小及厚度的皮片。結論:以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材廣泛,制作簡單,無需粘合劑,取皮速度快,適用范圍廣。
[關鍵詞]一次性注射器;取皮鼓;整形外科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5-0635-02
皮膚、脂肪、軟骨及肌肉等組織移植是整形外科中最常用的創(chuàng)傷修復方法,而其中自體皮膚則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組織之一,身體不同部位不同的創(chuàng)面往往需要不同厚度及大小的皮膚組織移植修復,所以一次完整切取所需皮膚組織是整形醫(yī)師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術。為提高取皮的效率,先后出現(xiàn)了滾軸式取皮刀、鼓式取皮刀及電動取皮刀等多種取皮工具,大大地加快了取皮速度,提高了切取皮膚的質(zhì)量。然而,這些工具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快速地切除各種不同大小的皮片,而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則可以克服這些不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病例均選自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病人74例,年齡最大者56歲,最小者5歲,其中體表瘢痕25例,皮膚黑痣10例,皮膚血管瘤12例,皮膚神經(jīng)纖維痛6例,巨乳癥15例,半側顏面萎縮6例。瘢痕、黑痣、血管痛及神經(jīng)纖維瘤等均采用手術切除病變組織后植皮,巨乳癥患者采用垂直上蒂瓣法巨乳縮小術,半側顏面萎縮者則自腹部去除一定人小的表皮后取其下方的真皮脂肪組織移植填充。取皮面積為3.5~121.3cm2。
2 方法
2.1 簡易取皮鼓的制作:根據(jù)所需皮膚的面積大小及操作方便等選取大小不等的一次性注射器,一般以20ml及50ml多用,將注射器活塞向外抽出一定的長度,以便于握持;在針筒壁上設計三道平行或斜行于注射器長軸的溝槽,溝槽的長度略長于所取的皮片的一側邊緣的長度,寬約2~3mm,溝槽之間相隔2~3mm。中間的為長方形、邊緣平滑的溝槽;外側兩溝槽靠中間溝槽的一側邊緣自一端起每隔0.5cm,設計一寬約1mm的小缺口,直達另一端邊緣亦設計一同樣缺口,外側兩溝槽的另一側為平滑的邊緣。用11號尖刀片依設計線雕出上述三道溝槽,邊緣適當修整使其較為光滑即可。
2.2 使用方法:在供皮區(qū)需取皮位置按所需皮膚形狀及大小設計切口線,用手術刀按設計線切開,切開深度以需要的皮片的厚度為準:若僅需去除表皮,切開表皮層即可;如需全厚皮,則切透皮膚全層;而取中厚皮時切口深度則介于上述二者之間。用手術刀掀起皮片一側邊緣寬約0.5cm,用大小適中的三角針自皮內(nèi)側進針,穿透皮膚,從皮膚外側出針;再自注射器的一外側溝槽進針,另一外側溝槽出針,打結,將線結置于中間的溝槽內(nèi)。再以一手握持注射器活塞及部分針筒部位,平行于皮面,適當上提注射器,使得皮片邊緣皮面緊貼于注射器外壁,再以另一手握手術刀在皮內(nèi)側銳性切剝,切取一一定厚度的皮片。隨著切開的皮片的增多,可將注射器適當旋轉(zhuǎn),使得已切開的皮片卷貼于注射器外擘,直至切取完畢。供皮區(qū)兩側皮下適當分離厚拉攏縫合即可;取真皮脂肪組織者沿原切口切開達深筋膜表面,切取需要的真皮組織后供瓣區(qū)拉攏縫合;巨乳癥患者保留的下蒂瓣表面去除表皮后按設計手術。
3 結果
所有皮片均按設計要求切取,取用于移植的皮片的患者中有2例因操作不熟練而在皮片的中部出現(xiàn),一細小破口;部分需要中厚皮片者,用眼科剪適當修薄部分較厚的皮下組織,使得皮片厚度均勻;巨乳及真皮脂肪組織表面的表皮均一次完成切除。
4 討論
整形外科涉及體表創(chuàng)面的修復,而多數(shù)創(chuàng)面均需要移植自體組織修復,皮膚的自體游離移植則是最為常用的方法,而皮膚的切取方法隨著取皮工具的演變而不斷發(fā)展,從最初的徒手取皮,到用滾軸刀及鼓式取皮刀取皮,再到電動取皮刀取皮,方法多種多樣,各具優(yōu)點,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徒手取皮雖不需特殊器械,但取的皮片厚度不均,操作費時。滾軸式取皮刀設計簡潔、操作方便快捷,但是切取皮片厚度難以均勻,且邊緣不整齊,供皮區(qū)外觀欠佳。鼓式取皮刀切取的皮片邊緣較為整齊,但不易掌握,皮片厚薄不適中,但是必須使用粘性較好的膠水或雙面膠布,而且鼓式取皮刀也不適用丁小面積的取皮及在表面存在曲度的供皮區(qū)(如頭皮)的取皮。電動取皮刀雖然在取皮速度上明顯優(yōu)于滾軸式取皮刀,但是存在和滾軸式取皮刀相似的厚度不均及邊緣不齊的缺點,而且價格昂貴,不適合在基層單位使用。
一次性注射器取材廣泛,手術中使用時無需另外消毒滅菌,學者們嘗試用注射器改造制作各種器具,取得良好的效果。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簡易的取皮鼓配合徒手取皮,吸收了徒手取皮無需特殊器械及鼓式取皮刀取皮厚度均勻的特點,在取皮時存在明顯的優(yōu)越性:①可適用于各種面積大小的皮片的切除;②可在身體各個不同的部位取皮,尤其時存在曲面的供皮區(qū)取皮;③切取的皮片邊緣整齊,供皮區(qū)術后外觀更佳;④按設計切取,不存在皮膚浪費現(xiàn)象;⑤一次性注射器的取材廣泛,‘次使用,無需另外消毒;⑥用注射器制作取皮鼓的方法簡單,使用方便。
注射器的溝槽的方向可以根據(jù)供區(qū)部位及術者的體位靈活設計,一般溝槽的長軸與注射器長軸平行,以左手握持注射器,使得注射器的長軸與皮片的短軸平行,與皮片及患者的長軸垂直,這樣右手握刀取皮最為方便。但是當皮片為斜行不規(guī)則形狀時,可將溝槽長軸設計得與注射器長軸有一定的交叉,先掀起不規(guī)則的一端,達皮片最寬位置后,用縫針將皮片兩端各再同定一針于注射器壁上,再繼續(xù)取皮直至完成。因為注射器的材料為硬質(zhì)塑料,可根據(jù)不同形狀臨時加固定點,這是使用其他金屬材料制作的取皮器無法實現(xiàn)的,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部位切取各種形狀及大小的皮片。
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方法對手術者徒手取皮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對皮膚的層次感較為敏感,需經(jīng)較長時間的訓練方可勝任,否則初學者則可能出現(xiàn)切透皮膚及切取的皮膚厚薄不均的情況。但是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簡易取皮鼓配合徒手取皮,設計靈活,可按需取皮,供皮區(qū)外觀更佳,而且一次性注射器價格低廉及無需另外消毒的優(yōu)點是其他取皮器無法比擬的,可與其他取皮法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
編輯 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