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組織工程化軟骨修復機體軟骨缺損提供實驗基礎。方法:用消化組織塊培養(yǎng)法體外培養(yǎng)豬耳郭軟骨細胞,并觀察其在Polyglycol icacid(簡稱PGA)支架上的生長情況。結果:軟骨細胞在pH值為7.0,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液中生長良好,可傳代1O代,細胞數(shù)目擴增為原來的400~500倍;軟骨細胞在PGA支架上生長良好,分泌基質(zhì)旺盛。結論:改良消化組織塊方法培養(yǎng)軟骨細胞是一種可以大量擴增軟骨細胞數(shù)目的確實可行的方法,PGA是軟骨細胞良好的生長支架。
[關鍵詞]組織工程;軟骨細胞;體外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Q8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5-0607-02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用品
1.1.1 實驗器材:直徑10cm的一次性塑料培養(yǎng)皿(德國生產(chǎn))若干個,50ml一次性塑料離心管數(shù)支(美國生產(chǎn)),細胞培養(yǎng)器材一套。
1.1.2 實驗試劑:0.2%II型膠原酶(美國Sigma公司)、DMEM細胞培養(yǎng)基(杭州上城科創(chuàng)中心)、胎牛血清、0.25%的胰蛋白酶(美國Sigma公司)、PBS液、青霉素、鏈霉素、VitC、谷氨酰胺。
1.2 細胞培養(yǎng)液的制備:在DMEM加入Vitc 50mg、谷氨酰胺300mg,按1OOU/ml、100ug/ml分別加入青、鏈霉素,用前加入無菌胎牛血清,使其最終濃度為10%。調(diào)pH值為7.0左右,過濾消毒。
1.3 軟骨組織的取材:小豬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半小時后,在無菌操作下切下豬耳郭,仔細剝?nèi)テつw和骨膜,用眼科剪將軟骨組織剪成3mm左右的小方塊,置于離心管中,加氯霉素沖洗液沖洗3次,再用PBS液沖洗3次。
1.4 軟骨細胞的提取
1.4.1 消化:在上述盛軟骨碎塊的離心管中加入0.2%II型膠原酶,體積約為軟骨體積的2倍,置于37℃的恒溫振蕩床中振蕩、消化。
1.4.2 收集細胞:3~4h后第一次收集軟骨細胞。將上述懸濁液倒入150目不銹鋼濾篩濾去軟骨組織,用于隔夜消化,第二天早上收集。過濾的液體2000r/min離心8min,輕輕吸除消化液,加入PBS液,漂洗1次,加入細胞培養(yǎng)液16ml,振蕩混和制成細胞懸液。
1.4.3 計數(shù)、檢查細胞活力
1.5 細胞培養(yǎng)方法
1.5.1 接種:每個培養(yǎng)皿加入8ml培養(yǎng)液(含10%的胎牛血清),加入細胞懸液,每個培養(yǎng)皿接種2×106個細胞,輕微搖動培養(yǎng)皿,使細胞均勻的分布于培養(yǎng)皿中,置入37℃5%CO2溫箱培養(yǎng)。
1.5.2 換液:培養(yǎng)第3天細胞已開始分裂生長,此時應更換培養(yǎng)液。具體方法是:用吸管吸去培養(yǎng)液后再加入等量新的培養(yǎng)液,置溫箱繼續(xù)培養(yǎng)。
1.5.3 傳代:吸干培養(yǎng)液,用PBS液輕洗細胞1次,培養(yǎng)皿內(nèi)加入0.25%的胰蛋白酶,以覆滿皿底為限,置溫箱2min后,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質(zhì)已回縮,細胞間隙增大,即向培養(yǎng)皿里滴入2ml左右含血清的培養(yǎng)液終止消化,用套有軟管的吸管輕輕刮下皿底細胞,使細胞徹底從培養(yǎng)皿底壁脫落,用吸管吸取混和液,制成細胞懸液,計數(shù),觀察細胞活力,按每個培養(yǎng)皿接種2×106個細胞,置入37℃ 5%CO2溫箱培養(yǎng)。
1.5.4 將培養(yǎng)的l×108個軟骨細胞接種在制備好的PGA支架上,置入37℃5%CO2溫箱培養(yǎng),觀察軟骨細胞的生長情況。
2 結果
2.1 軟骨細胞生長情況: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剛分離出的軟骨細胞呈圓形,有較強折光性,貼壁時間平均為10h,延伸時間為24h,4天左右形成單層細胞,細胞排列緊密,呈多角形。第一代傳代后,軟骨細胞貼壁時間平均為3h,延伸時間7h。第4天細胞已接近長滿培養(yǎng)皿,此時進行傳代。第二代傳代細胞生長速度較快。隨著代數(shù)的增加,細胞牛長速度越來越慢,細胞傳代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連續(xù)培養(yǎng)至第10~11代,見細胞形態(tài)向成纖維細胞型轉(zhuǎn)化,呈梭形,細胞間隙變大,輪廓增強,胞漿內(nèi)可見空泡、脂滴,增殖速度減慢,表明細胞已開始老化變性。此時收集到的細胞約為原來400~500倍。
2.2 軟骨細胞接種在PGA支架上,可見呈膜片狀,軟骨細胞分泌基質(zhì)旺盛,軟骨細胞與基質(zhì)粘附良好,中央不透明為大量細胞層疊,與支架粘附生長。
3 討論
軟骨組織結構致密,較難消化,消化酶的pH值、濃度及消化時間,對收集到的細胞的量及活力影響較大。另外,軟骨細胞在培養(yǎng)、傳代、擴增過程中對血清、培養(yǎng)皿以及傳代的時機要求較為嚴格。
3.1 消化酶pH值、濃度及消化時間的確定消化酶的pH值制約著其活性,消化酶的濃度決定著組織消化時間的長短,過長會降低細胞的生命活力,甚至使細胞死亡,消化時間過短,又收集不到細胞。作者采用0.2%pH值為7.0的II型膠原酶,在37℃恒溫振蕩下,消化軟骨組織,4h后第一次收集收集細胞,測得細胞活力為85%。過濾的軟骨組織用消化過的II型膠原酶繼續(xù)消化,隔夜第二次收集。這樣比過去用0.15%II型膠原酶隔夜消化收集到質(zhì)量好數(shù)目多的細胞。
3.2 血清的選擇:血清中含有細胞增殖所需的生長因子和活性物質(zhì),培養(yǎng)液中血清的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細胞的生長。筆者采用了DMEM培養(yǎng)液后,細胞傳代時間明顯縮短,只需要4天,而以往采用F12培養(yǎng)液,則需要6天,說明DMEM培養(yǎng)液更適合軟骨細胞的生長。
3.3 細胞傳代時消化時機的把握:①消化酶的濃度、pH值及消化時間對細胞傳代極為重要,濃度高則細胞反應快,掌握不好,細胞易死亡,濃度低和pH值不當時細胞消化慢,消化下來的細胞成片,不利計數(shù)。本實驗采用pH值為7.0、濃度為0.25%的胰蛋白酶,在37℃溫箱里消化2min,取得滿意效果。②把握好傳代時機,在80%~90%匯合階段最合適,過早傳代細胞產(chǎn)量少,過晚細胞密度太大而出現(xiàn)接觸抑制和細胞毒性作用,細胞的健康狀態(tài)不佳。
3.4 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中的特性:軟骨細胞在體外經(jīng)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細胞易老化,喪失分泌基質(zhì)的能力,從而難以從少量的軟骨組織培養(yǎng)中獲得大量的軟骨細胞。筆者在實驗中對傳代方法的改進,不需要離心,有利于保護細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軟骨細胞可傳到11代。
3.5 PGA是軟骨細胞良好的粘附生長的支架,有利于軟骨細胞分泌基質(zhì)。而如何促進軟骨細胞的生長,減慢軟骨細胞衰老的速度,仍是組織工程化修復軟骨缺損亟待解決的問題。
編輯 張惠娟
基金項目:汕頭市科技局基金資助(編號:2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