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引發(fā)的思考
最近,一篇發(fā)表于《北京青年報》、署名楊曉光的文章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思考,原文如下:
我們中國記者一行4人,受飛利浦公司邀請,去美國參加北美放射年會會展。
展覽館里,從X光機、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到超聲診斷,從骨頭、血管、神經(jīng)到血流、腦組織的二維、三維圖形,人體的各種細微影像在彩色大屏幕上演繹著,琳瑯滿目。
正當我們感嘆科技的昌明時,一位中國記者的問題把正在講解的飛利浦大中華產(chǎn)品部經(jīng)理問住了?!斑@些設備的確無微不至,但它們的存在會不會給醫(yī)生帶來道德風險?如果我肚子疼,去醫(yī)院,醫(yī)生會盡量讓我去做各種檢查,用你們這些機器,查血,查CT,查造影……然后再確診。而我只能聽醫(yī)生的。結(jié)果,我花了一大筆不應該花的錢?!?/p>
經(jīng)理像聽天方夜譚一樣“怎么會?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各種診斷設備都是要出診斷報告的,不必要的檢查保險公司是不會支付費用的!而且,醫(yī)院設備收費和醫(yī)生收入沒有關系??!不會,在美國絕沒有醫(yī)生會做這樣的事情。醫(yī)生是很看重自己的聲譽的。”
那個經(jīng)理一個勁地搖頭?!鞍凑漳愕倪@個問題,假定人都是壞的,這樣大家就沒辦法打交道啦!”
我們幾個中國記者乘車去芝加哥的奧特萊斯,開車的是在美國工作的中國朋友。這期間經(jīng)過幾個收費道口。有些是無人看守的,收費標準標得很大,60分,老遠就能看見,司機往道口收費亭的一個窗戶的兜子里扔一把硬幣,嘩啦,道桿抬起放行。那個兜子下邊有個秤,能量出60分還是50分。
一個中國記者說話了:“那我要是扔相同分量的游戲幣,能不能過去啊?”
司機回答:“理論上,也可以。我沒試過?!?/p>
“那這個設計可不好,有漏洞?。 ?/p>
“可惜,老美比咱傻,沒人這么干。要不,規(guī)矩早破了?!彼緳C說道。
回來后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中國記者總是替壞人提問?我們大家都不喜歡被人監(jiān)控著生活,可是不被監(jiān)控的生活又讓我們感覺有漏洞,有漏洞的地方不去鉆好像吃虧了一樣,到頭來,我們只配生活在探頭下。
陌生人之間互相信任的生活非常簡單,像空氣一樣,不屬于哪一個人,但失去它卻非常容易。要它失而復得,非要費上幾代人的努力不可。
當老外的“傻”遇到中國人的“精”
* 有一日本居民看到附近的一個電話亭近期總是有中國學生在排隊打電話,而其他的電話亭卻是空的,很奇怪。后來經(jīng)過長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原來是電話的投幣裝置壞了,中國學生將硬幣中間穿了一個孔、系上結(jié)實的細線,電話費用到了,便將硬幣拉出來再投入,不斷反復……
* 美國某書店促銷,買一贈一,大多數(shù)人買完就拿回家。有一美國學生同一中國朋友前去購書,過了幾天,想和那位中國同學交換圖書翻閱,哪知,中國同學說:“我買完之后,后來拿回去退了一本,現(xiàn)在就剩下一本了,哈哈,沒花錢、還是免費的?!?/p>
* 一個在美國公司工作的中國人,他背著美國老板在中國做了些私活,并很有感觸地說:“美國人做你老板的第一大好處是,他從不懷疑你是否會做私活?!甭犉饋硭坪趺绹习鍖κ窒绿湃?,其實他們才是深諳老板之道,下屬的工作表現(xiàn)是他唯一考慮的事,其他的事知道得越少越好。但中國人老板就不這樣,他在你還沒想到給自己做私活的時候就注意你了,他還常會明里暗里提醒你“別在我面前玩貓膩”。
* 美國的商人對顧客特別講信譽,只要顧客不滿意,買回去的任何東西,在一個月之內(nèi)都可以無條件地退貨,店主決無二話可說。于是,一位中國留學生利用自己的“智慧”,今天到鞋店買一雙皮鞋,明天到服裝店買一套西裝,后天到電器店買一部彩電……使用兩三個星期之后,再聲稱對產(chǎn)品不滿意把東西退回去,以此過一種天天嘗新的生活。一位美國同學勸他要誠實守信,他竟不以為羞,反以為榮,說:“這有什么不可以呢,誰叫你們美國商人這么笨!”
* 有中國同胞說到美國買衣服可以揀價錢貴的買,不要擔心付不起款,因為只要將便宜商品包裝上的價格標簽撕下來,貼到要買的衣服的包裝上,就可以用很少的錢買一件貴重的衣服。
* 一個中國人,到俄羅斯做生意,遇上零下30度的寒雪天氣,他外出送貨時沒有戴帽子,凍得捂著耳朵在雪地里直跑,突然,“啪”的一聲,一個俄羅斯?jié)h子把一頂皮帽子扣在他的頭上,并且用生硬的漢語說:“明天”,同時用手指指手表,再指一下腳下。意思很明顯,就是明天這個時候,到這里來把帽子還給我。然而,第二天,那位中國人不但沒有去還帽子,還得意洋洋地對他的中國朋友說:“你猜‘傻冒'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傻瓜等帽子——傻冒兒,哈哈……”
* 一位嫁到日本的中國女孩,去日本的郵局取包裹,到那里時,大廳里空蕩蕩的沒有人,可郵局的職員竟全在柜臺后面站著,一個個筆直得像一排木頭,有凳子也不坐。而為她取包裹的小姐,是一路顛顛地跑著進庫房的,出來也是跑著的,還一邊跑一邊說:“實在抱歉,讓你久等了?!倍鴮嶋H上總共才兩三分鐘。中國女孩非常奇怪:自己既不是她的領導,又沒有催她,也沒有人在后面排隊,這么急干嘛?還要道歉?她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要么是這位日本小姐傻得搞不清時間,以為自己進去找了一個鐘頭;要么是他們平時沒有時間鍛煉身體,所以利用上班的時間站立或跑步。
* 名為考察實為去加拿大旅游的中國某企業(yè)代表團一行十余人,晚上從酒店喝完酒回旅社,走到一個交通路口時,見亮著紅燈,過路的行人正在靜靜等候綠燈,可馬路兩頭其實沒有一輛車,于是代表團一行人在眾人的驚異的目光下,大搖大擺地橫穿馬路而去。過了馬路,還亮著紅燈,那些加拿大人還在等綠燈。中國同胞們便笑起來:“過馬路不就是講個安全問題嗎?沒有車也傻等,真是好笑?!?/p>
* 有的時候前邊遇到紅燈,又沒警察又沒別的車,外國司機就是傻傻地在那里等;有的時候前邊的車速度很慢,旁邊的道好寬,可他就是不超車,連個喇叭也不按一下,就是不急不忙地在后邊跟著。如果一頭豬正在路當中大搖大擺地晃蕩著,那些開車的外國人還會傻乎乎地等著豬,自覺地讓路。而一般中國人的反應是沖上前,只三腳兩腳,就把那頭豬蹬得嗷嗷直叫,乖乖地讓到路邊去了!
* 有人為了證明外國人的呆板,特地在柏林街頭兩個相挨著的電話亭上一個貼上“男”字,一個貼上“女”字。結(jié)果,男性老外寧可排著長隊,也不到貼著“女”字空著的電話亭上去打電話。
* 歐洲的火車上一般都不查票,下車出站也不查票。一些中國人會買一張十元的短途票,大搖大擺地乘上幾百元的車。
* 因為外國人“傻”,聰明的中國人去了總可以占很多便宜,比如外國人都愛排隊,一些中國人不想排隊,只要沖他們?nèi)鰝€謊,說有點急事,老外就被哄住了,還要笑臉相迎地請中國人到前面去。
* 常常會看到中國顧客為了一件不貴的東西與商家不依不饒地爭吵,那浪費的時間,耗去的精力已經(jīng)大大地超出了那件東西的價值。但是在美國,受了騙的顧客并不經(jīng)常爭吵,甘心做一回傻子。
* 一位中國人講述了他一次到馬來西亞旅游的經(jīng)歷:“同伴去買東西時,我就站在路邊,邊看地圖邊等著。不多時,一輛漂亮的奔馳車停在了離我很近的地方,它停的位置很別扭,斜插在路邊,離我大約三五米的距離。我看見車上一個男子在沖我微笑,我也向他笑笑,我感覺他對我像是熟人一樣熱情,心里有一絲溫暖,畢竟這是在異地他鄉(xiāng)。我依舊傻傻地站在路邊等著我的同伴,轉(zhuǎn)眼20分鐘過去了,我的同伴還沒有回來,我心里有些著急,但說好了在路邊等他們,我又不好走開。我回過頭去,見那位司機的手上拿著一張報紙,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偶爾抬起頭看我一眼,目光中依然是那么友善。我倒是有些奇怪,他為啥不把汽車停好呢?這樣斜停著汽車怎么看都有些別扭。又過了幾分鐘,從路邊走來一位警察,他先是來到那位司機的面前,咕噥了幾句,又折回頭走到我身邊,似乎看見了我胸前貼著的中國旅行團標記,便問:“是來馬來西亞旅游嗎?”“是的。”“你是在等人嗎?”“是的?!蔽液孟癫粫f別的話?!芭?。”他不再問我,悄悄站在了人行道上。我的同伴終于拎著大包小包回來了,看見了警察在我身邊:“怎么回事?警察都來了,你是不是惹什么禍了?”“哪里?我就是在這里等你們呀!”一位伙伴仿佛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大小姐,你知道警察為啥來?”“我哪知道?。俊薄班?,你站的是人家的停車位。”我一轉(zhuǎn)頭,才發(fā)現(xiàn)身后有一塊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私家車位”的字樣。我恍然大悟,慌忙往邊上躲閃了幾米。這時,那位司機不聲不響地把汽車停在了我剛才站的地方,依然沖我笑了一下,而那位警察也靜靜地走開了?!八麄?yōu)槭裁床粩f我走?為什么?那位私家車主還沖我笑?為啥不喊一嗓子?那位警察為啥不告訴我占了人家的車位?”我由于愧疚而不知所措。朋友笑著對我說:“為啥?文明唄……”
親歷“傻冒”老外
“聰明得讓自己在傻子面前無地自容”
文/宋毅(旅德六年,德國紐倫堡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
“老外傻,遠沒有中國人聰明!”這句話在國內(nèi)之時就經(jīng)常聽到,到了國外依然時時刻刻有人在耳邊如此說。要說傻,老外真是傻。在我剛到德國尚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有一天,我們的老師Beate女士忽然遲到了,在向來守時的德國人里遲到是不多見的一件事情。Beate女士來到了課堂之后連忙向我們道歉,并說起了遲到的緣由,原來是她在出車的時候不小心把別人停好的車子刮花了,停車場當時一個人都沒有,由于找不到車主,又必須來給我們上課,因此她只好將自己的姓名,聯(lián)絡方式等寫在紙上放到了被刮花車輛的雨刮器上,這樣一耽誤才遲到了。當時我們聽了都很驚訝,這要是在國內(nèi),那可就簡單了。事主要是不在場,八成就會開著車一走了之,何必給人留自己的聯(lián)絡方式呢?你說德國人傻不傻?
在德國,每天倒垃圾可是一件苦差事,必須分門別類地倒,什么再生垃圾、紙類垃圾、生活垃圾、玻璃垃圾等等,有時候倒一次垃圾要跑七八個地方,實在讓人苦不堪言,咱們在國內(nèi)可沒這么多的規(guī)矩,什么垃圾都是一個垃圾桶,何必這么麻煩?于是后來的垃圾一律全丟生活垃圾箱??粗聡瑢W們丟垃圾的那種費時費力的樣子,我們都在心里暗暗地笑,“老德,真傻!”
再到后來和我們學校外國人辦事處的頭頭成了朋友,每個禮拜都去跟這位大叔聊天打屁,這位大叔動手能力可謂超強,他們家的兩層小洋樓,屋內(nèi)裝修是此人一手搞定,他們家車庫內(nèi)的器具五花八門,百樣齊全,幾乎啥都能自己搞定。此人還有個怪癖,那就是從來不開車。他說他年輕的時候開過幾年車,后來為了環(huán)保就把車賣了,幾十年如一日地騎自行車上班。你說放著便利的汽車不用,騎自行車多不方便啊??丛蹅儑鴥?nèi)的私家車浪潮方興未艾,德國人居然這樣逆歷史潮流而動,你說德國人傻不傻?
德國人自己傻倒也罷了,他們常常還攛掇別人跟他們一塊傻。所謂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當時德國流感橫行,咱中國人基因也沒跟老外有啥不一樣,也被萬惡的老德傳染了。沒法子只能上德國診所找醫(yī)生。在德國不像在國內(nèi),遍地都是私人小診所,正規(guī)的醫(yī)院倒是沒幾家,一般求醫(yī)問藥全到診所去看。在排了N長的隊伍之后終于輪到我了,結(jié)果醫(yī)生檢查后開的藥讓我氣得不輕,弄了一盒子植物讓我泡茶喝,還說這是跟你們中國人學的!我當時就想朝他怒吼,你不知道中醫(yī)這種東西在中國還不是人人相信呢!中國人現(xiàn)在都在向你們學習西方先進的醫(yī)學知識,你們反而對什么針灸啊中醫(yī)啊樂此不疲,你們德國人傻我可不傻!直接就問醫(yī)生要抗菌素,可是這個該死的醫(yī)生堅決不給,還說不管到哪個診所抗菌素都不會隨便開,真真氣煞人也!
德國人如此傻冒,俗話說傻冒也會傳染,在幾年的留學生涯結(jié)束之后我馬不停蹄地回到了國內(nèi),跟聰明人在一起才舒坦哪??墒且幌嘛w機好玄沒把我熏暈過去,這是空氣嗎?比德國差了好幾個數(shù)量級,簡直不敢相信我就是在這種質(zhì)量的空氣下成長的。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我不禁想起了在網(wǎng)絡上廣為傳播的一句話:“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天還是藍的,水也是綠的,空氣是新鮮的,豬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后來又在網(wǎng)絡上看到了這么一個消息,一個38歲德國人盧安克,22歲時來華旅游,愛上中國,于是到中國留學。從1999年起,他只身一人深入中國山村從事義務教育。2001年開始,更是一頭沉入廣西最窮最偏僻的東蘭縣坡拉鄉(xiāng)廣拉村,一個不通電話、不通公路、只會講壯族土語的山村,在那里他教導村童講普通話、學文化、幫村民犁田、割禾、打谷,為村民設計脫粒機,并將德國家人匯給他的錢用來為當?shù)匦蘼罚K于使山村有了一條寬0.6米、長不足300米的水泥小路。他還教村民改造居住環(huán)境,人畜居所分開??墒羌幢阕隽四敲炊?,盧安克的行為卻一直不能為中國人所理解。他曾因未辦“就業(yè)證”而在內(nèi)地義務教德文,被公共安全專家罰款3000元人民幣;他借住的村屋房東偷走他的錢;他教孩子的方式被官方斥為“不入流”;甚至有人指他是“負有特別使命的間諜”。后來協(xié)助盧安克進入中國的德國“華德福教育基金”廣西辦事處因到期未獲當局延續(xù)而關門,他為能繼續(xù)留在中國,于是向中國駐德大使館申請加入中國籍。不過,按中國法例,只有在國家一級機構(gòu)工作4年以上,或為中國作出特殊貢獻的外國人,才合乎入籍條件,官方表示“愛莫能助”。去年8月,簽證到期的他只好暫返德國。盧安克這樣的傻冒我們應該似曾相識吧,當年白求恩,埃德加斯諾干得不也是相同的傻事么?曾幾何時這些被廣為宣揚的行為到如今被看成了傻冒行為呢?
德國人的這些傻冒行為,其實我們中國人曾經(jīng)都并不陌生?!叭?、義、禮、智、信”曾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曾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標榜。而現(xiàn)在的中國人卻拋棄了這些,變得越來越“聰明”,聰明得讓自己在傻子面前無地自容,一文不值。當我們了解了這一切的時候,我們還有足夠的底氣大聲宣稱,中國人聰明,老外傻冒么?
海外中國人的“聰明經(jīng)”
“最看重功利的人往往與最根本的大利益擦肩而過”
文/黃振耀
一位大學同學從美國回來了,說起那邊的生活經(jīng),那老兄面露得意之色。
他說,“在美國謀生容易得很,美國人很傻的,占他們的便宜是天底下最最容易的事情?!?/p>
接下來是他得意洋洋的敘述。
美國一些商店規(guī)定:買一件商品按原價,再買第二件就按優(yōu)惠價。中國人的對策是先買第一件再買第二件,各開一張收據(jù),過后把其中一件以原價退掉,于是達到買一件而享受優(yōu)惠價的目的。
美國信用卡公司規(guī)定:開戶、銷戶都是免費的,更換磨損的卡片要繳5美元手續(xù)費。中國人的對策是:碰上更換卡片時,先銷戶再開戶,于是節(jié)省了更換卡片的費用。這樣簡單的對策,美國人居然從不運用,更換舊卡時老老實實地付5美元。
美國人平時很少串門,不懂得聯(lián)絡感情,也不在拉關系上下功夫,可遇上一個看上去不方便的陌生人時,盡管對方?jīng)]提出請求也會主動上去管閑事。這位仁兄有一次站在公路旁等人,可有不少車輛主動在他身旁停下來,司機從車窗探出頭來問“can I help You?”(我可以幫助你嗎?),沒完沒了的好事鬼把他煩死了。
如果你想騙美國人的錢,只需在人流量大的公眾場合扮出一副可憐相,然后杜撰一個受害的故事,這個在國內(nèi)連小孩都不會相信的鬼把戲美國人會深信不疑,并為你慷慨解囊。
……
聽了這位仁兄洋洋自得的“聰明經(jīng)”,我的心情沉重。海外的中國人好耍小聰明,好占外國佬小便宜的結(jié)果是:中國人包括中國留學生的國際形象永遠也得不到提升。
今天的中國留學生和半個世紀前的留學生相比形象可以說是一落千丈。五十年代部分國家為了留住人才,千萬百計阻止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留學生回國;今天多國政府則想方設法驅(qū)趕中國留學生。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國際性的新名詞——“留學垃圾”的“桂冠”悄悄地罩在中國留學生的頭上。
記得小時候常常讀到,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大批的學子出國留學,中國人聰明的結(jié)論不斷得到新的證明。許多人認為,中國人和猶太人是世界上兩個最聰明的民族,此話絕非空口無憑。中國人有舉世羨慕的商業(yè)才能,尤其是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發(fā)揮得更為淋漓盡致。海外的華人科學家也取得了一項項驕人的科學成就。更讓中國人驕傲的是,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綿延不絕,舉世無雙。中國人沒有非凡的智慧絕對不可能取得這些巨大的成就。
中國人的聰明不容質(zhì)疑。但是我們要思考的是,中國人是否在任何一方面都聰明,還是只是在一些領域聰明,在另一些領域不那么聰明?;蛘咴谝恍╊I域有無數(shù)的小聰明,而不具大智慧。
我個人認為,中國人的聰明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私生活領域。在琴棋書畫、在詩詞歌賦、在飲食制作、在日常交往中。另一方面,在公共領域,中國人的聰明和智慧卻有嚴重的欠缺。
也許在世界上另一些地方,人們遠不如中國人精明。但是,他們把最稀缺的智慧用在了最寶貴的地方。比如早在13世紀,就找到了用法律來限制王權(quán);在17、18世紀一些國家實現(xiàn)了市場經(jīng)濟及與之相配套的政府。
按我這位仁兄的說法,美國人是夠傻的,可美國人真的傻嗎?現(xiàn)代科學發(fā)明絕大多數(shù)都是美國人的杰作,他們只是不愿把心思放在急功近利的小聰明上,而只著眼于大智慧。我們常常為占點美國人的小便宜而沾沾自喜,可耍小聰明占小便宜的結(jié)果怎樣呢?還不是我們削尖腦袋往美國跑嗎?美國人不收紅包,可他們一點也不比我們窮。
中國人的小聰明是層出不窮的,但小聰明和大智慧并不總是成正比的,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甚至成反比。一個人如果把心思過多地用在小聰明上,他必定沒有精力去開發(fā)和培植他的大智慧。聰明和智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智慧有益無害,聰明益害參半,把握得不好的小聰明則遺害無窮。
中國人有太多的小聰明,不少人都把這些小聰明用于追逐眼皮底下的利益上,看不到長遠的根本利益,結(jié)果最看重功利的人往往與最根本的大利益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