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陸續(xù)出版其富有學術特色和思想影響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之際,把英國著名的馬克思生平、思想和文獻研究者戴維·麥克萊倫的代表作《卡爾·馬克思傳》第三版即一九九五年版列入其中,在二○○五年七月出版中文版之后,又推出了加有數百幅圖片的《馬克思傳(插圖本)》。在我看來,這本插圖本的馬克思傳記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馬克思非凡的一生經歷的細致展現。這部被稱為“英語世界最權威的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獻”的傳記,第一版問世于一九七三年,此后作者不斷收集新的資料,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該書第三版,實際上體現了英語國家關于馬克思生平研究的較新成果。這部傳記超越以往幾乎所有馬克思傳記的主要之處在于:它既不是像當年蘇聯等國家對于馬克思生平的研究過于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來塑造或刻畫,也絕不是像某些“西方馬克思學”學者那樣對于馬克思加以別有用心地貶低或丑化,而是非??陀^地、具體地、多角度地來展現馬克思的一生,讀后頗有歷史感和厚實感。傳記對于過去鮮為人知的馬克思歷史生活的諸多事實及細節(jié)的展現,尤為令人矚目。
另一方面,作者依據馬克思的許多重要著作的內容,比較完整地顯現出馬克思一生的思想歷程。這部傳記不僅列出了較為詳盡和可靠的馬克思年表,并在這個年表中特別標出了馬克思生前已發(fā)表的著作和未發(fā)表的著作,特別是列出了“馬克思‘經濟學’圖表”,把馬克思一生中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大致進程和主要成就凸現出來,使讀者一覽無余。書后還列出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英文、德文和法文的關于馬克思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文獻,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二是《馬克思傳(插圖本)》圖文并茂,收集了四百余張與傳主一生各個生活時期的經歷以及思想傳播相關的圖片。以大量圖片來進一步展現馬克思傳記的諸多內容,既反映出中文本編輯者的頗具匠心,也更突出了本書中文譯本與英文原著不同的顯著特色。
三是這本書的中文翻譯,譯意準確,文字清晰,敘述流暢,長達五十余萬言的全部譯文幾乎沒有什么生疏晦澀感。
應該指出書中的幾個問題:
在本書圖片中,有些令人遺憾的是,對于馬克思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二十世紀世界范圍的影響和作用,特別是除了中國之外的蘇聯和東歐等地區(qū)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關于馬克思的紀念物、文獻和景觀并不多,這就有礙于對馬克思的世紀性的意義和世界性的影響做出比較完整的直觀表現。在書中第一、二部分,引用的若干“出自影視作品”的圖片,實際上是出自在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電視臺播映的由保加利亞和蘇聯聯合攝制的七集電視劇《馬克思的青年時代》,編輯者如注明出處,就便于有心的讀者去尋找或觀看這部影像作品。
關于馬克思著作英文版的翻譯問題,盡管譯者相當細心地指出了馬克思著作中文譯本與英文譯本的用詞不同和含義差異,但容易給讀者造成一種印象,即以馬克思著作的中文本為翻譯的基線甚至理解的圭臬。譯者在指出馬克思著作的英語翻譯與中文翻譯的差異時,似乎更應指出中文版、英文版各自對應于德文原版的差異,特別是德文(或原文)的原意與中文版、英文版的出入,而不是只限于中文與英文的差別,因為人們對馬克思文本的翻譯、考證和研究必然每每地回到馬克思的原文使用上。只有這樣,才能更為確切地把握馬克思文本的思想及其實質,也才有可能斷定對于馬克思文本的不同語言的翻譯和表達孰是孰非、孰為準確孰為謬見。
正如人的生存(live)與生活(life)是兩個不同的層面而又往往是在同一個時刻必須經歷的體驗,作為人的生命,人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存在、一種狀況;而作為人的生活,人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境界、一種事業(yè)。通過閱讀《馬克思傳(插圖本)》,人們不難看到,馬克思的生存是十分艱難而又困苦的經歷,而馬克思的生活則是一種偉大的、具有歷史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奮斗!在某種意義上,馬克思之后的許許多多的馬克思研究者甚至相當廣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們都是把解說馬克思的學說和實踐馬克思的主張當成“謀生”方式。然而,作為馬克思的后人,更重要的是要發(fā)揚光大馬克思的生活!
(《馬克思傳(插圖本)》,[英]戴維·麥克萊倫著,王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六年六月版,5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