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期又將結束,班會課上我請學生談談自己這個學期取得了哪些進步。學生說得都很好。有的學生比較謙虛,其他同學會及時給他作補充;有的學生說了一些自以為是的進步,結果被同學指責為不屬實。班會課的氣氛熱烈而融洽。
中途,有位女生舉手,但舉得不是很堅決,我便問:“你有什么事嗎?”
“我想問一個問題,可又怕您生氣?!彼难劾镩W過一絲狡黠。
“盡管問,老師有問必答?!睂τ趩栴}我一直都很喜歡。
“老師,我想知道,這學期,您取得了哪些進步?”
教室里靜得出奇,更要命的是那五十六雙純潔的眼睛這時候都顯得特別地亮,有些幸災樂禍,更有著某種期待。我感到身上發(fā)熱了,我有些著急了。我知道自己沒什么進步,我知道我的進步是無法與一位老師的身份相匹配的,我擔心我苦心經營的一點師道尊嚴將喪于這位可愛的女生一問之下。
但我一點也沒有惱恨她,也許這個問題是每一位學生都想問的,只是這位女生十分可愛而坦率,忍不住問了一個她認為不該問的問題。
好像過了很久,我對學生提了個要求:
“這樣行嗎?你們把這個問題作為今晚的家庭作業(yè)讓我?guī)Щ丶胰?,讓我好好想想。明天,我一定向大家匯報?!?/p>
多年以后,對于那節(jié)課,我還是念念不忘,因為那一問叩擊了我的心靈。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心里只有學生的進步,卻不曾有過自己的進步,好像進步是學生的事,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進步。殊不知,在學生的眼里,老師也應該是不斷進步的。這是一個多么平常的道理,卻被自己疏忽了如此之久。以前,我總是理直氣壯地批評學生為什么進步如此之慢,現(xiàn)在想來,不覺汗顏。
(馨予摘自《語文教學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