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伊始,教師出示這樣一道思考題:在下面算式的○里填合適的運算符號(每次填的符號不要完全相同),□里填合適的數(shù)字。你能想出多少種填法?
6○□○□=15
師:請小朋友結合題目中的“6○□○□=15”及各種不同的填法,思考、估算、討論,有哪些填法不符合題中的要求?
生:我認為填“-、×”不適合,因為6減去一個數(shù)不可能等于15。
生:同樣填“-、÷”也不適合。
生:還有一種填法也不適合,就是填“÷、-”它的計算結果會比6還小,不可能等于15。
教師肯定了小朋友的回答,排除了三種填法后,啟發(fā)大家再思考:哪些填法符合要求呢?
(1)填“+、-” 6+□-□=15
從兩個□中填最小數(shù)字開始思考,右□最小填0,左□最小填9,即6+9-0=15。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探索并說出符合題意的若干種情況,可導出結論:這種填法有無數(shù)種。
(2)填“-、+” 6-□+□=15
讓學生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填數(shù)規(guī)律。由于左□里只能填0~6七個數(shù)字,所以,這種情況只有七種填法。
(3)填“+、×” 6+□×□=15
引導學生想:6+( )=15,()里應填9,也就是□×□=9,從而可得出三種填法:
6+3×3=156+9×1=156+1×9=15
(4)填“×、+”6×□+□=15
引導學生想:左□里只能分別填0、1、2(不能大于3),所以也只有三種填法:6×0+15=15 6×1+9=15 6×2+3=15
(5)填“+、÷” 6+□÷□=15
讓學生思考,填數(shù)思路與哪種情況類似?[與(3)類似],有多少種填法。(實際上有無數(shù)種填法,目前運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有9種填法。)
(6)填“÷、+”6÷□+□=15
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有四種填法。
(7)填“×、-” 6×□-□=15
引導:左□里能填0、1、2嗎?為什么?應從幾填起?(從3填起)有多少種填法?(無數(shù)種。)
(8)填“×、÷”6×□÷□=15
在中上等生得出填法 “6×5÷2=15”后,只讓有興趣的學生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填數(shù)的規(guī)律。左□里可以填數(shù):5、10、15、20、25……
(9)填“÷、×” 6÷□×□=15
引導學生想:( )×□=15,右□里可填1、3、5、15()里相應填15、5、3、1。那么 6÷□應分別為15、5(都不可能);6÷□=3,□里填2;6÷□=1,□里填6,從而得到兩種填法:6÷2×5=15 6÷6×15=15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找出了許許多多種填法。下面再請小朋友們回顧一下,從以上尋找多種不同填法的過程中,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按照一定順序思考,才能找出許多不同填法。如,兩個 ○中運算符號的多種組合方式中有三種不符合題意。
生:填兩個□中的數(shù)字時,也要按一定順序思考。確定先填哪個□里的數(shù),從幾開始填起,再填出另一個□里相對應的數(shù)。
生:根據(jù)填入符號的式子分析,先通過估算確定范圍,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很快得出多種填法,如(4)、(6)等情況。
生:解答數(shù)學題要多向思考,才能找出解題的方法。如(3)、(9)等情況。根據(jù)等式的結果“15”反過來想等號左邊兩個數(shù)運算的結果,這樣就容易找出正確填法。
生:解答多種答案的數(shù)學題一定要多動腦筋,勤思考,想得越廣、越深,答案就會越多。這道題如果按一般“湊”的方法解答,雖然也能找出幾種填法,但無論如何也得不到這么多的不同填法。
反思
這道思考題蘊含著豐富的智力因素,多樣的解題策略和方法,是訓練學生思維的好素材。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就題論題,找到幾種不同填法就滿足,而是精心設計探解過程,全面而充分地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第一環(huán)節(jié)運用估算排除法,篩去不合題意的三種情況,使探解的目標更明確;第二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根據(jù)運算符號填寫的具體情況,采取列舉、估算、猜想、驗證、類比、篩選等多種解題方法,滲透了對應、轉化、整體、互逆、代數(shù)、量不變等眾多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第三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在探索多種答案的過程中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shù)學素質(zhì),然后教師加以小結概括出教學過程中的精華。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步深入。教師自始至終擔任的是引導、挖掘的角色,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放手讓他們觀察、猜想、推理和交流,從而探索出意想不到的、如此眾多的不同填法,使學生親自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激起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同時由于這道思考題的開放程度較大,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市英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