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黑龍江教育》倍感親切,因為它是我省的本土雜志。走近《黑龍江教育》緣于一次嘗試,讓我的文稿第一次變成了鉛字。從那時起,我成了她的一名忠實讀者、作者,再后來成了特約通訊員。
讀“她”如沐春風(fēng)。讀著《黑龍江教育》,“她”全新的課改理念如春潮涌動,似春風(fēng)撲面,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課改的脈沖。讀“她”讓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引發(fā)我對課改的領(lǐng)悟和深入思考?!八彼枷肭罢?,給我以引領(lǐng);“她”見解精辟,給我以啟迪;“她”小中見大,給我以精神的滋養(yǎng)。
讀“她”如品香茗?!逗邶埥逃分两褚呀?jīng)走過60年辦刊歷程,在漫長的辦刊道路上不斷創(chuàng)新,日臻完善。她具有濃郁的黑土地特色:努力發(fā)展一方教育,及時傳遞龍江教育深刻的思想,展示龍江教育工作者的執(zhí)著追求,滿足廣大教師的最新需求,成就一批批名師走向教育的金字塔。每每讀來都回味無窮……
讀“她”如會摯友。十幾年來,無論做教師,還是行政管理工作,每次讀《黑龍江教育》都像與老朋友對話交流。是什么讓我產(chǎn)生這種親切感?是“她”走進(jìn)了我的教育生活?!敖虒W(xué)設(shè)計與評析”曾記錄過我和教師對課改的嘗試,“案例分析”使我對新課程的體驗更深刻,“百花園”是我牛刀小試的地方……
多年來,《黑龍江教育》是我案頭的必備讀物,不僅給我常讀常新的感覺,而且引領(lǐng)我的專業(yè)成長。是“她”,讓我學(xué)會思考,學(xué)會研究,學(xué)會寫文章,學(xué)會如何做教師、做校長。
我常常想,為什么《黑龍江教育》能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與青睞,能擁有龐大的讀者群體?那是因為“她”貼近教師,貼近教學(xué),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讀“她”就是親切,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