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哲
目前甲醛已成為居室污染的“首魁”,引發(fā)了我這樣一個思考:我們不僅可以也應該在甲醛的化學學習中結合講解甲醛的環(huán)保知識,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易學易懂,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認識甲醛的污染、危害和潛在毒性,增強防范意識,進一步便能把在課堂上、實驗中學到的監(jiān)測、控制和消除甲醛的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減少甲醛對生活的污染。
一、利用甲醛的性質了解其污染來潭及危害
在化學課中,我講述了甲醛是刺激性毒物,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使蛋白質凝固以及甲醛的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病癥,甲醛可引起鼻咽癌、喉頭癌等多種嚴重疾病,對身體健康會構成嚴重威脅,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甲醛污染的危害性。
甲醛污染無處不在,除了來自室外的大氣污染(如汽車尾氣排放、大氣光化學反應、化工生產等)、家具、生活用品、藏書、家用燃料和煙葉的不完全娥燒之外,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室內的建筑裝修材料。
由于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硬度及防蟲、防腐的功能,所以用來合成黏合劑。目前市面上人造板材用膠主要是使用甲醛和尿素合成的脲醛樹脂膠黏劑,占木材加工業(yè)用膠的80%1~J,上。人造板基材本身含有的甲醛、剛旨合成時未參與反應的游離甲醛、已參與反應生成不穩(wěn)定基團的甲醛、板內未固化的樹脂分解出來的甲醛、已固化的樹脂發(fā)生降解而釋放的甲醛都會逐漸向周圍環(huán)境釋放而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最長釋放期可達十幾年,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們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室內裝修用的人造板材是室內甲醛的主要釋放源以及甲醛的污染難以消除的原因。
二、學習甲醛的檢測方法
我國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O.12mg·m-3,居室為0.08 mg·111-3。目前,有毒氣體檢測行業(yè)已經興起,所以新裝修的居室可以請專業(yè)人士進行檢測。
其實,除了比較專業(yè)的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試劑比色法、氣相色譜法檢測甲醛外,還有一種很簡單的檢測方法,我在化學課中向學生作重點講授并開設了實驗課。
實驗課后,我布置了檢測作業(yè),讓學生在家里、社會上實踐操作。從作業(yè)檢查的情況看,學生們對此檢測方法掌握得很好。
三、掌握控制和消除甲醛污染的方法
掌握了甲醛的檢測方法后,下一步就可以向學生介紹甲醛的控制和消除方法了。
1、通風換氣。讓有毒氣體迅速稀釋,使其濃度降低,改善空氣質量,這是最方便快捷的消除室內甲醛氣體的方法。新裝修居室一定要相隔一段時間后才能人住,這些道理學生很容易明白。
2、控制污染源。這是控制和消除甲醛污染的最根本措施。所以我除了向學生介紹感覺脫臭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治理法、綠化法(如種植蘆薈、龍舌蘭、吊蘭等)的治理甲醛的方法外,還將目前的改良生產工藝(以脲醛樹脂為例,主要有采用非醛系樹脂作黏合劑,降低甲醛/尿素摩爾比,尿素分批投放,對樹脂進行脫水濃縮處理,改進熱壓條件,添加甲醛捕捉劑,采用溶劑物質噴涂到裝修材料上形成致密保護膜使甲醛不能揮發(fā)出來等的封閉處理,用氨水或尿素溶液噴灑在板的表面進行化學處理等)。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讓他們學習了這些治理方法后,可以盡自己所能解決—些實際問題。
此外,我還向學生重點講授了一種簡易可行的消除室內甲醛污染的方法:因為甲醛極易溶于水,利用這一點,我們用水盆吸收法吸收室內的甲醛。我讓學生做這樣的—個實驗:在一間分隔的新裝修室內,將班上的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組均放置一個水盆,分ZIj裝有3L的0%、2甲o、5%、10%的食鹽(市售)水溶液,要求他們每天觀察且測量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實驗結果使他們發(fā)現(xiàn),水盆吸收法能明顯地降低甲醛的濃度,且以5%的食鹽水溶液效果最佳偽防止水盆內的甲醛成為二次污染源,須存放24h或48h后換水)。緊接下來,我又在5%食鹽水溶液的基礎上分3個實驗小組,分5Dj為對照組、加電風扇組、每天開窗數(shù)小時組。這時他們又發(fā)現(xiàn):吸收液面有較強的空氣流動(如使用電風扇、空調等),甲醛在吸收液的蓄存急劇倍增。每天開窗數(shù)小時,室內的甲醛濃度下降得更快。通過實驗,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水盆吸收法能明顯降低甲醛濃度,且與機械通風、自然通風聯(lián)合則降低室內甲醛濃度的效果更為顯著。
這種方法方便、有效且易操作,學生很快便能熟練掌握,值得推廣。
以上的幾種檢測、控制和消除甲醛的方法,易學,易實施。不少學生學習后馬上能得Jb應手地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解決了一些環(huán)保問題。
化學是一門與環(huán)境保護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在科學發(fā)展進程中,化學給人類帶來了無數(shù)福祉,但亦引來過巨大的災難。我覺得:在化學課中滲進一些與之相關的環(huán)保教育,我們就能更好地學會使用化學這把雙刃劍,興利除弊,使化學真正造福于社會。
其實,這次課的意義不應止于僅學到些知識,尤為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假如在凡與環(huán)保密切聯(lián)系的各個科目教學中,都能自然地結合些環(huán)保教育,那么,無數(shù)個一磚一瓦就會漸漸壘筑成廣大堅固的環(huán)保意識大廈。這渺小的一磚一瓦,比之那些堂而皇之的空洞口號不知要有用多少萬倍。況且,象這樣自然結合的教學,亦使學生更容易、更牢固地掌握化學知識。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學校)
教育藝術200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