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華 崔廣利
一、郝經(jīng)的生平與著作
郝經(jīng)(1223—1275)字伯常,元初著名的理學家、重要文臣和詩文作家?!对贰肪硪话傥迨哂袀?。其先潞州人,后遷之澤州陵川(今山西晉城)。.家世業(yè)儒。祖天挺,元裕之嘗從之學。金末,父思溫避地河南之魯山,經(jīng)生于河南。金亡,徙順天。經(jīng)十六歲始知學。居五年,為順天守帥賈輔邀至其府,延為上客。賈家藏書萬卷,經(jīng)博覽無不通。往來燕趙之間。
憲宗二年(1252年),世祖以皇弟開邸金蓮川。召經(jīng),咨以經(jīng)國安民之道,條上數(shù)十事。大悅,遂留王府。中統(tǒng)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讀學士國信使使宋,被賈似道羈留儀真十六年,至元十二年(1275年)歸,尋病終。年五十八歲。謚號文忠公。元史稱其為人尚氣節(jié),為學務有用。其文豐蔚豪宕,善議論,詩多奇崛。
郝經(jīng)羈留儀真期間,著作頗豐。著有《周易外傳》、《春秋外傳》、《續(xù)后漢書》、《原古錄》、《通鑒書法》、《行人志》、《玉衡貞觀》、《陵川集》等等數(shù)百卷。今僅存《續(xù)后漢書》九十卷,詩集《陵川集》三十九卷。
二、郝經(jīng)詩歌的概況研究
郝經(jīng)的詩集《陵川集》共有十四卷。他的詩就體裁分,有五言古詩四卷,歌行體詩五卷,律詩(含絕句)三卷,和陶詩兩卷。就時代分,則以使宋被留為界分為前后兩期。他的詩歌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刻,顯示出獨具的特色。下面從內(nèi)容上來觀照他的詩歌。
淡而玄的理學詩郝經(jīng)的五言古詩學漢魏晉,晉詩味很濃。如《幽思》六十首總體上如晉詩之淡而玄,理學色彩較濃。而另一類的五言古詩,如《寓興》詩多達三十五首,有闡述儒志的詩句:“君子惟乾乾,惕夕懼以籍。勿謂吾道亡,中有不亡者。” “吾道本吾心,心在道即全。但使心不昧,吾道長昭然。”有評價歷史的詩句:“構(gòu)成骨肉禍,結(jié)成邊陲釁。自此中國亡,罪莫加石晉?!庇袑κト舜蟮鋬A倒的詩句:“六經(jīng)垂天地,一世萬世仁。”(《陵川集》卷三)更以曲阜懷古專卷追述先圣先賢,如《周廟》中:“禮崇七年至,樂備六代舞。更比夏商文,不替羲軒古。”沉吟紛披,雖然有理學家的面貌,但卻集中體現(xiàn)了他純?nèi)寮业那橹九c人格。這是他被羈儀真時期無怨無悔、貞定專一地堅持下去的精神源泉。
言簡意約的文論詩 郝經(jīng)詩集中有很多在讀過前人的詩集或文集后而寫的詩。如《讀麻征君遺文》、《讀黨承旨集》、《書蔡正甫集后》等,在這些詩中,郝經(jīng)因人而總結(jié)出作家的寫作風格。如詩中說黨承旨作品的風格為“巋然度越追李唐,誠盡簡質(zhì)辭雍容。斫雕剝爛故為新,暢達明粹理必窮?!闭f蔡正甫的風格為“儒雅柄用敦詩書,揚厲偉跡加潤色,鋪張鴻體尊典謨?!本芸圩∽骷易髌返闹饕L格與特色,可見他對詩歌的感覺是敏銳的。這些詩句簡潔準確也反映出郝經(jīng)對詩歌充實內(nèi)容雄渾風格的追求。簡潔準確。
知人論世的畫像詩郝經(jīng)的《陵川集》中也有一些寫畫像的詩,如《東坡先生畫像》、《溫公畫像》、《閑閑畫像》等。在這些詩歌中,他能根據(jù)人物的思想、文學成就、政績乃至面貌來各個論述。如《東坡先生畫像》中說蘇軾的思想為“出入佛老雜刑名,雜不越理純粹精,融會變化集大成?!薄稖毓嬒瘛分姓f王安石的變法是“革弊治蠱雖未竟,已定鼎命開規(guī)模,建炎國脈實在此。紹圣奸黨徒厚誣,高風奕奕今共仰。”《閑閑畫像》中說趙秉文的文學成就是“金源一代一坡仙,金鑾玉堂三十年。泰山北斗斯文權(quán),道有師法學有淵?!本馨盐兆∶總€人的特性。
裨補時事的紀事詩 郝經(jīng)還有一些裨補時事與歷史的紀事詩。如《巴陵女子行》中他詳細敘述了節(jié)婦韓希孟殉節(jié)的始末,并序其里籍、名氏,錄下節(jié)婦臨終的衣帛詩,使這一奇女子的志節(jié)得以傳世,也使其詩留存于史。再如《金源十節(jié)士歌》,陳衍在《元詩紀事》卷三稱:“陵川集詩敘金亡事最詳,又有金源十節(jié)士歌序:‘金源氏播遷以來,至于國亡,得節(jié)義之士王剛忠公等十人,……天興諸臣,國亡無史,不能具官,故皆只以當世所稱者,如郭蝦蟆、仲德行院等書之,俟國史之出,當為釐正云。” 在這些詩歌中,郝經(jīng)詳細地記載和評論了這些人的事跡,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隨軍扈從的邊塞詩 郝經(jīng)歌行詩很有盛唐邊塞詩的氣勢。這些詩大多是他隨從忽必烈征戰(zhàn)時寫的。其代表作有《白溝行》、《居庸行》、《聽角行》、《化城行》、《青城行》、《沙陀行》等。其中有對造成南北分裂局面的原因進行反思的詩,如《白溝行》“石郎作帝從珂敗,便割燕云十六州。世宗恰得關(guān)南死,點檢陳橋作天子。漢兒不復見中原,當日禍基元在此?!?有回顧金亡教訓,批判金自亂朝綱、自取滅亡的行為,感慨當年金滅北宋與此時蒙古滅金的歷史是何等驚人的相似,如《青城行》“當時筑城為郊祀,卻與皇家作東市。天興初年靖康末,國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尋常事。君不見二百萬家族盡赤,八十里城皆瓦礫。白骨更比青城多,遺民獨向王孫泣。禍本骨肉相賊殘,大臣蔽君尤雍塞。”也有對邊塞氣候嚴寒的描述,如《沙陀行》中“春回冬裂怒蹄嚙,踏碎冰天轟霹靂?!痹娭星榫敖蝗?,回蕩著蒼茫懷古意緒,引人聯(lián)想無窮。
這些邊塞詩多懷古之作,且議論風發(fā),表現(xiàn)出郝經(jīng)對統(tǒng)一與分裂的獨特思考,對歷史得失的深沉嘆喟,風格沉摯悲涼,雄渾奇崛,從中可以感受到他所說的“沉郁頓挫之體,清新警策之神,震撼縱恣之力,噴薄雄猛之氣”。
滿目傷懷的寄寓詩 郝經(jīng)被羈儀真時那“半囚半客”的生活,給予了他更多的憤激與感傷。這時他寫的一些詩歌,多感懷、寄寓之作,詩中總是充滿滿目傷懷的憶舊之情。內(nèi)容或借景抒情,如《己巳三月二十六日二首》“春來渾不見花枝,春去蕭條總不知。有酒四時難有興,無情三日竟無詩。歸鴻恨別排云遠,雙燕嫌孤入戶遲。江遏風高還欲斷,魚龍宛轉(zhuǎn)亦堪悲?!被驎鴮懰娝勊?,如《秋晚后園獨步》“孤館年深草自荒,愁來無語立斜陽。裂冠毀冕霜雞紫,接屋連墻露菊黃。仰視飛鴻腸欲斷,佇聞靈鵲恨尤長。中原萬里家何在?江氣霏霏水潑裳?!边@些“荒草”、“飛鴻”意象皆表現(xiàn)出他被羈時郁悶之極后的曠達。
借“和陶”抒己情的詩郝經(jīng)的“和陶詩”在《陵川集》中有兩卷,共一百多首,均寫于他被羈儀真館時。在郝經(jīng)的“和陶詩”中充滿了他無故被羈、渴望回歸的感傷與無奈??疾旌陆?jīng)的“和陶詩”,我們知道,他的很多“和陶詩”都有明確的副題,如《酬丁柴?!ぷ跃病?、《停云·思歸也》、《時運·安命也》、《榮木·觀物也》、《歸鳥·寓感也》、《于王撫軍坐送客·秋夕遣懷》等等。這些副題明確地告訴給我們,這兩卷“和陶詩”完全是郝經(jīng)一己“思歸”、“安命”、“觀物”、“自警”等雜感的抒發(fā),與陶詩思想相去甚遠。雖然郝經(jīng)自稱“既和其意,復和其韻”,但他畢竟是志于儒的文人,無法企及陶淵明的古意和高風,他不過是借陶淵明詩的題目和韻字,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不平而已。在這百余首的“和陶詩”中既有郝經(jīng)思念家鄉(xiāng)、故土、親人的呼喊,又有無故被羈的憤怒;既有他對戰(zhàn)亂中百姓疾苦的同情,又有他因被羈而不能有用于世的感慨。
郝經(jīng)詩歌中也有一些另類特色的詩。如感慨人生如夢的《宿邯鄲》“青蔬白飯力加餐,且慰行人行路難。莫向夢中還說夢,世間何處不邯鄲。”如別有意趣和情趣的《贈漁者二首》“短短蘆芽小小蒲,臨流舉綱得嘉魚。船頭拔刺猶然活,試問前村有酒無?”顯示出他有別于理學家的一面。
前后期詩歌相比,前期歌行體詩多,風格多縱橫排奡,雄渾勁??;后期詩歌短詩較多,如《新館夜聞杜鵑二首》、《曉起》、《秋思四首》,風格也變得平淡暢達,悲涼含蓄卻中藏憤激。
從體裁上來分辨,郝經(jīng)的歌行體詩與五言古詩,多長篇之作,頗有賦的鋪排揚厲氣勢,風格雄渾奇崛;而律詩學杜甫,但由于才情所限,詩中有杜甫的沉郁而少頓挫,風格也轉(zhuǎn)為含蓄悲涼沉摯。
(王舜華 崔廣利,河北省政法職業(yè)學院)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