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這部電視連續(xù)劇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在于重現(xiàn)了喬致庸的仁、義、禮、智、信的儒商風格和中國早期商業(yè)資本運營中晉商的偉大貢獻,也不僅在于以濃墨重彩描繪的愛情、婚姻和商戰(zhàn)糾葛,更在于《喬》的戲里戲外為我們提供了厚重有趣確有豐富歷史價值的信息。
比如:當國家邊境危難急需馬匹糧草時,由兩位高官代表朝廷向喬家借貸并親筆寫下了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保證如數(shù)歸還的具結(jié)書。另外,懿貴妃向咸豐出主意,要緩解國庫空虛可以花錢捐官,喬致庸的第一反應(yīng),來了個實話實說:“這不是賣官鬻爵嗎?”這就是喬致庸與慈禧斗爭的第一個回合。第二個回合就是堂堂大清朝廷對二百五十萬兩軍需銀的賴賬,反而把跪在皇宮前討債的債權(quán)人關(guān)進大牢。(世界奇聞!)第三個回合是誣稱喬致庸私通太平軍,借殺頭來威脅敲詐勒索喬致庸。第四個回合是慈禧垂簾聽政成為老佛爺之后,嚴禁商家參與收稅匯兌,堵死了中國金融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之路。喬致庸在家裝風癱,耽誤了二十多年的青春歲月。第五個回合是慈禧從北京倉皇出逃,沒錢沒糧,到祁縣喬家,飽餐之后,聽了李蓮英(受賄結(jié)果)的建言才發(fā)布“懿旨”:解除不準商家插手匯兌的禁令。第六個回合是喬致庸賺取了大量輸向列強的白銀“匯水”之后,對幾個大掌柜說:“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這就是有名的與十一國列強簽訂的空前屈辱的《辛丑條約》——四億五千萬兩賠款。這不就是慈禧等頑固派制定的“寧與外邦,不與家奴”的方針的兌現(xiàn)嗎?盡管劇中的慈禧到第五個回合才出場,但卻給觀眾形成了一個深刻印象:全劇自始至終喬致庸都在慈禧的陰影、利爪和淫威下抗爭和掙扎。這是最了不起的歷史真實!揭示了中國的主要矛盾:反動腐朽的專制者與廣大人民——士農(nóng)工商是勢不兩立的。
這不是一個壞女人掌握了國家最高權(quán)力的偶然性問題,她是專制制度封閉、頑固、愚昧、腐敗、浮腫、自大和封建時代下滑到窮途末路行將崩潰的最后一個王朝的代表——一具活尸矛盾激化的必然產(chǎn)物。這個工于心計的半文盲老太婆(為搞掉奕昕她花了一夜草擬的圣旨,錯別字語病多多,正式的圣旨是經(jīng)過翁同昕修改才頒發(fā)的),居然統(tǒng)治了偌大中國長達四十七年,發(fā)動了兩次政變,手上沾滿無數(shù)志士仁人的鮮血。誰要講晚清史想繞開慈禧嗎?誰要講中國近代史上“弱國無外交”嗎?慈禧的幽靈像“鬼打墻”一樣絕不會放過你!
再說一點戲外的事。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山西總督頑固派毓賢在山西地界奉旨殺洋人。七個意大利修女從太原逃到祁縣,被喬致庸保護下來,藏到自家銀庫里,最后用運柴草的大車拉到河北,她們終于得救。意大利政府(舒按:當時是維克多·伊曼紐爾二世執(zhí)政)給了喬家一面意大利國旗以資表彰。后來日本侵華到山西時,喬家把意大利國旗掛在門口,鬼子還以為是墨索里尼盟友呢,所以對喬家沒有燒殺破壞。(見2006年3月13日《北京日報》)
這個大院我曾去參觀過。確實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處具有極大歷史價值的見證物,更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教育的看得見的生動教材。土改時,這里住的是工作隊。解放后,這里成了縣政府。以后又改作醫(yī)院、黨校保存下來。至于毓賢為啥對修女也開殺戒?是誰先賣國屈從列強又倉促向列強宣戰(zhàn)的?是誰利用義和團轉(zhuǎn)而屠殺出賣義和團的?就是那個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的慈禧。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四川總督車俊等人就不聽慈禧之詔。讀者觀眾朋友,想靠慈禧、剛毅、毓賢、徐桐之類的死硬頑固派來反帝?豈不是天大的笑話!事實是中國當時既明時局又懂外交的政治家和像喬致庸那樣對外國平民講人道主義的有識之士,是不乏其人的。可惜他們說了不算。
早就應(yīng)該有一部像樣的靠史實說話的《慈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