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回憶我的母親》一文嗎?你知曉她的作者是誰嗎?倘若你讀過,你一定會被書中字里行間的真摯情感所打動,被那一段段精彩樸實的文字所吸引,使你融入其中久久不能釋懷。她出自開國元勛、共和國主席、十大元帥之首、曾赴法勤工儉學的一代偉人——朱德之手。我是上中學時從課本上第一次觸及她的,朱德母親平凡而偉大的光輝形象對我感染至深。每每讀來,都別有一番特殊的韻味。朗朗上口,沁人心脾,催人淚下,她不愧是一篇膾炙人口、凝聚著博大母愛的精美華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每個兒子都是母親的愛子。每當談及自己的母親都會由內(nèi)心發(fā)出一番深深的聯(lián)想和感慨,母親是無私的,母親是高尚的,母親是偉大的……如此贊美的背后都隱藏著一段段難以忘懷的往事。
我的母親姓王,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生在遼南鄉(xiāng)下一個大戶人家。母親兄弟三人,上有兄下有弟。限于封建禮教的影響,母親的祖母說啥也不同意讓她去學堂讀書。受在外讀書做事的哥哥的耳濡目染,母親自己私下偷偷地去學校報了名,總算完成了六年的學業(yè)。五十年代初,母親就參加了工作,先是在縣供銷系統(tǒng)的日雜經(jīng)理部,后隨父親去遼東省供銷合作總社(今丹東市)工作。因惦掛家中我的祖母,毅然要求調(diào)回老家蓋縣,為的是天天都能看到和伺候她老人家。母親14歲喪母。因此,從小享受母愛是有限的,她和我的祖母相處如親母女一般,婆媳之間相敬如賓,從未因生活瑣事而紅過臉。隨著奶奶的去世,母親如同丟了魂似的,長時間處在極度的悲痛之中難以自拔。七十年代初,母親隨父親走“五·七”道路,來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在“從軍”的日子里,母親加入了“五·七”大軍宣傳隊的行列,走村串戶,深入群眾之中宣傳黨在農(nóng)村的方針政策,協(xié)助當?shù)卣隽舜罅康幕饷芄ぷ?。后因患上胃病,不得不病休在家。記得母親胃病發(fā)作時,蜷縮炕上,雙手頂住胃部,腰直不起,疼得翻來覆去。在那缺醫(yī)少藥的年代,只好服用小蘇打粉止痛。嚴重時,讓妹妹騎在身上施壓以削減疼痛。1973年回城后,母親被組織指派到醫(yī)藥公司供職直至退休。
在家里我是母親的寵兒。母親大齡生下我,視我為“重點保護對象”。50年代,就曾從微薄的薪資中每月拿出25元錢雇專人看護我。我從小就享有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在甜蜜舒適、無憂無慮的順境中長大成人,沒有嘗到生活的艱辛。60年代,我家就雇有保姆,其中有位黃奶奶看護弟弟和妹妹。我們一家和她結下了不解之緣,視她為自己的親奶奶一樣,直到1996年她老人家去世。當奶奶的骨灰從沈陽由大姑護送回故里安葬時,我們?nèi)胰硕既チ恕V敝两裉?,每當逢年過節(jié),父母都要打紙錢、寫包袱,為其上香燒紙,不忘祭祀。
母親是我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她對我的一生影響非常之大,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般地浸染著我,使我受益終生。1977年冬,全國恢復高考的第一年,我有幸考上了大學,這下可把母親樂壞了。記得正值春節(jié)前夕,人們正忙碌著置辦年貨。而母親卻與眾不同,她去市場買回了一張狍子皮,怕我離家著涼留作上學之用。
母親逢人便講:“我兒子考上大學了,埋藏心底的夙愿,如今兒子為我實現(xiàn)了?選”周圍的鄰居、單位的同事、各方的親屬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可讓母親嘗盡了喜悅與自豪。中國婦女勤勞、儉樸、無私、奉獻的優(yōu)點,在她的身上清晰可見。她律己嚴、待人寬、有文化、講道德、守規(guī)矩、敬師長、愛別人等美德,每時每刻不在影響著我,熏染著我。母親給予我的愛,讓我一生都無法反哺回報。
晚年的母親是安詳幸福的。退休閑賦在家,聽廣播、看電視、看書讀報、早晚散步,是她最大的嗜好,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母親心態(tài)平和,生活有節(jié),精神飽滿,身體硬朗,照樣能打算盤,寫就一手好字。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看上去卻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絲毫不見龍鐘老態(tài)。母親的高尚品德一直影響著我、傳遞給我,我是母親的驕子。
我愛我的母親,我崇敬我的母親,母親是我心中的至尊,母親是我心中的惟一,母親對我的教誨,我將終生不忘。
今年春節(jié)回家見到母親,一種難以言狀的溫馨撲面而來。一年之中難有幾日待在母親身邊,看到她老人家依舊精神矍鑠,身體康健,心中油然升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感,覺得格外高興和踏實,母親的健在是兒女的福分呵!告別時,母親怔怔地望著我,我看見了她眼里噙滿了依依不舍的淚花。當我踏上歸途的時候,似乎有一種悠遠悅耳的聲音在耳邊回蕩:“你身在那他鄉(xiāng)處,有人在牽掛/你回到家里面,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
今年農(nóng)歷丙戌年的十月初七是母親80歲的誕辰,我以這篇《母愛寫真》,作為生日禮物敬獻給她老人家,祝母親永遠富貴長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