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維人
錢維人,對于西安公路學院的很多人來講,可能是個極其陌生的名字,可能只有那些暮年的老人才會依稀回憶起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但是,西安公路學院的歷史上,應該銘記這個關鍵人物的名字。因為如果沒有錢維人的積極活動,公路學院就不會定址在西安,也就沒有西安公路學院的今天了?;厮輾v史,不由讓人感慨物事變幻迅速。
西安公路學院的最前身是西北交通部干部培訓班,由于對交通干部和技術人員的需求增長,因此成立了西北“交通干部學校”。在1951年10月,中央交通部批準學校定名為“西北交通學?!?,而錢維人當時擔任西北公路局副局長,被任命為學校的教育長。這是錢維人跟西安公路學院最早的接觸。
1953年2月,根據(jù)交通部的指示,學校改名為“西安公路學?!?,并劃歸中央交通部領導。1954年11月15日,中央交通部任命雷榮為校長,錢維人為第二校長,這是錢維人和西安公路學院的第二次接觸。
中央交通部根據(jù)交通運輸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剛開始決定在河北省保定市建立公路學院,并且成立了保定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后來又改在河北省通縣建校(現(xiàn)在北京市的通縣),1956年10月啟用“北京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印章。1956年4月,第二校長錢維人調往北京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
北京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已經做好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建造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食堂和教學樓,并收集了一些教學大綱和教學資料。但是情況突然又變化了,當時的國務院批示北京公路學院暫不單獨建校,并撤銷了籌備機構。
北京公路學院已經撤銷建制,要建校的話,該建在何處呢?
校址最終確定在西安,與錢維人所作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錢維人在西安公路學校工作過,對學校的感情深厚,而且在交通部也任職過,因此他的建議很重要,而且西安公路學院(當時并不是這個校名)師資力量較強,畢業(yè)生動手能力強。
正是在錢維人的強力推薦下,交通部征得陜西省的同意,最終確定在西安建立西安公路學院。
可以說,沒有錢維人,就沒有后來的西安公路學院。
雷榮
2005年3月2日,在本刊記者抵達長安大學的晚上,驚悉西安公路學院的第一任黨委書記雷榮同志在下午病逝,享年101歲。
回顧西安公路學院的早期歷史,雷榮絕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歷史人物。
1954年11月15日,中央交通部任命雷榮為西安公路學校的校長,這是繼第一任校長霍維德之后的第二位校長。
雷榮同志1954年4月任西安公路學校黨支部書記。1954年11月至1958年3月先后任西安公路學校校長、交通部西安汽車機械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1958年任西安公路學院籌備委員會副主任,1959年1月任西安公路學院第一任黨委書記,1962年9月調任政協(xié)陜西省委員會秘書長。
盡管雷榮在西安公路學院的歷史不算很長久,但是他作為西安公路學院主要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實在是功勛卓著。
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雷達說,雷榮同志作為學校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任學校領導期間,帶領全校教職工,嘔心瀝血,艱苦創(chuàng)業(yè),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學校管理,努力培養(yǎng)社會有用之才,使學校由一所中專學校變成我國第一所公路交通方面的高等院校,由培養(yǎng)中等專業(yè)技術人才轉為培養(yǎng)公路交通方面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并于1957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開創(chuàng)了學校對外交流的先河,使得學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和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為公路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的交通事業(y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1962年雷榮同志調離學校后,還一直關心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經常過問和了解學校的情況。2003年雷榮還專門返回學校參加座談會,與老戰(zhàn)友敘舊,與當年的學生座談,為學校的建設發(fā)展出謀劃策。
雷榮,西安公路學院的第一任黨委書記,第二任校長,是西安公路學院的元老之一,在西安公路學院的歷史上,不應該遺漏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
胡長順
胡長順曾經說過,“在青藏線上修路將付出血的代價?!睕]有想到他真的付出了血的代價。2003年8月13日,在青藏高原進行科研考察中,不幸遇難,犧牲在了他奮斗了一生的公路科學研究工作崗位上,還不到48歲。
胡教授的骨灰從青海返回到西安后,一行人到達他家所在的樓下,幾十個早已經等候在那里的學生長跪不起,泣不成聲,感人落淚的場面至今讓人們刻骨銘心。
胡教授在院里被譽為“工作狂”,在大家的印象中,胡老師就沒有什么其他愛好,除了出差就是呆在辦公室或者實驗室,節(jié)假日胡老師都是在學院里面度過的。按照公路學院的值班規(guī)定,學院里面的燈到晚上10點就統(tǒng)一關閉,可每次胡老師都是在值班人員催促之后才離開辦公室。從辦公室回到家里以后,胡老師有時候還接著在家里繼續(xù)工作。
胡老師主要的課題就是青藏公路,因此凍土實驗是很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為了青藏公路的順利進展,胡長順放棄了自己的寒假,大年初二就開始鉆到實驗室,每隔一個小時就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盡管有兩個人輪流記錄,但是畢竟是在萬戶齊聚的春節(jié)期間。
胡長順老師在業(yè)務上特別務實,經常是自己做數(shù)據(jù)。學校里放暑假,胡老師經常是在青藏線上呆一個月,扎實地做實地實驗。而且從來不糊弄學生,對學生要求很是嚴格。
公路學院的薛月香書記說:“知識分子在人們印象中一般比較固執(zhí),比較倔強,在貫徹方針政策上比較生硬,工作方式上也存在著問題。但是胡長順老師在做行政工作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做別人工作時,總是苦口婆心,不停地變換角度來做工作,最后把工作做好了,同時還做到不傷人。在學校的口碑很好,不僅在業(yè)務上很突出,而且在做人方面也令人稱道?!?/p>
胡長順老師的高風亮節(jié),在公路學院成為美談。不利用手中的職權安排親屬的工作,將所得的獎金默默地捐助給貧困學生,在與學生合作論文時總是將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自己加班最多卻將加班費都給同事……
胡長順老師在青藏線上的研究碩果累累,被譽為是最有實力;中頂院士的老師,而且有可能成為公路學院自行培養(yǎng)的第一位院士。
無奈天妒英才,斯人已逝,留下無窮遺憾。
馮正霖
如將長安大學喻為公路交通行業(yè)的“黃埔軍?!?,那么交通部的副部長馮正霖無疑是這所“黃埔軍?!钡膬?yōu)秀學員。
西安公路學院從公路起家,培養(yǎng)的公路交通人才眾多。各地的交通廳和運管局都有西安公路學院畢業(yè)生的足跡。但是做到省部級領導的畢竟還是鳳毛麟角,因此馮正霖一直是作為西安公路學院的一種驕傲在不斷地被提及。
馮正霖1978年至1982年在西安公路學院公路系公路工程專業(yè)學習;1982年到交通部工作,先后任助理工程師、副處長、處長、助理巡視員、副司長、司長(其間1995年7月至1998年6月掛職任西藏自治區(qū)交通廳副廳長);2003年5月任交通部黨組成員;2003年6月任交通部副部長。
2004年10月27日,馮正霖同志重新回到了母校。在與長安大學領導座談中,一是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深切懷念和關注之情。二是就目前中國公路交通行業(yè)發(fā)展中的有關重要問題,結合長安大學的特色和優(yōu)勢,對合并后的學校如何發(fā)展提出了指導意見和建議。
在座談后,馮正霖還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校園,回到了公路學院的辦公樓前,與公路學院的老師合影留念,對公路學院的眷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