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食物很容易腐敗變質(zhì),有時即便是感官尚沒有變化,而實際已遭細菌的污染。因此,“鬧肚子”就是常有的事了。這時該吃什么藥呢?黃連素?易蒙停?面對各種各樣的止瀉非處方藥,是不是挑得眼都花了?莫道均有止瀉之效,用起來可大有講究呢。
止瀉藥的“鼻祖”——黃連素
提起黃連素,大凡地球人想必都知道。該藥最早是從中藥黃連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堿,對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所以,用來治療一般性的腹瀉還是不錯的,對痢疾患者的效果尤明顯,對于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腹瀉亦有一定的作用。該藥口服幾乎沒有任何不良好反應,但紅細胞內(nèi)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少者,服用此藥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故忌用。
殺菌性止瀉藥——氟喹諾酮類
此類藥物以諾氟沙星為代表,包括培氟沙星、依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該類藥物對絕大多數(shù)革蘭氏陰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有殺滅作用,因此,對于一般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效果很好。但未成年患者服用該藥后可引起骨、關(guān)節(jié)病變,故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不宜應用。由于喹諾酮類的藥物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且在尿液中的溶解度比較低,所以,在服用期間應多飲水,以防藥物在尿中形成結(jié)晶而損傷腎臟。另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該類藥物可能會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刺激,故有嚴重腦動脈硬化以及癲癇的患者應謹慎使用。
神經(jīng)性止瀉藥——易蒙停
這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增強腸道平滑肌的張力,抑制腸的推進性蠕動,延長其內(nèi)容物的停留時間而起到止瀉的作用。由于療效確切,因此很多人一拉肚子就服用此藥。其實,這是很有害的。由于腹瀉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通過劇烈排便將腸道內(nèi)的細菌、病毒以及壞死的物質(zhì)排出體外,如果單純使用易蒙停,就有“閉門留盜”的危害,反而不利于炎癥的消退。所以,當出現(xiàn)水樣腹瀉且伴隨有腹脹、發(fā)熱等明顯細菌感染癥狀的腹瀉時,則不應使用。
吸附性止瀉藥——矽碳銀、思密達
此類藥多為粉劑,故表面積很大。服用后不為胃腸所吸收,在腸道內(nèi)發(fā)揮強大的吸收用,可將細菌、病毒、毒素等引起腹瀉的物質(zhì)都吸附起來,并且有很好的收斂和保護腸黏膜的作用。由于其止瀉的機理主要是物理作用,故對任何類型的腹瀉都適用,尤其對夏季常見的食物中毒性腹瀉有效。但在其吸附有害物質(zhì)的同時也會影響其他藥物以及微生物、礦物質(zhì)的吸收,所以,使用時中癥即止,不可長期服用。
微生物制劑型止瀉藥——麗珠腸樂、培菲康
此類藥主要為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以及糞鏈球菌等成分的復合制劑。這些都是人
體腸道內(nèi)的正常菌群,可與其他益生菌一起共同占據(jù)腸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個生物屏障,以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口服此類藥物后能糾正腸道的菌群失調(diào),有利于恢復腸道的正常功能。由于其為人體內(nèi)的長駐菌,所以,尚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不良反應,對于嬰幼兒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