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是一種頑固的疾病,治療時需要相當?shù)臅r間和科學的方案。然而一些患者卻非常急功近利,到處尋訪所謂的“名醫(yī)名藥”。治療的效果卻往往不甚理想,有的病人不僅病情沒有好轉,甚至還變得更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患者便氣餒了,停掉所有的藥物,也不再進行治療。令人驚異的是,其中有少部分人居然“不治而愈”。于是乎,他們逢人便講自己的離奇經(jīng)歷,要求別的病友也停止治療,等待疾病自愈。那從醫(yī)學角度來看,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且聽上海虹橋醫(yī)院肝病診療中心的 主任是怎樣解釋的吧。
乙肝如何“不治而愈”
慢性乙肝不經(jīng)治療或在停藥后可能好轉(實際上是緩解),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一般說來,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
1. 慢性乙肝的病程較長,病人有治病心切的心理,常常是“恨病服藥”,急于求痊愈,便到處尋訪所謂的“特效藥”。各種中藥、西藥用了很多種,還有一些患者盲目相信一些保健品,不合時宜地大量服用。因此,在乙肝患者中,使用的中西藥物之多、用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在這些藥物中,特別是某些復方的“純中藥”制劑,成分復雜,它們又大都在肝臟代謝,長期應用難免對肝臟產(chǎn)生毒性,使轉氨酶升高,引起藥物性肝病。這時病人痛下決心,停掉這些藥物。那么,藥物性肝病就可能減輕或緩解,這就不足為怪了。
2.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其感染過程可分為四期,一是免疫耐受期。這時乙肝病毒雖在體內大量復制,但肝臟基本無損傷,成為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二是免疫清除期。這時人體的免疫功能開始清除乙肝病毒,在清除病毒時,也把肝臟細胞損傷了,所以轉氨酶升高,病人出現(xiàn)肝炎表現(xiàn)。三是免疫轉換期。病人血液中的E抗原(HbeAg)自然轉陰,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測不到或是低水平,轉氨酶正常。四是免疫逃逸期。表現(xiàn)為E抗體(抗-Hbe)陽性、HBVDNA高水平,轉氨酶升高,病情反復。第二期是免疫清除期,是給予抗病毒藥治療的最佳時期,可取得良效。但某些乙肝不加治療,也可能自然過渡到第三期即免疫轉換期。這時乙肝病毒的復制能力下降,E抗原(HbeAg)轉陰,轉氨酶正常,所以,不用藥或停藥的乙肝出現(xiàn)緩解的最大可能是到了此期自然好轉。不過,一旦進入第四期病情可能急轉直下,轉氨酶又大幅度升高,在此期內病情很少發(fā)生自然緩解,病人就要吃到不治療或隨意停藥的苦果了。
3.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第二期即免疫清除期內,雖然病毒復制并有明顯的肝損傷,但在此期內仍可發(fā)生自然緩解。也就是說,慢性乙肝病人的病情并不是總要呈現(xiàn)出不斷惡化的態(tài)勢,不用藥物干預也可能出現(xiàn)減輕,表現(xiàn)為“好好壞壞”經(jīng)過,這是非常多見的情況。
規(guī)范治療——乙肝康復的唯一途徑
乙肝病人的肝損傷必須有2個條件,一是乙肝病毒的復制活躍,二是人體免疫功能的參與,缺一不可。只有乙肝病毒的復制,病毒再多再活潑,但病毒對肝臟細胞并不產(chǎn)生毒性作用,也不會構成乙肝的肝損傷,必須有人體免疫功能的參與。而人體免疫功能的參與機制又非常復雜,直到目前仍然沒有搞清,要受許許多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發(fā)生某些改變,肝損傷就可能減輕或加重。
綜上所述,盡管存在不經(jīng)治療或停藥后乙肝可能減輕的事實,但絕對不可成為“乙肝可以不治療”的理由。實際上,好轉也罷,緩解也罷,都是暫時的或偶然發(fā)生的,不是必然的規(guī)律。只要有乙肝病毒的復制,只要有體內的免疫功能存在,病情就有隨時發(fā)作的可能,甚至有惡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