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末的一天,安徽省合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副主任王厚亮來到合肥駱崗機場迎接遠道而來的外商,言談中,外商抱怨轉道而來的麻煩和辛苦,以及看到落后的機場設施而對合肥第一印象的失望。這些,都令王厚亮倍感尷尬。
由于工作的關系,王厚亮平時接觸到很多來合肥的國內外客商?!昂戏蕶C場沒有國際航班,而且班次少,他們過來很不方便,很多是從南京、上海等地繞道而來。”王厚亮說。
一年前,在安徽省政協(xié)九屆二次會議上,政協(xié)委員計承江提交的關于合肥機場搬遷以及建設大“皖中機場”的提案,引起一場不小的爭論。雖然該提案得到的正式答復是:機場在未來會搬遷。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關于機場搬遷的爭論仍在繼續(xù):需不需要搬遷?如果要遷,遷往何處?
遷還是不遷
半年前離開人民銀行合肥支行,就任鄭州中心支行行長的計承江在接受《決策》采訪時說:“機場在運營中經?!圆伙枴?guī)模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機場地理位置不合適,影響城市向南發(fā)展,安全和噪音問題也日益突出;另外機場沒有國際航班、形象差等?!倍朔N說法遭到不少人的質疑,他們認為,目前機場運營良好,完全符合合肥乃至安徽的經濟發(fā)展需要,為了追求形象、貪大求洋而貿然搬遷,無疑會給機場和財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爭論的雙方似乎都有理有據,那么,機場到底需不需要搬遷?
合肥駱崗機場位于市中心南方9公里處,始建于1972年,1977年竣工,1996年為完善現(xiàn)代化航空港4D標準進行擴建,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與機場搬遷密切相關的是乘客、機場當局、安徽省政府和合肥市政府這四方,要全面地考察機場搬遷的利弊必須從這四個方面分析。日前,記者就此作了深入的調查。
從乘客角度看,沒有國際航班、班次少,給越來越多的乘客帶來了不便,搬遷的呼聲也主要來自乘客。搬遷之后,機場升級為國際空港,但國際航班能開通多少,航班能增加多少,都是個未知數。東航安徽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分析說:“航班少是因為客流量小,客流量小的根本原因是合肥乃至安徽整體經濟不夠發(fā)達,人口少。而且這也有馬太效應,客流量小航班就少,航班少乘客就轉道走了,這樣客流量更小了,航班也更少了。因此搬遷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合肥和周邊城市經濟和人口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機場和客流量才能上升到一定的規(guī)模。從目前的發(fā)展速度看,至少要5年時間,也就是2010年,合肥市按預定目標達到生產總值1000億美元、人口300萬?!?/p>
從機場角度看,目前正處于發(fā)展的“黃金期”,1999年以來,機場連續(xù)多年吞吐量以15%左右速度遞增,2004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近2萬噸,所以在目前沒飽和的情況下搬家肯定是浪費,而且會給機場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據安徽民航機場管理公司總經理徐華利估計,2008年機場才能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200萬人次吞吐量,即使達到250萬人次,機場也能正常運營,但到時機場的改造空間不大。1970年代建機場的時候沒有按照國際標準,它有先天不足,如果要升級為國際空港,在原有基礎上改造都是徒勞的,例如候機樓不是與跑道平行的,它的一端是跑道,另一端是公路。而且許多設施都已到了壽命極限,今年民航總局和省政府共同出資5000多萬元對超期服役的跑道鋪瀝青、“蓋被子”,使其壽命延長8-10年。
“機場搬遷是必然的選擇,但這個時間應該是5-8年之后?!毙烊A利說。
與機場當局不同,安徽省政府則是站在全省發(fā)展戰(zhàn)略角度看待機場搬遷問題。安徽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要突出合肥在全省經濟發(fā)展中的龍頭作用,輻射、帶動周邊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區(qū)域經濟共同繁榮發(fā)展,因此合肥機場要建設成為安徽的中心機場、國家的干線機場,這樣才能成為安徽對外的窗口。而外界有專家認為,駱崗機場與已建成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空間距離在100公里左右,隨著與長三角地區(qū)經濟聯(lián)系的增加和高速公路交通聯(lián)系的加強,合肥重新建設高等級機場的意義不大,駱崗機場應明確定位為支線機場,以小機型、高密度的航班為主要發(fā)展方向。對此,安徽省發(fā)改委交通處處長張?zhí)炫啾硎?,安徽省要有一個國際機場,這不僅是形象問題,它直接影響到全省的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進程。隨著合肥到蕪湖、安慶、六安、淮南、蚌埠等地高速公路的開通,作為安徽交通樞紐的合肥,將來搬遷機場和建國際機場是必要的。
機場搬遷另一個重要理由是:機場地理位置不合適,距離市區(qū)太近,安全和噪音問題日益突出,影響城市向南發(fā)展。而在采訪中,不少民航業(yè)內人士質疑: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離城市都很近,幾乎在高樓中穿行,他們都沒有與城市發(fā)展有很大的沖突,何況是合肥?況且現(xiàn)在合肥還沒有發(fā)展到二環(huán)以外,機場周圍除了一些居民的平房,基本上是曠野,凈空條件很好。
機場的存在是否與城市發(fā)展有很大的沖突?對此,記者從合肥市規(guī)劃局和機場管理公司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機場凈空45米限高區(qū)東側為合肥市規(guī)劃選擇發(fā)展之城市中心區(qū)南緣,西北10公里范圍內是合肥科研文教區(qū)和城市建設區(qū),對城市的噪音干擾明顯,對城市新中心區(qū)部分地段建筑高度有限制。從合肥市中長期規(guī)劃考慮,合肥要往南向巢湖發(fā)展,所以駱崗機場將不再進行擴建,在合適的時候搬遷是必要的,但是從近期5-8年合肥綜合發(fā)展分析,機場的存在還不是合肥城市建設的主要矛盾。
問題越辯越明,從以上調查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各方都已形成一個共識:合肥駱崗機場目前不宜搬遷,但搬遷是未來必然的選擇,搬遷的時間應該是5-8年后。
遷往何處
搬遷之爭似乎有了定論,但爭論卻不止于此:將來機場遷到哪里最為合適?
“合肥與巢湖交界處”和“肥東、長豐、定遠縣交界附近”,一直以來這兩種說法較為流行,分別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在采訪中,安徽省發(fā)改委和機場管理公司的權威人士都一致否決了這兩種方案。
如果在合肥與巢湖交界處選址,該處與中心城市25公里左右,屬于合理距離,可以利用合蕪高速,很好地為“合蕪都市圈”和沿江經濟帶服務。而贊同此觀點的航空公司和民航內部不少人士,則是從客源方面考慮,可以吸收蕪湖、銅陵等地的客源。但徐華利說:“巢湖地區(qū)地勢低,易受到洪水威脅,易積水,這就‘一票否決’了,此其一;其二,吸收蕪湖、銅陵等地客源的想法雖好,但必然與南京祿口機場存在競爭,顯然在這些地方,合肥機場無論哪方面都處于劣勢?!彼赃@種說法很難成立。
如果在肥東、長豐、定遠縣交界附近選址,該處地形為低緩丘陵巖地,適于建設新機場,其地址位于距離中心城區(qū)東北31公里,附近有高速公路經過,淮南、蚌埠兩市很容易到達。該處避開了城市發(fā)展主導方向,對城市居民不會形成干擾,且周圍多為農田,拆遷成本相對較低。“在肥東建機場肯定不行,不僅肯定通不過中央軍委的審批,就地理位置而言,該處附近有幾個水庫,對機場會產生威脅;另外該處多為耕地,土地審批這一關也難過?!毙烊A利直截了當否決了這種說法。
雖然計承江提出在肥東北部選址的建議遭到否決,但建設大“皖中機場”的建議得到了徐華利以及省發(fā)改委有關人士的普遍認可。張?zhí)炫嗾f,大“皖中機場”周圍城市群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資源豐富,區(qū)域人口眾多,建設大“皖中機場”,可以有效地整合周邊6個城市和皖中廣大地區(qū)的資源,不僅市場潛力巨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帶動皖中乃至全省的開放與發(fā)展。同時,張?zhí)炫嘁脖硎?,具體選址問題省里還沒有著手考慮。
對于外界關于機場具體選址的這些爭論與猜測,徐華利和張?zhí)炫嗟染硎静恢狄获g。他們認為,新機場地址的選擇要對合肥市和全省進行通盤周密的考慮,不是誰隨便說了算的,它涉及土地、飛行安全、地理位置、風向氣象、周邊機場的分布等多方面因素,需要組織專家團進行論證,而且必須要通過民航總局、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審批。
記者通過有關方面人士獲悉,去年,合肥市曾組織過有關專家對新機場選址進行初步察看,他們看好肥西、長豐和壽縣的交界處附近,因為該處距合肥環(huán)城高速很近,進城方便;靠近206國道,到蚌埠、淮南、六安等地的交通都很便捷;而且地處海拔70米左右,地理位置較為合適;土地多是丘陵,不占用很多的耕地;另外,村莊少,拆遷量較小。
如何搬遷
根據其他機場的建設經驗,我們發(fā)現(xiàn)建一個機場牽涉的問題很廣,從前期的論證、審批、土地征用到建設,整個過程至少需要5年時間。如果說前文的結論正確的話,5-8年后機場需要搬遷,那么,現(xiàn)在已經需要開始啟動了,但至今還只停留在“呼吁”階段,各方都沒有實際的行動。
出于種種原因,在對待機場搬遷問題上,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和機場管理公司三方都很低調和謹慎。據透露,2004年末,安徽省發(fā)改委專門派人到國家發(fā)改委匯報了此事,合肥市規(guī)劃局也正在作初步的規(guī)劃,但這只是部門各自的動作,各方至今還沒有就此事溝通過。采訪中,在提到為什么沒有啟動時,三方都避而不答,只是表示,搬遷機場牽涉面很廣,非他們一個部門力所能及的。
根據記者的了解,合肥機場搬遷至今沒有啟動的原因可能有四:其一,搬遷機場這個重大決策還沒能定下,省里還需要再論證和聽取各方意見;其二,國家正執(zhí)行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這項工程沒有把握能通過國家的審批,特別是土地的審批;其三,當前投資熱、形象工程泛濫,這項工程一旦上馬,可能也會背上這樣的輿論包袱;其四,搬遷機場牽涉的單位和部門多,溝通和協(xié)調的難度大。
影響機場搬遷最關鍵的因素還有資金和土地,在談到資金問題時,業(yè)內人士均表示不難解決。徐華利為記者作了粗略的估算,參照南昌昌北機場,合肥新機場的投資規(guī)模應該不超過30億元,舊機場擁有土地3000多畝,按照現(xiàn)在的土地價格計算,總價值近20億元,而且5-8年后,隨著合肥往巢湖發(fā)展,這片土地還會大幅升值,舊機場的土地置換資金加上少部分的財政補貼和銀行貸款,所以資金應該不成問題,但這個假設是建立在舊機場的土地能夠得到很好置換的基礎上的。土地能否很好地置換意味著資金能否及時到位,而新機場的建設用地能否順利得到也是個難題?!斑@些都需要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做很好的協(xié)調。”徐華利說。
“新機場的建設一定要控制規(guī)模,切忌貪大求洋,不能為了追求形象而浪費資源?!痹诓稍L中,這句話幾乎被所有人一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