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經(jīng)常在假期跟媽媽出去旅游,到過不少湖泊。
有的湖中立著涼亭,要邁過一個個石墩才能到達涼亭。而每個石墩又隔著半米多遠,對大人來說不算什么,而我年紀小,步子也小,總怕自己邁不過去掉進水里,所以站在岸邊遲遲不敢走。這便是我記憶中最早的困難。其實我一蹦就能過去,只是自己沒把握,更真實一點兒說就是不敢。我猶猶豫豫抬起的左腳還是放下了??纯磱寢屵^去半天,都快到?jīng)鐾ち?,我又急又怕,大喊起來——大人們把我抱了過去。
人不可能事事逃避。不知是我與它有緣,還是這種設計被廣泛應用,后來我又一次面對了這個困難。這時我已經(jīng)稍微大點兒了,大人們不再抱我,只是在岸邊鼓勵我。告訴我沒什么可怕,一邁就過去了,不會掉到水中的,即使掉下去也有人救。你不要想著路多長,邁一個是一個——我有些煩了,豁出去了,邁!我閉上眼睛,鼓足勇氣——又睜開了眼,因為閉上更沒準兒了。我一條腿邁了出去,另一條腿一蹬……
呀!我過來了!我很高興,又小心翼翼地邁第二個,又過來了!我很高興,很高興??!又連著邁了幾個,我不再怕了,我戰(zhàn)勝了困難!
從此以后,再遇到這種路,我總是一馬當先。越走越快,越走越熟,越走越高興!哪還有小心翼翼?哪還有什么害怕可言?甚至有時我能閉著眼過去,連大人“注意安全”的告誡也當耳邊風。
樂極生悲的事終于發(fā)生了,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我出事的那個湖——湖北宜昌的朝陽湖。
那天陽光明媚,我和媽媽沿著那種石墩路去亭子小憩。我蹦著過去了,沒出事,很好。可是天知道,當我跑回岸上扔完垃圾又一次返回時,我不慎一腳踏空,落入水中。我雖然嚇呆了,但大腦還比較清醒。我踩水浮出水面,一把摟住石墩,大喊救命,媽媽還沒聽見,兩個路過的叔叔把我拉了上來。
所幸我只嗆了一口水,而媽媽還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她看到我全身濕漉漉的,驚訝極了。
夏日的陽光很好,把我的衣服漸漸曬干了。說真的,我想,還是岸上好。在水里我甚至感到有小魚兒咬我的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我又開始怕邁石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