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成長的地方主要是石川縣內(nèi),不過居住期間最長的地方是東京。
說起故鄉(xiāng),這是度過少年時代的地方。我從十歲到十四歲在能登半島門前町生活,后來又回到金澤市。那時每天在農(nóng)村田野和山區(qū)玩耍,度過了四年,這些都印象很深。往日就像電影一幕幕地浮現(xiàn)在眼前。
1945年(昭和二十年)鄰接的福井市、富山市都遭到了空襲化為了灰燼,終于空襲輪到了金澤市,即時,八月母親、兄弟、我四個人一起疏散到父親的老家去。父親和姐姐留在了金澤市。
當時,到門前町要六個小時。(現(xiàn)在只要一個小時左右)從火車頭的煙囪呈濺出來的煤塵飛進了我的眼睛,怎么也取不出來,疼得流出眼淚的事,還記得很清楚。
傍晚到了,因為是好久沒有人住的屋子,沒有電燈,不得已借著燭光,從倉庫把臥具拿出來睡覺,可是我們被跳蚤咬得幾乎睡不著。
第二天早晨,身體到處腫起來了,竟然被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了,真惡心。那天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日后父親和姐姐都來到了老家,開始從事農(nóng)業(yè)。
總持寺
我老家地址是門前町日野尾,在總持寺的左邊兒。這座寺院作為曹洞宗大本山在國內(nèi)很有名。
1321年創(chuàng)建寺院的人是瑩山禪師,后來受“后醍醐天皇”的皈依,成了一宗的大本山。以后把住持定為五輪流制,也就是說,從全國同宗門里送五個僧侶來繼承住持,全國的基層廟達1.6萬座,院內(nèi)有大小七十多所佛殿伽藍。
1898年(明治三一年)遭到火災,大部分被燒毀了,借這個機會把傳教大本山搬到橫濱市鶴見區(qū),在門前町又重建了被燒毀的伽藍,并改名為“別院”。
1969年(昭和四四年)再一次改名為“總持寺祖院”。在鶴見區(qū)總持寺有從門前町移筑的一座建筑物。
最近,我去鶴見的時候,看到了電影明星石原裕次郎的墓,還有很多電影迷正在瞻仰他的墓。使我感受到一種現(xiàn)代的氣氛。
太祖堂
第二年的夏天,父親帶我去“太祖堂”,在那兒第一次看到禪僧進行的問答和說道,可是聽到的事現(xiàn)在都忘了,被大天蓋的豪華金色所吸引并感到驚訝,而一直凝視著。我喜歡寬闊而天棚高的房間,這大概就是那時所產(chǎn)生的印象吧。
經(jīng)藏
經(jīng)藏是明治時代幸免于火災的建筑物,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呈八角形于滑車起轉(zhuǎn)動的作用。
在放學回家的途中,常常跟同學一起跳上經(jīng)藏,咕嚕咕嚕地轉(zhuǎn)著,好像是坐在游園車上玩兒一樣。當時,因為戰(zhàn)敗不久,幾乎看不到參拜的人,寺院也沒有特別的管理,使人感到一種荒涼的感覺。
山門
在山門里設有樓梯,二樓的四周是走廊,我有點兒記不清了,好像在二樓放有兩尊觀音和地藏佛像。我曾在這四周走廊到處尋找麻雀的窩。因為老家沒有這么大的建筑物和樓梯,使我感覺好像上了高樓似的。
在河里捕“杜父魚”
在山門的面前,流淌著數(shù)米寬的“鬼屋川”小河,我跟同伴一起捕獲藏在河床下面的“杜父魚”。
“杜父魚”和“蝦虎魚”很相像,是一種頭大身體小的小魚,在金澤“杜父魚的菜、咸烹海味”是很有名的。我們捕魚的方法是先用線在木筷子上綁住兩根針,然后把石頭輕輕地抬起來,猛得一下子扎住一動不動的魚。
魚捕得很多,可是,從魚的立場來看,真可憐。
畫畫兒
圖畫教師很熱心,常常帶我們?nèi)懮?。有一個畫兒很好的高班生,畫了總持寺后門瓦上堆積的紅葉,將其美麗的景色畫的很漂亮,所以分數(shù)迷們?nèi)寄7滤?。日后,在教室里的墻上貼了很多景色一樣的畫兒。我記得那時是第一次用紫色顏料畫畫兒。
總持寺和老家鄰接
從學?;丶业穆肥窍冗M總持寺的“三松關”大門,順著石板路,到了山門,向左拐,然后出后門,沿著外側(cè)的長長的土墻走即到。土墻沒有“京都皇宮”那樣壯麗,可是用瓦鋪的長墻都很相像也很有威嚴感。長墻到處留下了損傷的痕跡,還有很大的洞,可以鉆進寺廟內(nèi),可是我怕蝮蛇不敢進去。
老家
在老家周圍有兩棟白色的土墻倉房,前面的叫前倉,后面的叫后倉,還有曾經(jīng)使用過的馬廄和脫粒機等農(nóng)具的堆房。
在前倉二樓,排列著書架,上面放著綠色布封面的大眾文學、黃色布封面的單口相聲全集等厚書,這些書我都讀遍了。其中《鳴門秘帖》、《黑駒勝藏》、《金色夜叉》和《古典單口相聲》最愛看。
在后倉的厚土墻上,到處有窟窿,聽說這些都是被青蛇開的孔。在屋頂瓦上多次看到附著蛇脫的皮,不過從未見過像壁孔那樣的大蛇。直到現(xiàn)在還是個謎。
在二樓有幾只長方形大箱子,其中的一個里面放著一套甲胄,可是沒有刀。我問父親:“為什么沒有刀?”父親說:“我年輕的時候,用刀伐竹子,那刀很鋒利啊,可是……”我感到非常的遺憾。
父母
父親是個手巧的人,每到冬天總要做稻草品。稻草制品的種類是繩子、草鞋、草屐、草袋、草席等一年的莊稼活兒中使用的易耗品。先將左手抓住一束稻草的穗頭部分,然后用右手的五個指頭,把枯葉除去,再把稻草莖在臼邊用大木槌咚咚地敲打,變得柔軟以后就是草品的好材料。那時我還是個孩子,父親沒有教我,只能旁觀。
到了夏天,父親為了曬鹽的工作,需要到海邊去住一周左右。父親沒帶我去,可是我想他們一定是曬出了老家所要使用的量吧?父親回到家時,背著一個很重的“Kamasu”(大稻草袋)“Kamasu”里有很多食鹽,還有一些空酒瓶,里面裝的是“Ishiru”?!埃桑螅瑁椋颍酢笔且环N調(diào)味料,主要的材料是魚和鹽,有特別的風味,在能登半島比得上醬油。因為我是在金澤長大的,所以覺得有一股臭烘烘的氣味兒,最初怎么也不習慣,可是吃了幾次,覺得越吃越好吃。聽說,現(xiàn)在它也進入了美食家所推崇的熱潮中。
母親用這鹽做了醬。等到醬熟了的時候,母親進后倉打開醬桶,嘗試味道,我常常想起母親當時那滿意的表情。
利用空馬廄,養(yǎng)了二三十只雞,在別處又養(yǎng)了二三頭豬,由我和弟弟照管牲口。養(yǎng)雞方法是整天放養(yǎng)在外,讓它們自由的吃草、吃蟲子,到喂食時間或到傍晚即使在很遠的地方也能自己回來。我對雞產(chǎn)生了感情,不忍心宰殺。父親把雞剁開的手藝很好,這是心臟、這是肝臟等,我一邊聽著父親的說明,一邊注視父親的動作。
住在金澤的時候,父親宰過兔子,那毛皮來年母親披在自己身后背上作為防寒用具。我為父親什么都能做而感到驕傲。
每年年末搗年糕的時候,我很高興。那天晚上我擔心著上床,不知道明天早晨三點能不能起床。因為此時,自己起床就可以做豆餡年糕、撒上黃豆面的年糕。
到了秋天,我每天都吃好多蘑菇,因為父親和二哥一起去山里采蘑菇,回來后用大鐵鍋煮了吃,到吃完要一周,真有點吃膩了。
“米糠鯡魚、米糠鯧魚”也吃過好多,這種食品有能登地方的獨特風味,就是太咸??墒牵卓返臐屠苯返睦闭{(diào)和了咸味,吃一點兒就能下好多米飯。
父親的職業(yè)是學校教師,那時已經(jīng)退職了。專業(yè)大概是語文、書法,我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父親曾好幾次寫過中國古詩的掛軸。我問過父親“教師是誰?”父親回答說“王羲之”。這事直到如今還記得很清楚。晚年父親的掛軸順次給了哥哥姐姐各一幅。應該輪到給我的時候,可是終于沒能實現(xiàn),因為父親去世了。我想大概那時父親已經(jīng)沒有力量寫掛軸了,真是遺憾。我為了懷念父親和門前老家,在家里壁龕上掛著漢詩《寒山寺》的拓本。
堂兄的事
堂兄的家在總持寺的右邊深處,他要那里搞照相的顯影,放大相片還有裝配收音的零件。我常常去那兒,看他工作。那時,他剛結(jié)婚,我才十一二歲,盡量在屋角站著看不妨礙他。
他的照相機是德國制的,牌子是“Leica”。我常聽到快門移動時那獨特的聲音。我把用父親的舊照相機拍的黑白膠卷帶到他那兒,讓他給我顯影。從那時,我對拍照感興趣了,一直繼續(xù)到現(xiàn)在。
四季回憶
冬天
我常常跟同伴兒一起帶上一種自制的滑)板去山野滑),跳躍也能跳一米左右。這滑)板的做法是先把孟宗竹劈成四片,把竹子頭兒用火燒后彎成,再將竹子中間釘上板子,板子上釘上帶子,(在這兒放入膠靴)彎成處安裝上繩子,就做完了。這滑)板名字叫“Yotuwali”。用法是兩手駕駛著繩子一邊掌握著方向一邊滑。做完后,馬上在神廟的石級上滑為的是除掉竹節(jié),使它變得光滑。這套滑)板跟正式的滑)板很不一樣,因不管怎樣大的角度,繩子都能駕駛。而且,彈性也大,所以滑)板不會折斷。梯田變成了滑)站,肚子餓的時候,用竹竿從柿子樹上打下通紅熟透了的柿子,吃飽以后接著又到別處去玩兒,一直痛痛快快地玩到傍晚。這滑)一直繼續(xù)到)全部融化了的時候。
房屋上方,有一個出生地守護神的無人小神社(我家的宮本姓是不是從這兒起名?)這里的爐邊有幾個不認識的頑皮孩子團團圍坐著烤年糕一邊吃一邊說笑著。我去瞧瞧他們,他們招呼我,我也成了同伙犯。(在無人廟禁止生火取暖)
在家里把前倉的小說拿出來看了以外,還跟姐弟一起玩兒小倉百家詩的紙牌,這和歌我全部都記住了。
春天
把小竹子按真的大刀、小刀的樣子,做成長短一致的竹刀,我們分成紅白兩隊進行武斗比賽,被殺了的人老實地退場了,我擅長的技藝是交戰(zhàn)中,一有可乘之機就把在身邊的敵人打敗了。比賽中我們隊時常獲勝,所以大家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我。
我一個人的時候把自行車輪的橡皮胎去掉,用棒子滾著車輪?,F(xiàn)在的不燃燒的垃圾在當時是寶物。
學校里流行了跳跳箱、躲避球,在躲避球方面注目的女孩常遭到男孩子們皮球的投擲。
夏天
有一天,我跟同學們一起走了四公里,到“黑島町”的海邊游泳。要是一個人行動的話,經(jīng)過別的鄉(xiāng)村的時候,其他鄉(xiāng)村的小孩兒會向他挑釁。在我的記憶中,下海的地方有一片大石頭,游泳后從海邊登上石頭時必須穿草屐,否則在石頭上會割傷腳。同學們潛入海中捉了蠑螺、章魚,可是我不會潛水所以只采集了一把海蘊。那時候在這不知多深的、蔚藍的大海中,我們從一個巖石到另一個巖石游來游去地玩兒,那高興勁兒永遠不會忘記。回家途中,我們在八個河再一次游泳,以此代替淋浴。八個河是注入黑島海里惟一的大川,我在這河川里學會了跳水。
秋天
晚飯后,一家人為做柿子干削柿子皮。該削的柿子有一大堆,削啊削的,可是一點兒也沒減少,幾乎每晚都加夜班。這種柿子的名字叫日本柿,形狀很大,還有尖的,到了柿子干的時候,就變成了肉很厚的美味品。屋里火爐上方的房梁上架著竹竿,把柿子掛起來,幾天后的早晨發(fā)現(xiàn)因太重落下了好幾個,這就是那天的點心。
我常常在稻子收割后的干燥水田里玩轉(zhuǎn)陀螺。先學會放在手掌,然后會在繩上滑走,這就受到孩子們的器重了。我不使用手掌,直接會在繩上滑走,讓孩子們吃了一驚。這方法也許是超高難動作吧?馬上孩子們都模仿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