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玲
“同學們,今天選‘三好學生學校給我們班4個名額。請大家認真考慮后,填好選票交,上來。”
“老師,可以棄權嗎?”有學生問。“當然可以,棄權也是一種權利?!蔽也唤浺獾鼗卮?。
幾分鐘后開始唱票,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全班37名學生,竟有25人投了棄權票。這怎么可能?我一向覺得我班的班風很正,同學關系也很融洽,怎么到了關鍵時刻卻不能團結?我生氣地說:
“同學們,這次選舉結果無效,因為竟然有這么多人棄權!我一直以為咱們班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班集體。這一年多來,我班處處爭先,大家表現(xiàn)得都很積極,可是難道連‘三好學生都選不出嗎?是不是有些人私心太重了?”
發(fā)了一通火以后,我擺出一個很“民主”的姿態(tài):“你們說現(xiàn)在該怎么辦?”
“那就重選吧。”幾個學生嘟噥著說,聽得出來他們還是很不情愿。但我總得向學?!敖徊睢毖?,于是再次投票,終于選出了4名“三好學生”。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但我卻很久不能平靜。想起學生們的種種可愛,想起他們?yōu)榘嗉墵幑鈺r的熱情和努力,我覺得很難將他們的棄權跟所謂的“私心”聯(lián)系起來。也許學生們有他們的理由吧,我是不是有點兒太草率,錯怪了他們?
第二天,我很誠懇地就選舉的事向學生們表達了我的歉意,然后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就這件事說說自己的想法和道理。
學生們靜靜地思考了一會兒,然后紛紛舉手發(fā)言。
有的學生說:“我們不喜歡有三六九等之分。大家都在同一個教室,受同樣的教育,誰不想爭當先進,可是有限的名額,只會人為地拉大同學間的距離。
還有的學生說:“這樣的評選不但不利于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傷害大多數(shù)同學的自尊心。”
對于棄權本身,學生們的觀點是:“這不是壞現(xiàn)象。首先,我們想嘗試行使自己的各種權利。其次,盡管棄權可能有心理不平衡的原因,但主要說明大家并不特別看重個人的榮譽。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選舉只是一種形式,全班共同進步才是我們的目的。”
聽了學生們很坦率的發(fā)言,我既有些震驚又有些慚愧。想不到他們對評選“三好學生”的問題能有如此透徹的看法。的確,這樣的評選是有些陳舊,需要改革了,我為什么就沒想到呢?再從我們班各項榮譽的取得來說,哪一項不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我這個班主任眼里,他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優(yōu)秀,這又豈是評選“三好學生”能夠體現(xiàn)出來的?
感謝這25張棄權票,使我對素質教育有了生動而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