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飲食營養(yǎng)應把握以下一些原則:
●反對暴飲暴食,提倡定時定量。早餐吃飽、吃好,午餐吃得適當,晚餐不宜太飽。
●注意減少飲食中熱量的攝入。每天攝入食物總熱量應比年輕時減少5%~10%,尤其是肥胖者應再減少一些,并持之以恒。
●營養(yǎng)應全面,防止偏食。碳水化合物中,米、面、雜糧都可吃一些,尤其應多吃一些粗糧,以補充維生素B族。甜食宜少吃,否則既不利于牙齒,還會增加肥胖和發(fā)生糖尿病的機會,肥胖還可能誘發(fā)多種疾病。
●攝入蛋白質時,應多食肉、魚,也可吃禽肉,但應避免動物內臟和脂肪。鮮奶和奶制品既有蛋白質又能補鈣,可每日飲用。
●多吃植物油,盡量少吃動物油。
●蔬菜、水果能補充多種維生素,可常吃,其中的粗纖維還有通便作用。
●食物宜清淡,攝入太多食鹽會引起高血壓和浮腫。
●刺激性強的食品輔料應少用。
●一些微量元素有調節(jié)體內激素的作用,如鉻、鋅、銅、碘、鎂。但是否需要服用特殊微量元素的藥物,應由醫(yī)生決定。
更年期綜合征食療方
甘麥飲:小麥30克,紅棗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適用于絕經前后伴有潮熱出汗、煩躁心悸、憂郁易怒、面色無華者。
蓮子百合粥:蓮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適用于絕經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體乏力、皮膚粗糙者。
杞棗湯:枸杞子、桑椹、紅棗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藥30克,瘦肉100克燉湯喝,每日1次。適用于更年期有頭暈目眩、飲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蒼白者。
赤豆薏苡仁紅棗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紅棗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適用于更年期有肢體水腫、皮膚松弛、關節(jié)酸痛者。
枸杞肉絲冬筍:枸杞、冬筍各30克,瘦豬肉100克,豬油、食鹽、味精、醬油、淀粉各適量。炒鍋放入豬油燒熱,投入肉絲和筍絲炒至熟,放入其他佐料即成。每日1次。適用于頭目昏眩、心煩易怒、經血量多、面色晦暗、手足心熱等。
生地黃精粥:生地、制黃精、粳米各30克,先將2味水煎去渣取汁,用藥汁煮粳米粥食之。每日1次。適應癥同上。
附片鯉魚湯:制附片15克,鯉魚1尾(重約500克)。先用清水煎煮附片2小時,將鯉魚收拾干凈再將藥汁煮鯉魚,食時入姜末、蔥花、鹽、味精等。適用于更年期有頭目眩暈,耳鳴腰酸或下肢水腫、喜溫惡寒,或白帶清稀,小腹冷痛及面色無華等癥者。
甘麥大棗粥:大麥、粳米各50克,大棗10枚,甘草15克。先煎甘草,去渣,后入粳米、大麥及大棗同煮為粥。每日2次,空腹食用。具有益氣安神,寧心美膚功效。適用于婦女更年期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不能自持或失眠盜汗、舌紅少苔、脈細而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