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地推進,實驗學校教師都參加了通識培訓。繼續(xù)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師培訓大體有兩個方向:其一,開展學科培訓,使教師在了解一般的概念、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學科課程標準和教科書,開展學科教學研究,使自已逐步適應新課程的學科教學:其二,就是新課程的專題研究。
學習方式變革,教學行為變化、教育評價的改革、個性化教學管理——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這些改革項目,都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現(xiàn)實依據(jù),并有先進的教育理論作為支撐。中小學教師要真正理解新課程、掌握新課程,就應該對這些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尤其是各級骨干教師和教研人員要先行一步,就更應該開展這方面的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是新課程培訓的重要領域。太學教育書刊音像中心為教師提供的專題培訓用書分成以下幾類:
一、學習理論類。主要內(nèi)容是新課程中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包括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與實施》、《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現(xiàn)代學習理論評析》三本書。
二、教學理論類。選擇了傅道春主編的《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一書,主要是解決教師教學操作層面的問題,側(cè)重于教師專業(yè)技能的更新和提升。另外,《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力圖把加得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我國中小學教學改革實踐緊密結(jié)合起來,通過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八種智能,目的是讓教師開拓寬泛的思維空間,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新的教學方法,并分別論述了各種智能理論在中小學各科教學的具體運用。此外還選擇了《多元智能理論與課程改革從書》,包括《多元智能理論解讀》、《走進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評價》、《“問題解決”的教學理論與實踐》。
三、教育評價類。集中了比較實用的《成長記錄袋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叢書——綜合素質(zhì)評價》、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叢書——語文學科評價》、《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叢書——數(shù)學學科評價》、《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叢書——藝術(shù)體育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評價》等五本書。
四、課程管理類。包括《走進校本學習與培訓》、《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兩本書。
以上書籍均由在新課程改革方面有一定理論造詣和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專家編寫,適宜作為新課程骨干教師培訓、學科帶頭人培訓用書,可供廣大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研究和師范院校學生選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