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越
上個世紀80年代深圳的龍頭電子企業(yè)今天淪落成靠收房租過活的末流企業(yè)
跨入21世紀,還知道“深圳美芝工業(yè)公司”的國人恐怕已不多了。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它卻是深圳特區(qū)首屈一指的明星企業(yè)、王牌企業(yè)。當其極盛之日,在深圳擁有企業(yè)40余家、職工1.7萬人,日本的新日鐵、理光、皇冠,乃至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都是其合作伙伴。
至于美芝創(chuàng)辦者曹繼光本人,在80年代也是籠罩著不少光環(huán)的傳奇人物。他在1986年成為中國官方內部文件里提到的第一個百萬富翁,并多次被評為深圳市優(yōu)秀企業(yè)家、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勞模。1989年,曹入選中國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在人民大會堂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然而,進入90年代,當康佳、賽格等公司一日千里地成長起來的同時,深圳電子企業(yè)原來的龍頭大哥“美芝”卻江河日下,不斷為當年的外資合作伙伴所拋棄,直至2001年的今天,美芝已淪為沒有任何產品、靠出租廠房每月收幾十萬元租金過活的末流企業(yè)。令知者無不為之扼腕嘆息。
是誰搞殘了美芝?日前,記者來到深圳,在其寥落冷清的總部,對身為企業(yè)創(chuàng)辦者、董事長卻非法人代表的曹繼光進行專訪。曹歸納出美芝衰落有兩大直接原因,先是“小人作祟”;后是“大人(指政府官員)作怪”;至于最根本原因,則在于被誤扣“集體經濟”的“紅帽子”多年,不能扳回民營企業(yè)的真實身份,只能任政府中某些貪瀆之輩玩弄與宰割。
為真正落實美芝公司的產權歸屬,曹繼光從1994年至今,已奔波7年!這位深圳特區(qū)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當年意氣風發(fā)的“杰青”,如今已年近半百,身后是一座景氣晦暗、人心惶惶的企業(yè),前方則是一條注定為各種明暗沖突所支配的訴訟之路。
近日,眾多著名學者本著對中國私營企業(yè)命運的關注,發(fā)出了支持曹繼光收回美芝產權的立場鮮明的聲音,有經濟學家也針對此事呼吁政府要尊重私有財產。深圳市高層領導也已明確表示,一定要依法公正處理好美芝問題。在上個世紀耗時10年的美芝產權爭奪戰(zhàn),也許在新世紀初,有望水落石出。
80年代的輝煌
要弄清美芝為何在90年代陷入重重風波,還得從曹繼光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開始說起。
曹繼光1952年生,河北人。其父曹喜芝是深圳特區(qū)建立后的第一任市委副書記,于1982年退休。曹繼光1977年從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系畢業(yè),留校當計算機系教師。
1979年,曹隨父親調到深圳市,進工業(yè)局當干部。在局機關僅呆了3個月,曹便自告奮勇跳出來籌建新華電器廠。兩年后,曹又跳槽到一家專修自行車、鐘表的街道企業(yè)工作,被委以副廠長重任,曹不負眾望,僅兩年,就將這個小廠發(fā)展成800多人的大廠。
1983年,中國改革進入深化階段。曹辭職下海。他拿出僅有的7000元錢積蓄,組建“深圳市家電制品廠”,專搞來料加工,組裝收錄機、收音機。當時,國家沒有私人辦企業(yè)的規(guī)定,個體戶招工不能超過8個人,為使企業(yè)合法化,曹繼光將廠子掛靠到深圳市五金家具工業(yè)公司,與之協(xié)定每年向工業(yè)公司上交利潤2萬元錢作管理費。掛靠后,曹繼光還向五金家具工業(yè)公司借了2.5萬元錢,這筆借款不到一年就還清了。
當時中國國門初開,曹的小廠正逢其時,業(yè)務越滾越大。1984年底,為讓工廠牌子更響亮,曹又開一廠名為“深圳市美芝電器公司”,“芝”是選自其父曹喜芝姓名的最后一字。
1987年,曹的工廠在深圳率先搞起高科技產品——腎結石體外粉碎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向多國出口,成為深圳十大企業(yè)之一,創(chuàng)匯排名深圳第一、廣東第二。此時美芝員工已超1萬人,擁有現(xiàn)代化標準廠房數(shù)萬平方米,實力和名氣都比掛靠的五金家具工業(yè)公司大。這一年,在市工業(yè)辦見證和主持下,美芝同五金家具工業(yè)公司舉行“脫鉤會議”:美芝劃出兩間廠房連同設備資金,再繳8萬元給家具工業(yè)公司后,宣布二者全部債權債務了結。
1988年,美芝公司員工人數(shù)發(fā)展到1.7萬人,辦有45家工廠。世界著名的跨國企業(yè)紛紛與美芝合作,如美國通用電器、法國湯姆遜、日本新日鐵制鋼、三菱重工、皇冠等。當時,中國的民營企業(yè)除四通公司之外,規(guī)模無出其右。
同年,深圳市體改辦給美芝下了一個文件,肯定了曹的辦廠方向,并同意他將個人承包所得以股份形式繼續(xù)投資美芝電器及其所屬企業(yè),文件指出,“鑒于美芝現(xiàn)有固定資產實際由曹繼光個人借款投資發(fā)展起來的,對曹購買其公司股份比例不作限制?!辈芾^光認為,雖然當時國家對私營企業(yè)的態(tài)度還較模糊,但這個文件在當時已實際上明確了他與美芝的產權關系。
1989年,曹在繼多年被評為省 、市勞模和優(yōu)秀共產黨員之后,又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青年”,達到個人榮譽的頂峰。殊不知他和美芝的厄運也從這年開始。
“老鼠看米缸”
據(jù)曹繼光回憶,1989年5月,他從北京參加完表彰會歸來,豪情更是高漲。當月他一拿到護照,便急切赴美,參加1988年即已訂下攤位的芝加哥國際電子博覽會。
曹在美國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電器商店都有自家產品出售,激動不已,立即電告公司董事會,要他們報經貿部申請在外設立海外公司,并要求董事會延長其在美停留時間,以便他集中精力將海外市場經營好,公司的日常工作,則委托他一向信任的副總經理張某某主持。
殊不知問題就出在美芝副總張某某身上。曹向記者自嘲:“我是叫了只老鼠來看米缸?!?/p>
曹說,張主持公司的日常工作后,就打起了將曹排擠走、獨攬公司大權的算盤。張利用擁有黨支部印章的權力,以支部全體黨員的名義,私自打了一個報告,秘密交給上級黨組織,報告只字不提經貿部批文和公司董事會決議,徑稱曹繼光不回國了,經支部全體黨員研究,讓曹作自動退黨處理;上級工委未作調查,就批復“同意支部意見”。張將此批復藏起,向支部黨員宣布,稱上級黨委已將曹開除黨籍,搞得大家都很恐慌,都以為政府認定曹與政治風波有牽連,于是張又做出關心曹繼光的姿態(tài),和大家一起,打電話通知曹:你被開除出黨了,國內形勢很緊張,建議在海外多呆一段時間,避避風頭,以免回國遭到不測。
另一方面,張又向政府匯報,稱發(fā)現(xiàn)公司內部有大量國有資產,為避免曹繼光將資產偷偷轉移出去,應盡快給以保護。經濟發(fā)展局未經調查核實,也同意了,并批準張為企業(yè)法人代表。這樣,作為美芝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曹繼光,不僅糊里糊涂地將黨員身份丟掉了,連法人代表的身份也被偷走,而且,張為實現(xiàn)奪權的所作所為,等于是將美芝早已摘掉的“紅帽子”又扣了回去,為美芝后來的產權糾紛埋下了隱患。
張的雙簧戲滴水不漏,在公司內部,他仍裝著接受曹的“海外遙控”,并于1990年至1993年間3次去美國,一方面是向曹“匯報工作”,同時也渲染國內“緊張氣氛”,以關心愛護為幌子,力阻其回國,勸其留在海外,“繼續(xù)開拓國際市場”。
但同時不少美芝員工向曹反映張侵吞企業(yè)財產,并積極拉攏政府官員的關系,頻頻動用公司大筆外匯請他們出國游玩。曹對張疑心日增,終于在1994年5月份,不理其再三勸說阻撓,從美國趕回深圳,曹回來后,向上級黨委和政府有關人士一一打聽、核對,才知道自己黨籍和法人地位的取消,完全不是因為當局要打擊自己,而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背著公司董事會和全體員工,向自己放出中傷的冷箭。
政府憑什么托管?
張的手法既已真相大白,美芝公司當即召開董事會,宣布恢復曹的法人代表位置,并將張開除出美芝董事會。但張也有一手,他跑去政府揭發(fā),稱曹此次回國是要調動大量資金往美國走,深圳市政府當即派出工作組,進駐美芝。從1995年起開始對美芝公司開展清產核資、界定產權。
這一查就是4年,前前后后來了兩批人。第一批系因工作組自身意見分歧解散,第二批來頭更大,以市委副秘書長直接領導,由市審計局牽頭查賬,期間沒有查出曹的任何問題,反而查出了張侵吞企業(yè)財產的事實,市檢察院對此立了案。1998年3月,張被迫退出400多萬元贓款,其法人代表和黨內其他職務都被撤消。但奇怪的是,其人并未受到法律制裁,至今逍遙法外,而且還在美芝掛著副總經理的職務。
據(jù)曹稱,張雖被查出經濟污點,但仍有神通,動員有關方面,千方百計阻撓曹恢復法人地位;同時,美芝的產權歸屬也遲遲做不出定論。曹無奈之下,提議由政府出面,在美芝成立臨時過渡班子,領導美芝工作,為期兩年,期滿即退出。
曹向記者承認,這是他繼委托張某某之后,犯的第二個大錯:“其實我早該想到:當初張某某大權獨攬時,會大發(fā)貪念,而換成某些不怎么自律的政府官員來掌管美芝時,同樣會叼住肥肉不放!”
據(jù)悉,2000年3月,由政府組成的過渡班子工作時效已到期,但深圳市集體資產辦公室(下簡稱集體辦)并未信守前諾,仍然對美芝實施強硬托管。在曹的辦公室,記者看到兩份文件,一份是深圳市經濟發(fā)展局去年3月1日的通知,宣稱根據(jù)相關文件精神,經發(fā)局不再主管美芝;另一份則是深圳集體辦同年3月30日的文件,指出美芝因資產構成復雜,產權暫未界定,對其予以托管,托管期間,企業(yè)的公司章程修改,領導人員任免,合并、分立、解散,產權轉讓,重大對外投資等重大事項,均須報集體辦批準。
這邊剛脫鉤,那邊又托管,政出兩門,自相矛盾,耐人尋味。而這時的美芝,經過1989年起張某某的鬧騰,1994年起工作組的頻繁出入,和1998年起政府的低效率托管,已是傷痕累累、運轉不靈,原先與之合作的大型外企見美芝如此局面,陸續(xù)棄之而走。美芝員工也隨之大量流失。
曹繼光痛感:不能再任政府某些部門隨意把持美芝了。2000年6月,曹繼光把深圳市集體辦告上了深圳福田區(qū)法院。訴狀稱,集體辦的托管決定是濫用權力之舉,不符合國家關于“政府各部門不能作為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企業(yè)”的規(guī)定,應予撤消。
去年12月,此案公開審理。法庭上,集體辦一方稱:美芝之所以發(fā)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國家政策、財政撥款以及減免稅款、有償使用的土地等,美芝從成立到審計,一直是按照集體所有制的形式運作和管理,應屬集體所有制企業(yè),集體辦有權托管。
審理次日,有一位經濟學家即公開發(fā)表意見,批駁集體辦說法:“集體辦代表在法庭上說,之所以不承認美芝是私營企業(yè),是因美芝在經營過程中,享受了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可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yè)也享受了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按集資辦的邏輯,難道對外資也要清產核資?說美芝享受了政府的財政撥款,也要看是什么形式,是協(xié)議,是投資,還是入股,要具體分析;至于享受了政府的減免稅,那也是為了向國家多交稅,不能算國家投資。用土地的有償使用來清產核資是無稽之談,土地本來就是企業(yè)花錢買來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早已兩清了。”
這位經濟學家又說:“集體辦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yè)只能行使服務功能,即使是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也無權托管,此外,企業(yè)法人應按《公司法》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選舉產生,也可向社會招聘有法人資格的人來管理企業(yè),由集體辦派人充當企業(yè)法人是件荒唐的事,也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p>
不過,直至今天,這起官司仍遲遲未做判決,被捆住手腳的美芝仍然無法正常運行。對此,曹繼光表示擬在近期內,向省高院提起對深圳市政府某些官員的行政訴訟。
曹繼光的思考
曹繼光向記者談了他對美芝這10年命運的思考:
“我起初是遭到企業(yè)里的小人暗算,才有了后來的麻煩,這是我個人用人不當?shù)膯栴},也是政府官僚作風的后果。我沒想到的是,政府大規(guī)模介入此事后,引起的問題反而越來越復雜。美芝在工作組進駐和政府兩次托管后走上了窮途末路,真令人痛心。
“美芝的問題,在80年代初期開辦的戴‘紅帽子的企業(yè)中,非常有代表性。這些企業(yè)當時由于國家政策限制,或為保險起見,雖是個人投資的,但大多是掛靠在某個集體單位牌子下面。企業(yè)還小時,誰都不愿管;到企業(yè)大了,就誰都想吞,又因為其產權不清,好像誰都能伸手拿。如果對其產權界定問題不解決,企業(yè)無疑會被政府的一些腐敗官員借種種理由侵吞掉。
“美芝的產權問題已經拖了10年,為什么還解決不了?為什么曾有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來對美芝進行產權界定,都無法進行工作?為什么從1990年至今,深圳市各有關單位組成的工作組六進六出美芝公司,花了上百萬元的驗資費,最終還是未能就美芝的產權問題得出一個明確結論?這明擺著是因為政府部門行政干預的結果。這些人中肯定不止一人貪污了企業(yè)的財富,一旦失去權力,蓋子就會被揭開,所以他們就要死死把住美芝的法人代表權力不放。
“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已經進入一個新世紀。私營企業(yè)在我國已成為國家的重要經濟力量,私營企業(yè)被神圣地寫進了我國《憲法》,美芝是到了應當進行產權界定的時候了,再不能拖下去了,這不光是為我個人利益,也是為了國家利益和美芝前途著想。我不愿眼睜睜地看著一個企業(yè)被內部和外部的蛀蟲掏空。我有兩個希望:一是盡快去掉政府部門對美芝的行政干預,這是有法可依的;二是由檢察院出面鑒定美芝的產權歸屬,還美芝公司本來面目。”
學術界的呼聲
對曹繼光這位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中的風云人物卷入的風波,眾多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都對他的命運寄予了強烈的關注和同情。
一位經濟學家近日在通讀美芝公司全部資料后,談了他對美芝事件的看法:“在美芝問題上雖然爭議很大,但有幾樁事實是各方公認的:一、美芝公司中并無國有資產,這點已為深圳市副市長所認可;二、曹繼光自1983年以來一直任美芝董事長,按《公司法》,公司法人由董事長出任;三、由深圳市政府干部、國家公務員任美芝法人的事情,各方都明確,這只是過渡措施;據(jù)此,美芝當務之急就是恢復曹繼光的公司法人的合法權利,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這是毋庸置疑的,其余問題則可迎刃而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者之一,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教授孫長江也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懊乐ナ遣芾^光出資創(chuàng)建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私營企業(yè),產權當然屬于曹繼光,現(xiàn)在所謂產權糾紛,完全是一些人利用八九十年代特殊的政策環(huán)境的后遺癥制造出來的。今天,私營企業(yè)法律地位早已明確,“十五”大指出,個體、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憲法》也對此作了相應規(guī)定。因此,讓作為私營企業(yè)的美芝摘帽、脫鉤,還其本來面目,是理所當然的事,任何個人、單位、部門都不應該設置障礙。深圳集體辦作為政府部門,以美芝‘資產構成比較復雜,產權暫時難于界定為借口,對其實行托管,是沒有理由的。退一萬步說,即使有這種情況,也應由擁有資產的各方通過法律程序去解決,不應由政府托管?!?/p>
國家行政學院領導學部教授杜鋼建近日也談了他對美芝的3點看法:“一、美芝產權糾紛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行為專橫造成腐敗分子有機可乘的余毒造成,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政府角色錯位,部門利益及官員貪權等現(xiàn)象依然嚴重,使該案至今無果;二、據(jù)該案事實和證據(jù),建議曹繼光盡快依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訴訟,相信法院會保障公民及企業(yè)的合法權利,糾正政府某些部門的違法行為;三、建議深圳市政府對此案給予高度重視,維護政府依法執(zhí)政的良好形象?!?/p>
經濟學家茅于軾也針對此事談了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指出:“為了確保私有財產權,首先要明確財產的界限。這就是所有權的界定。在我國的企業(yè)中存在著大量產權不明的現(xiàn)象,所以侵犯財產的事例層出不窮,糾紛也綿延不斷。人們的精力相當大的一部分被用去處理財產糾紛。社會上一些最有能力的人,把力量用在了非生產性而且是互相抵消力量的活動中,使國民經濟遭受重大損失。為了減少這種浪費,產權明確,并且在法律中規(guī)定私有財產的不可侵犯性,是非常必要的?!?/p>
這些學者的意見能對美芝事件產生多大影響?美芝能否解除政府托管?曹繼光能否恢復企業(yè)法人資格、收回美芝產權?美芝事件已成為研究中國在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私企命運的一個重要案例,本刊將繼續(xù)對這一事件保持關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