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梅
方法——相當簡易
取豆類(綠豆、赤小豆、黃豆均可)1000~1500克,置于鐵鍋內(nèi)小火翻炒,炒熱后倒入盆中?;颊呦磧舨粮呻p足,俟豆的溫度降至皮膚能耐受時,用腳踏踩此豆,或者將足底置于豆上來回摩動。睡前1小時使用,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鐘。此法對于失眠癥、高血壓、頭痛、牙痛、足汗過多癥均有較好的效果。
原理——并不深奧
踏豆療法實質(zhì)上是一種足部按摩法,利用豆類對足底穴位的按摩及溫熱作用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腳做為人體的一個器官,通過經(jīng)絡(luò)與其他臟腑、器官、組織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臟腑、器官及組織有病可以反映到足部有關(guān)的穴位上。針刺或按摩足部的穴位可以治療足部的疾病,也可以治療遠離足部的其他部位的疾病。足底按摩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記載,唐朝后流傳到國外,目前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流行。
對足部實施刺激的方法很多,如針刺、按摩、點穴、艾灸、溫洗、貼敷或借助有關(guān)的器械等。我國生產(chǎn)了足踏式按摩器械——“月球車”。日本有人曾在公園專門修建了“足部按摩路”。這條路依次由粗砂子、小石子、大石子、鵝卵石路段組成。人們在這條路上赤腳行走,足部便受到由輕到重的刺激。每天堅持在這段路上走一定時間,就可使許多疾病得到治愈或緩解。踏豆療法選用很普通的豆類作按摩材料,主要是考慮兩點因素:一是豆類質(zhì)地堅硬,大小合適;二是取材方便,便于使用。
療效——切實可靠
患者高某患神經(jīng)衰弱,有失眠、心悸、健忘、自汗的癥狀,多因?qū)W習緊張、工作繁忙或勞累后加重,常服鎮(zhèn)靜安眠藥以解失眠之苦。近來徹夜不眠,加倍服藥而無效。醫(yī)生囑其試用踏豆按摩法?;颊咦再彸嘈《?000克回家如法使用,第二天便欣喜來告,踏豆當晚即睡了5小時,精神暢快。爾后連續(xù)使用3個月,停用其他安眠藥物。隨訪6年,睡眠一直正常。
患者蘇某兩手掌、足底常年出汗,嚴重的時候則濕透鞋襪。西醫(yī)診斷為“手足多汗癥”。多次求醫(yī)服藥均沒有見效?;颊呙嫔珶o華,四肢欠溫,頭暈?zāi)垦#嬍齿^少。遵醫(yī)囑采用踏豆療法。手汗多則在腳踏豆的同時用手抓、搓、揉豆。每次20~30分鐘,每日兩次。一周后,手足出汗減少,食欲增加。連用兩個月,手足出汗的癥狀消除,其他癥狀也得到改善。3年后隨訪未復(fù)發(fā)。
踏豆療法操作簡便、無痛苦,只要堅持使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大家不妨一試。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