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剛
老子李耳是中國道家的鼻祖,因為他是以修煉“玄玄功”出名的,后世常尊稱他“玄玄上帝”。蘇州玄妙觀三清殿內就塑有他的金身象,橫額就是“玄玄上帝”。但知道他是歷史上有數(shù)的長壽人物的恐怕還不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上,給李耳寫有專門的傳記《老子列傳》。說老子李耳“年百有六十余歲,或云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又說他“西出關”、“莫知其所終”。司馬遷的寫作態(tài)度索以嚴肅認真著名,《史記》中對李耳的宗族譜記又有詳細的敘述。所以《老子列傳》中有關李耳的各種經歷應當是確實的。老子的長壽是可以相信的。幸好老子留下了長達五千言的經典著作——《道德經》,使我們在今天還可以從他的書本中探索他的長壽奧秘,并且參考離他生活年代較近的莊子、魏伯陽等道家著名人物的著作去“學習”和“實踐”,以使祖國人民在健康長壽方面有所效法。
老子長生久視之道的根本是什么?
老子《道德經》說:
“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p>
就是說要能長期生存而久視在人世間的重要途徑是“深根固蒂”。但人不是樹木花卉。人的“根”是什么?“蒂”又是什么?如何才能“歸到根蒂”上去進行培養(yǎng)而深固人的“根蒂”呢?如何才能真正的深根固蒂呢?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日復命?!?/p>
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老子教導我們找根,歸根,深根固蒂的方法是“虛極,靜篤”“入靜歸根”。說這樣才能復其性命、才能找到各人自己的根本。所以“入靜”而“坐忘”是老子李耳長壽功訣的根本功夫·
根據(jù)近代國內外的科學研究,人在“入靜”后,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波慢”情況了。這種使人大腦神經中樞恢復到兒童時代生理電波的現(xiàn)象也就是“還老還童”現(xiàn)象。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說的“歸根日靜,是日復命”的科學意義。
老子長壽“玄玄功”是常無觀妙和常有觀竅功法的互相交替修煉
如何進行“虛極靜篤”的修煉呢?老子也曾有過指點,要從“無”和“有”兩個方面辯證地去進行,《道德經》說: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p>
古代,對修道養(yǎng)壽的方法通稱“玄功”。老子說要經常地用“無”的修煉來觀妙,又要經常地用“有”的修煉來觀竅。老子說這兩種修煉方法都是屬于修道的范疇而且要經常交替地進行,這樣交叉地進行“無”與“有”的修煉的多次反復,也就是“玄之又玄”了,也就逐步地進入修道的妙門了。
如何常無觀妙?
常無觀妙如何進行,“無”又指什么?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思是去除我們大腦中的雜念,要達到沒有細微的大腦神經活動的地步。
專氣致柔,能嬰幾乎,——在呼吸上進行逐步的訓練鍛煉,要使它自然柔和到象嬰兒一樣。
能將個人的大腦思維活動進入休止,氣息柔和一如嬰兒,“入靜”到這等深度,就是?!盁o”觀妙了。那怎樣才能達到這等深度呢?《道德經》上強調說: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p>
塞其兌是指閉住口腔,閉其門是封閉人的對外聯(lián)絡的門戶“耳與目”,使個人大腦神經系統(tǒng)各部的對外聯(lián)絡達到“無感覺的地步”,也就是“坐忘”了。關于“坐忘”,和老子同時代的莊子曾有段文字描述,他說。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謂坐忘?!?/p>
“墮”就是要放松肢體,“黜”就是要休止思維智慧的運用,意念活動離開本身形休而使軀體感覺處于休止狀態(tài),于是就進入“坐忘”亦即“入靜”了。
如何常有觀竅?
“竅”是丹田穴的別名?!坝^竅”也就是今日氣功鍛煉中通稱的“意守丹田”。關于“觀竅”的方法,離老子李耳生存年代較近的魏伯陽在他所著的《參同契》一書中說: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fā)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guī)中?!?/p>
也就是說,用意念封閉自身“耳、目、口”這三個寶貴器官不與外界聯(lián)絡而用意識潛入人體正中的“規(guī)中”?!耙?guī)中”的部位雖眾說紛紜,但大多數(shù)認為“規(guī)中”是指人身重心所在部位即腹部“氣海穴”,也就是生理上通稱的腹部。用意念集中在這里,就是“常有觀竅”功法的實踐,就是“觀竅”了。魏伯陽又說;
“修行不怠惰,庶氣云雨行,霏霏若春絮,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仿佛被谷中?!?/p>
就是說“觀竅”較久了,人身的內氣就會發(fā)動,“內氣”就會如云雨一樣在體內運行周流。就象春天的楊柳飛絮一樣輕浮地上升,又如冰的融解一樣地舒服通暢?!皟葰狻痹谌松砩眢w的頭部和足部之間往來運轉周流,就如云霧在山谷中上升又轉為雨水下降一樣了。這也就是現(xiàn)代氣功中通稱的“大周天”。
“常無現(xiàn)妙、常有觀竅”的目的在于“入靜”,使大腦電波轉入“波慢”,逆轉生化
無論是“常無欲以觀其妙”或“常有欲以觀其竅”的修煉功法,都是為了“歸根入靜”,使意念活動休止而入于“靜”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tài)。清除大腦雜念,呼吸柔和達到猶如嬰兒一樣(所謂胎息),固然目的在于“入靜”;讓意念引導著內氣在身體內上下運轉周流,猶如天體在宇宙間運行一樣,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去除雜念使大腦入靜,因為“意念專一”了,雜念就停止了。有些修煉家一味強訶“內氣周流”的神秘性,認為只要達到“內氣大循環(huán)”就能“成仙了道長生不死”,有的執(zhí)著在“內氣運轉”上,一味加強其流量、速度,反而造成各項偏差,都是對“內氣運轉周流”缺乏認識的緣故。前代氣功大師呂純陽曾說過:“觀內氣運轉既久,則性空漏盡?!币彩侵竷葰膺\轉于人身一久,大腦雜念就停止了,人身能量從耳、目、口、鼻等各門戶漏遺也就減慢速度了的意思。
綜上所述,老子李耳的長壽功訣,通俗地說就是:
“清除雜念,呼吸柔和,大腦歸靜。修煉玄功,交替‘有‘無,入道妙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