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之奇
美麗的傳說會使人緬懷流失的歲月,更會使人燃燒起熾熱的希望。秘魯十九世紀末著名作家里卡多·帕爾馬創(chuàng)作的《秘魯傳說》,就是這樣一種文藝
我到秘魯以前,就讀過《秘魯傳說》,當時曾為里卡多·帕爾馬筆下印加子孫的聰明才智歡欣,為那些殖民地官僚和貴族的荒淫無恥憤恨,也為純潔少女們的遭遇悲憤。當我在秘魯?shù)臅r候,我拜訪了里卡多·帕爾馬誕生地普羅和他度過青少年時代的地方德圣弗朗西斯科。這兩個地方一直是秘魯首都利馬的繁華市區(qū),今天更是高樓矗立,喧鬧異常,不過街道古樸的痕跡仍然依稀可見。只可惜里卡多·帕爾馬的故居已經(jīng)蕩然無存。然而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卻沒有忘記這位《秘魯傳說》的作者。一位好心的當?shù)鼐用駧ьI(lǐng)我們到普羅和德圣弗朗西斯科大街尋找里卡多·帕爾馬舊居地。他告訴我,一個從東方來的中國人,拜訪一位秘魯作家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這不僅使我感到驕傲,也使里卡多·帕爾馬的鄉(xiāng)親都感到驕傲。
里卡多·帕爾馬被稱為秘魯文學之父。他于一八三三年二月七日出生在利馬普羅大街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中學畢業(yè)后,無力升學,只好進入社會。他當過海員、會計、文書、圖書管理員和總統(tǒng)秘書,還因參加政治斗爭流亡過國外。里卡多·帕爾馬完全靠自己的勤奮學習積累起了知識,在他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寫詩、散文和小說。這本譽滿秘魯和拉美的《秘魯傳說》是他畢生心血的結(jié)晶。
里卡多·帕爾馬一八六○年開始陸續(xù)發(fā)表《秘魯傳說》,一直到一九一一年才停止寫作。在這漫長的五十一年時間里,他寫出了八卷共四百多篇傳說,包括寫印加帝國時期的六篇,西班牙殖民地時期的三百三十九篇,反對殖民者、要求獨立時期的四十三篇,秘魯獨立時期四十九篇,其他十九篇。他的這些作品筆調(diào)犀利、新穎和雋永,立意明確,愛憎分明,既不同于詩,也不同于小說和軼聞。他用匕首一樣鋒利的語言解剖豪紳劣官和尋歡作樂浪蕩公子的卑鄙靈魂。例如,在《名譽要以生命來償還》這篇傳說中,一個名叫堂娜克勞迪亞·貝麗雅蒙的少女,被一個西班牙殖民地的青年軍官騙取了貞操,這位不幸的少女忍辱負重,幾經(jīng)周折,最后用她自己的劍結(jié)果了這個賭徒和淫棍的生命。這類故事在書中頗不少見,說明作者同情弱者,抨擊豪強,具有一定思想性。
里卡多·帕爾馬寫作《秘魯傳說》,正是秘魯從西班牙殖民地取得獨立后微露曙光的歷史時期,秘魯雖然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充滿混亂分裂,社會蕭條沉悶,但在秘魯人民中間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一股反抗現(xiàn)狀和要求改革的激流。里卡多·帕爾馬以真摯的感情謳歌這股激流,同時他又無情鞭撻了那些奸詐虛偽的領(lǐng)主和官僚。
一九一九年這位八十六歲的秘魯文學之父與世長辭。在他長期工作的利馬國立圖書館里至今還在展出《秘魯傳說》的手抄本。里卡多·帕爾馬這部著作的各種文本也已經(jīng)在很多國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