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以
在西德法蘭克福,每年舉行一次全世界性的圖書博覽會。年年都是十月第二個星期開始,會期一周。
法蘭克福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偉大的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就出生在這里,現(xiàn)在還保存有他的故居。這個城市只有六十六萬人口,但因為有航線通向世界各地,不斷有外國人來往,所以就顯得有些擁擠。
去年我有機會到法蘭克福,參觀了世界圖書博覽會。
博覽會開始那天,清晨街道還籠罩著薄霧,城市剛剛蘇醒,汽車就排著長龍從各個街道向展覽館進發(fā)。雖是在十月初旬,但這里已開始落著小雪花。在長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以北,從十月開始,或者下小雨,或者下小雪,一直到來年三、四月的春天來臨,難得有好太陽。
人們就是這樣冷嗖嗖地,每天擁向展覽館。
書市不賣書
在靠近展覽館的各條街道上,掛著各種橫幅圖書廣告:“請看:著名的兒童百科辭典!”“世界著名二十五個畫家的藝術(shù)與工作”?!笆澜缯淝莓媰浴?。落款寫著某國某出版社。廣告琳瑯滿目,有嚴肅的,也有花花梢梢的。還有那大字書寫,裝飾得紅紅綠綠,引人注目,如“性的知識!”
不用說,圖書在資本主義世界,大部分也是作為追逐利潤的工具。
人們沒有想到,這個熱鬧非凡的世界書市,竟然不出售圖書。你想在那里去買一本書,是辦不到的。準確一點說,這里是圖書交易所。所有展覽的圖書都是樣品。博覽會的目的,是商談轉(zhuǎn)移版權(quán),商談合作編撰。例如,你想將某種圖書翻譯出版另一語文版;你想根據(jù)你的需要,對某種書重新進行改編;你想取得某種書的全部或部分插圖原版;你想取得某種百科全書、辭典的部分資料;或者干脆你對某種書訂印多少,等等。這就是博覽會交易的內(nèi)容。
圖書博覽會規(guī)模之大,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如果你在每一個展臺只呆一分鐘,你一、二天
我們會見了展覽委員會主席威特哈斯先生和新聞秘書斯汪卡先生。他們對來自中國的客人,十分熱情。他們向我們?nèi)娴亟榻B了這個博覽會的歷史和現(xiàn)在的狀況。
這個博覽會從十五世紀就開始舉行,一直到十七世紀,逐漸興旺起來。后來因戰(zhàn)爭和各種原因,又衰落下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才又慢慢發(fā)展起來。到了本世紀五十年代,規(guī)模越來越大。一九八○年這一屆,全世界有九十五個國家,五千二百六十一個出版社參加,分八個館展覽。
不是搞出版發(fā)行的,是不能進入這個博覽會的。要進入這個博覽會,必須事先進行登記,辦理手續(xù)。法蘭克福的一般市民,是不能進入的。只有當博覽會快結(jié)束時,對本市學生開放一天。平時每天有二、三萬人參加,多時達五萬人。從上午八時半,到下午五時,總是熙熙攘攘,和我們的趕集一樣。
博覽會也給法蘭克福帶來繁榮。在博覽會舉行期間,你想在旅館租一間房子,是非常難的。老客人都是今年預(yù)訂明年的旅館,有的旅館還收取訂金。房租是很貴的,特別是從博覽會開幕那一天起,到閉幕那天止,全市旅館一律加價百分之三十。因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需要有地方住,而市民又可以從中掙點錢,所以從居民中也可以租到一些房子。尤其是郊區(qū),許多人家都騰出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云集的客人。
“你們?nèi)f里長城怎么樣了?”
現(xiàn)在是中國熱,全世界人們在關(guān)心著中國。在圖書博覽會上,不少的人想和我們交談,包括各國來的新聞記者,都向我們提出問題?!澳銈冎袊衲瓿隽艘恍┦裁粗匾膱D書?”“有些什么書可以向我國人民介紹嗎?”“你們是文明古國,現(xiàn)在情況又安定了,你們給我們介紹一些圖書吧!”“我們和你們合作搞點什么,例如萬里長城!你們?nèi)f里長城怎么樣了?你們能提供一些編書的圖片和資料嗎?”
的確,萬里長城是世界各國人們所關(guān)心的。他們不但關(guān)心萬里長城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關(guān)心萬里長城這個國家的現(xiàn)在。這個國家十億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他們現(xiàn)在怎樣?比過去又怎樣?那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們很想通過書籍去了解。
我們中國國際書店在那里的展臺,高高掛著四個紅燈籠。目標顯著,遠遠就可以望見。到那里去的人,川流不息,人們特別欣賞中國的國畫,都喜歡和中國的朋友交談,我們的同志有些血接不暇。
香港三聯(lián)書店的展臺,客人也來往不斷,他們展出的中國圖書,特別是學習中文的工具書,受到極大的歡迎。
在南斯拉夫《評論》出版社的展臺上,有一幅巨大的廣告,吸引著走過的行人。這就是《評論》社和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國》畫冊的廣告。這本畫冊向西方介紹人民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在的生活。展臺上陳列了畫冊的英、德、丹麥和荷蘭文版本。這些版本豎的橫的擺著,幾乎占了展臺的一半。當我們訪問這個展臺時,南《評論》社社長、當年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游擊隊員托馬舍維奇同志,他正在和西班牙人談判出版《中國》畫冊的西班牙文版。托告訴我,意大利文版就要出版了。在西方,一本畫冊印十三萬冊,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可見人們渴望著了解中國。
在博覽會上,也有掛著中國國畫,經(jīng)營自己生意的。例如在某個東方出版社的展臺上,掛著兩幅巨大的中國古畫,畫上都有乾隆的“御筆”和印章。掛這兩幅的目的,可能是吸引來人吧!
非洲館詩歌和舞蹈
博覽會的第七館,是非洲館。這里陳列的圖書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非洲各國出版的圖書,非洲有三十二個國家四百個出版社參加了展覽。另一部分是歐洲、美洲和世界其他各國出版有關(guān)非洲內(nèi)容的圖書。博覽會開幕那天,展覽委員會主席威特哈斯宣告,這屆博覽會以非洲圖書為重點,并邀請了非洲作家來參加。所以,非洲館布置得特別華麗。在館的中央,還搭了一個戲臺。臺上有時演奏非洲音樂、歌曲,有時表演民間舞蹈,有時朗誦詩歌。廳堂里到處擺著非洲著名的木雕和其他手工藝品。有的地方擺有電視,不時放映非洲民族生活的電視片。反映非洲人民艱苦的勞動和歡樂生活跳著土風舞的鏡頭,吸引著觀眾。廳堂的墻壁上,也貼滿了非洲人民生活的圖片,還有書寫的詩篇。有些詩反映了非洲人民斗爭的歷史,有的抒發(fā)被販賣到美洲去的黑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在一個圓柱上,用巨大的字書寫著:
“我們一定要回到我們的家園!
我們的勞動,我們的海灘,我們的田間!
我們一定要回到我們那發(fā)掘鉆石、黃金的國土!
我們的高山,我們的湖泊,我們的森林!
我們一定要回到我們那戰(zhàn)鼓聲聲的故鄉(xiāng)!……”
這些詩歌是很有感情的,是很美麗的,雖然這是書商交易會,還是反映了非洲人民的呼聲。
十月九日,非洲館發(fā)生了一件事情。非洲的客人發(fā)現(xiàn)實行種族歧視的“南非”也參加了某個展覽館,他們就提出抗議。非洲館實行閉館一天。在該館的門口寫著:“抗議!抗議!”“結(jié)束種族歧視!”還有這樣的標語:“和外國人結(jié)婚的德國太太們,讓我們團結(jié)起來反對種族歧視!”(落款是與外國人結(jié)婚的德國婦女俱樂部)。反對民族壓迫的非洲人民是不可侮的,他們到處都發(fā)出反對種族歧視的呼聲。
“你們的少兒讀物真好!”
博覽會突出的地方,是專門展出豐富多采的少年兒童讀物。這一部分讀物,占了第六館大部分的位置。這里陳列的書刊,從一歲半兒童適用的開始,一直到十五、六歲的中學生讀物。供學齡前兒童用的,多是為父母和幼兒園老師準備向孩子念的或唱的。為了啟發(fā)孩子的智力,有各種各樣的科學玩具,或者是帶玩具性的有圖有字的東西。這些東西或是塑料制成的,或是堅實的紙制成的。為大一點兒童準備的,有各種百科詞典、學習外國語的詞典,還有圖文并茂的多種多樣知識的匯集。
這個館里陳列的連環(huán)畫非常之多,當我們正在翻閱一些連環(huán)畫時,有一位外國朋友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他說:“早安!日本來的嗎?”“不,我們是中國來的。”我們說。“??!中國,我看過你們許多連環(huán)畫,你們連環(huán)畫從內(nèi)容到藝術(shù)都非常好。我很有興趣!你們少兒讀物真好!”他興致勃勃地說著,也去翻閱那里的連環(huán)畫。我們聽到自己國家的圖書被人稱贊,心里樂滋滋的。的確,我們正在翻閱的那些外國連環(huán)畫,多是內(nèi)容空虛,一般逗樂、打趣的東西,我們不能贊美。而我們的連環(huán)畫,內(nèi)容絕大部分都是好的,藝術(shù)手法也是很不錯,畫家的工作是很認真的。這幾年來,我們的少年讀物,大有起色。我們的兒童讀物的插畫,幾次在國際評比會上,得到第一和第二名。但是我們少年讀物的裝幀和紙張質(zhì)量,還落在后頭。這方面我們是大有作為的,要迎頭趕上去。
書和藝術(shù)
博覽會共展出圖書二十九萬七千種,其中當年出版的新書八萬四千種??梢哉f,博覽會是世界圖書出版的櫥窗。這里是應(yīng)有盡有的,世界各國有名望的出版社都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和裝幀得最好的拿出來,好象大家就是要在這里比賽一番。我們參觀一個大出版社的展臺時,發(fā)現(xiàn)一本特大的書。這本書體積有《人民日報》一年合訂本那么大、那么厚。我想搬下來看看,但實在弄不動。由于主人的熱情,他們幫了我的忙,把這厚本書從書架上搬了下來。我打開一看,原來是記述世界各地的鸚鵡鳥的,這是科學的編撰,又是藝術(shù)的作品。內(nèi)容是收集拍照了世界各地的鸚鵡。全書是彩色圖片,用上等膠版紙。對各地鸚鵡還進行具體分析,對鸚鵡的頭部、尾部,它的全身羽毛,進行了部分拍照。
圖書的封面,是使你眼花繚亂的。要是采集部分拍照,匯編成一本書,可以說是現(xiàn)代藝術(shù)的代表作。這里有專門陳列圖書裝幀和封面設(shè)計的展臺,有對書店的布置和書架設(shè)計的展臺。
第八館二樓,是陳列圖片和藝術(shù)品的地方。我們到了一個小小的展覽室。這是歐洲一家出版社布置的,室內(nèi)陳列著一些黑灰色的圖書。這些所謂圖書,不是書,是圖書形式的裝飾品。陳列在架上,遠遠看上去,看那封面象是一些浮雕,有的象幾束麥秸,有的象幾棵干枯的樹,有的簡直就是一塊灰色的磚頭……。不少是用精致的架框把它框著,甚至在框上掛著金色的鏈子。我們十分好奇,這是什么書呢?走近一看,原來這都是用燒焦的報紙和雜志粘貼起來的。這是書籍設(shè)計的藝術(shù)。我們想就此拍幾張照片,留著讓大家也欣賞一下??上В斘覀兡贸稣障鄼C時,主人有禮貌地搖搖手,表示謝絕。我們也只好作罷。類似這樣陳設(shè)的藝術(shù)品,還有幾家。有一天晚上,我們和國外幾個出版社的總編輯閑談,我問起一位年長的朋友,他到過第八館樓上去過沒有?看見過那些用燒焦的報紙裝成的書沒有?他說:“都看見了,那不是真正的藝術(shù)!”
“請把你的尊容留下作紀念吧!”
博覽會到了后期,在一天晚上,法蘭克福市長為一年一度的書市舉行招待會,邀請參加書展的各國部分代表出席。招待會上市長首先發(fā)表熱情洋溢的演說,熱烈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并誠懇地希望客人們次年再來。接著非洲代表致詞,感謝法蘭克福居民和市長對書市的幫助。之后,大家進入宴會廳。
在宴會廳的門口,民間的形式歡迎遠方客人入內(nèi)。一個老藝人,穿著舊式服裝,搖著古老的風琴,微笑著微微點頭。席間,又有三個熟練的音樂家,拉著小提琴、大提琴和手風琴,和諧地演奏著德國著名音樂大師的樂曲。他們邊奏邊走過客人們的跟前。
我注意到,當客人進入市政廳時,在市長演說之前之后,甚至在演說中間,有攝影記者不斷地穿梭拍照,好象給人人都拍。我那時想,這樣有什么必要呢?當宴會散后,謎底揭開了。客人從宴會廳走到休息廳時,一條長長的桌上,陳列著許許多多的照片,這都是客人參加招待會的尊容?;蚴强腿俗约旱淖鹑荩蚴菐讉€朋友在一起的尊容,四寸大小,經(jīng)過一、二小時就洗好那么多擺在了那里,一個馬克一張,你不要也可以。接待者笑微微地說:“請把你的尊容留下作紀念吧!”我們走在后頭,看見百分之九十都取走了??腿祟l頻點頭,一面愉快地走出廳堂,一面說:“?。≌盏谜婧?,謝謝!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