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不一定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家境,卻一定具備發(fā)現(xiàn)孩子潛能的慧眼、托舉孩子夢想的勇氣,以及用文化滋養(yǎng)孩子的智慧。
兩天能做什么?打掃房間、追一部劇、讀一本書……這對中國少年卻在兩天內(nèi)編排了一套功夫街舞,驚艷了全世界。
2025年3月,在巴黎Juste Debout世界街舞總決賽現(xiàn)場,12歲的符雋熙與10歲的宋皓銘身披中國紅戰(zhàn)袍登場。
音樂響起后,兩人虛握酒杯仰頭豪飲,酒意微醺間忽然拱手作揖,耍出一套醉拳。隨著節(jié)奏變換,26個武術動作層層遞進,從太極云手的柔美到詠春寸拳的剛勁,一招一式,盡顯東方神韻。
這套中國風街舞征服了評委的心。觀眾席也一片沸騰:“太震撼了,沒想到街舞還能這么跳?!?/p>
作為賽場上唯一一對未成年人組合,他們一路挺進四強,創(chuàng)下了中國選手在該賽事的最佳成績紀錄。
舞臺上,符雋熙第一時間高舉國旗:“我們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比賽,最大的心愿就是讓世界各國的朋友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聽到符雋熙的這番宣言,站在后臺的媽媽賈秋妍熱淚盈眶:“那一刻比我聽到孩子獲獎還要激動,畢竟名次只是一時的,但植根于心的文化認同,會讓孩子受益終生?!?/p>
挖掘興趣厚植文化自信
符雋熙的舞技精湛,很多人都以為他出身藝術世家,但賈秋妍笑著搖頭:“我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家里沒有一個人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小符能站上國際舞臺,主要靠他自己日復一日的苦練。”回顧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賈秋妍的聲音里滿是驕傲,又隱隱透著一絲心疼。
符雋熙和街舞的緣分始于一檔綜藝節(jié)目。2017年,5歲的符雋熙趴在電視機前,被《這!就是街舞》中選手們的炫酷動作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模仿起來,雖然只是簡單地打滾、踢腿,卻讓賈秋妍發(fā)現(xiàn)了他對舞蹈的熱情:“小符從小體弱多病,看到他喜歡街舞,我特別開心?!辟Z秋妍和愛人符勝協(xié)帶著小符去街舞工作室感受氛圍。音樂一響,小家伙的眼睛就亮了起來,跟著節(jié)奏扭動身體,回到家還意猶未盡,對著鏡子反復練習,專注極了。夫妻倆相視一笑,決定全力支持兒子學習街舞。
6歲那年,符雋熙在Better Dance培訓中心正式開啟了街舞生涯。因為喜愛跳舞,他認真地跟隨老師學習每個動作,從不敷衍了事,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夸獎,他跳得更起勁兒了。上小學后,符雋熙依然執(zhí)行著周密的訓練方案。怕孩子一個人訓練感到枯燥,符勝協(xié)主動承擔起陪練的角色,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父子倆并肩訓練的身影。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下,符雋熙的體質(zhì)有了明顯的改善,還鍛煉出了6塊腹肌,舞技也突飛猛進,在當?shù)厣賰航治璞荣愔袑覄?chuàng)佳績。
不過,真正讓符雋熙在眾多舞者中脫穎而出的,是他那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練舞的過程中,符雋熙常常打破常規(guī),將基礎動作跳出新花樣,這種能力的形成,歸功于父母對他的文化啟蒙。
賈秋妍和丈夫符勝協(xié)深諳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給小符立下了一條鐵律:必須完成學校的課業(yè)才能練舞。同時,他們還很重視孩子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了培養(yǎng)符雋熙的文化認同感,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父母都會帶著他沉浸式體驗中國文化和習俗。其間,他們注意到小符對武術文化格外著迷,就陪他一起觀看《霍元甲》等經(jīng)典功夫影片,探討其中的武術精神和動作美學。
“優(yōu)秀的舞者一定要能領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蘊。”媽媽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讓符雋熙的舞蹈理念得到了升華,曾經(jīng)以炫技為主的表演風格漸漸退去,轉而探索如何賦予街舞更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
創(chuàng)新思維舞出中華風采
“好多人都說小符是街舞神童,實際上,他遭受的挫折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少。”賈秋妍告訴筆者,“學習幾年后,小符開始參加全國大賽,見識了各地選手的精彩表現(xiàn),一度懷疑自己不適合跳街舞?!?/p>
2023年,符雋熙在北京參加Battle Fresh總決賽,比賽那天正好是母親節(jié),他很想拿個好名次給媽媽一個驚喜,結果卻止步于16強?!皨寢?,外面的世界太大了!”符雋熙撲進媽媽的懷中,泣不成聲。
回家后,符雋熙像泄了氣的皮球。父母察覺到孩子的情緒,沒有一句責備,只是輕輕拍著他的后背:“寶貝,你知道嗎?讓我們感到驕傲的,不是你得了多少獎,而是你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正常的,我們陪你一起想辦法,好不好?”
從那天起,符勝協(xié)每天更加仔細地研究兒子的比賽錄像,常常坐在電腦前,一幀一幀地慢放視頻,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精進的動作要點。賈秋妍則帶著兒子在上課間隙拜訪名師,尋找突破口。
爸爸媽媽努力幫助符雋熙,卻不把壓力帶給他。每當陪他外出比賽,賈秋妍總會把枯燥的行程化作移動的文化課堂。每到一處新地方,她就會帶著孩子深入街頭巷尾,有時駐足觀看街頭藝人的武術表演,有時聆聽民間樂手彈唱的地方小調(diào)。一邊觀看,一邊講解傳統(tǒng)文化與舞蹈之間的相通之處:“寶貝,跳舞不是只比誰會的動作多,要把各地的風土人情都跳出來,這樣的舞蹈才能讓人記一輩子。”
得益于父母的悉心陪伴和引導,符雋熙漸漸走出了失敗的陰影,開始嘗試用中國文化為街舞添彩。在2023年11月14日的Battle Fresh貴陽賽區(qū),符雋熙再一次閃亮舞臺。他俯身撐地,兩腿彎曲,卡著節(jié)拍完成了三次腳尖點頭,這招獨創(chuàng)的“蝎子擺尾3.0”,巧妙地將中華武術的意與西方街舞的形相結合,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一夜之間,視頻就突破了百萬播放量。
之后,在廣西南寧的一場賽事中,曾是邁克爾·杰克遜編舞老師的評委Henry Link特意來到后臺,滿臉笑容地向符雋熙走來,說:“太驚艷了,你是我在中國見過的街舞跳得最好的孩子。”這份認可給了符雋熙莫大的信心,他立志要在世界街舞的土壤里,種下中國文化的種子。
2024年,符雋熙成功入選CHUC青少年街舞國家隊。一年后,在武漢參加Juste Debout世界街舞海選時,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宋皓銘,兩人因共同的武術情懷決定組隊,最終摘得中國賽區(qū)Hip-Hop桂冠,代表中國參加總決賽。
比賽前夕,在街舞偶像ICEE的指導下,兩人繼續(xù)把武術元素融入街舞。但他們一人在廣西,一人在江蘇,千里之隔讓創(chuàng)作陷入了僵局。關鍵時刻,賈秋妍當起聯(lián)絡員,用手機視頻幫助他們實時交流想法、完善動作細節(jié),最終讓這個創(chuàng)意得以實現(xiàn)。
符雋熙在舞臺上的精彩表現(xiàn),是父母多年教育的厚積薄發(fā)。父母給予了他強大的支持,且留下了足夠的探索空間。他們的愛讓孩子既能扎根中國文化,又能飛向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