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現(xiàn)在不當書記了,叫“蕭老爺子”親熱些。但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蕭老”。
蕭老全名蕭征龍,今年87歲。他是1988年大庸設為地級市時的市長,也是1994年大庸市改為張家界市時的市委書記。
初識蕭老,是在2019年初。當時,單位組織集體學習,聽了蕭老關于編制全市“十四五”規(guī)劃的發(fā)言,頓感耳目一新。記得,市委辦在蕭老書面發(fā)言材料上的按語是:蕭征龍同志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釋放正能量的典型代表。
2024年底,被調到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今年2月25日,召開座談會。上午9時許,只見蕭老步履穩(wěn)健,精神矍鑠,根本不像是一位耄耋老人,倒像是年富力強的中年人。會上,他聲如洪鐘,談張家界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談對老干部工作的看法與建議。
兩個小時的座談,很快就結束了。蕭老往上推了推眼鏡說:“走,請幫我找個亮堂點的地方,打稿子?!闭f話間,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沓手稿。我瞧見,是小方格子信紙,文章標題是“關于編制‘十五五'規(guī)劃的說長道短”。字跡工整,足足有好幾十頁!
幾天后,蕭老將一份八千多字的建議初稿遞給我,說請我斧正。我受寵若驚,一口氣讀完全稿。接下來,他按照市委安排,主動牽頭組織9名老干部,分赴各區(qū)縣和市直相關部門,逐一召開研討交流座談會。每次座談,他不僅虛心聽取意見,詳細了解情況,還針對不同單位,手寫一份基礎材料。在蕭老看來,凡是沒有到過實地、察過實情、聽過實話的建議,都是不可靠的。他說,自己只是講了些難得聽到的真話,有一定分量的實話。
用蕭老自己的話說,他從工作以來的六十幾年就是服務農民、治理社會、發(fā)揮余熱。
1961年10月大學畢業(yè)后,蕭老被分回湖南,下派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他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術,有效防治了紅薯黑斑病、稻瘟病等危害,在丘陵山區(qū)大面積推廣了雙季稻,改造了高山臺地的冷浸田,并在縣委農村工作點上,現(xiàn)場傳授農業(yè)科技知識。1983年6月,他被破格提拔為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退休后的21年,他先后擔任兩屆湖南省西部綜合開發(fā)研究會會長,多次參加武陵山地區(qū)學術活動,編寫出版了四本通俗論文集,經常應邀到街道、社區(qū)給黨員干部講黨課,并積極建言獻策。
蕭老長期忙碌但身體健康。當被問到長壽的秘訣時,他回答,年輕時跟農民同志同吃同住同勞動,鍛煉了筋骨。進入老年之后的基本生活方式是:散步使人健朗,讀書使人長壽,思考使人年輕。(作者系中共張家界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
編輯/李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