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課程實施”中明確指出,要“強化學科實踐”,“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在\"教學提示\"中也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和社會生活需要,圍繞特定主題,由真實的問題或任務驅動,綜合運用其他相關課程的知識自主開展項目學習[2]??梢姡_展項自式學習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應有之義。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解決復雜的真實性問題,從而掌握重要知識、核心概念和關鍵能力的教學方法,它克服了知識學習與思維實踐割裂的狀態(tài),幫助學生不僅“知”,而且體驗如何“行”3]。然而,當前的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存在碎片化與淺表化的問題,阻礙了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弱化了項目式學習的教育效能。學歷案作為教師設計的規(guī)范或引導學生學習歷程的專業(yè)文本,其核心價值在于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發(fā)展的動態(tài)腳手架[4]。筆者認為,造成當前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學歷案的設計未能很好地突顯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思維可視化工具是能夠使學生思維清晰化與透明化的教學工具[5,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效率,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發(fā)生?;谶@樣的認識,下面對基于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學歷案設計路徑作一探討,并以由國家教材委員會于2024年審定的外研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4Theartofhavingfun為教學內容呈現(xiàn)一個案例。
二、基于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學歷案設計路徑
基于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學歷案的設計,絕非工具與任務的機械組合,而是以思維可視化工具驅動深度探究為核心理念,聚焦項目式學習任務,形成的\"認知顯化—語言內化一素養(yǎng)進階\"的項目式學習方式(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思維可視化工具貫穿項目規(guī)劃、項目人項、項目實施、項目展示與評價四個階段,具體如下:在項目規(guī)劃階段,教師在深度解讀教學單元、提煉主題意義的基礎上,錨定教學目標、確定項目,進而選定思維可視化工具,規(guī)劃項目進程;在項目人項階段,教師設計任務拆解表引導學生提煉驅動性問題、拆解項目子任務,在此基礎上設計思維導圖和分工表幫助學生制訂項目實施計劃;在項目實施階段,教師設計AIS文本分析表整理單元內容,引導學生探究語篇主題、積累語篇語言,在此基礎上設計魚骨計劃圖引導學生管控項目進程,以幫助學生在達成對主題認知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智慧;在項目展示與評價階段,教師設計評價量規(guī)引導學生量化項目評價,設計項目問答反饋表收集實踐反饋,幫助學生反思自身的實踐,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三、基于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初中英語項自式學習學歷案設計示例
(一)項目規(guī)劃階段
在項目規(guī)劃階段,教師應整體解讀教學單元,提煉主題意義,錨定教學目標,確定項目,在此基礎上選定思維可視化工具,規(guī)劃項目進程,使項目式學習與學科核心知識緊密關聯(lián),從而規(guī)避項目式學習陷入“活動繁榮而學科空心化\"\"知識學習與思維實踐割裂\"的誤區(qū)。
第一步,解讀教學單元,提煉主題意義。Unit 4 Theart of having fun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下的“生活與學習\"主題群,子主題內容為“豐富、充實、積極向上的生活”。該單元圍繞\"themeaning ofhaving fun\"這一話題展開,包含圖表、音視頻、議論文、海報、新聞報道等多模態(tài)語篇(單元語篇的標題、類型、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通過深入研讀教學單元內各語篇,教師提煉出主題意義:批判性地分析娛樂活動的利弊,正確看待學習和娛樂活動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娛樂活動觀。
第二步,錨定教學目標,確定項目。單元教學目標的精準錨定,本質在于將《義教課標》中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轉化為可觀測、可評價的行為表征,讓整個項目有明確的“靶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先在錨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確定項目?;趯虒W單元的解讀,結合《義教課標》的要求,教師設定單元教學目標如下: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
① 了解古人的娛樂活動,比較世界各地中學生不同的娛樂活動,談論自已喜歡的娛樂活動,探討娛樂活動給人們帶來的益處;
② 思考將愛好轉化為職業(yè)的可能性,并分析需為之付出的努力;
③ 意識到沉迷于娛樂活動的弊端,批判性地看待娛樂活動,樹立適度娛樂、健康生活的觀念。
Presentingideas板塊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一項關于班內學生課余娛樂活動的調查,探討青少年如何形成正確的娛樂活動觀。教師基于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校學生會發(fā)起《課余娛樂活動優(yōu)化建議指南》撰寫活動,旨在幫助同學們在課余時間科學、健康、愉快地開展娛樂活動。請圍繞班內同學展開調查,了解他們的課余活動情況,并撰寫調查報告,匯報調查結果\"這一項目任務,并設置“How can we make a good report on fun activities in our class?”這一驅動性問題,以幫助學生意識到適度娛樂的重要性,進而對個人課余活動作出科學的調整。
第三步,選定思維可視化工具,規(guī)劃項目進程。首先,教師將驅動性問題分解為“How canwe do a survey?”“How can we write a report?”“How can we present the report?”三個子問題,并依據教學內容將子問題與教學課時進行匹配,以解決子問題為目標擬定子任務,確定項目子成果,旨在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然后,教師基于每個子任務選定適配的思維可視化工具,并形成如表2所示的項目進程規(guī)劃。
表2項目進程規(guī)劃
(二)項目入項階段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思考并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具體到項目式學習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提煉項目式學習的核心一—驅動性問題,并有邏輯地拆解項目任務是當前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應關注的重點[6]。
第一步,基于任務拆解表提煉驅動性問題,拆解項目子任務。教師設計了如表3所示的任務拆解表(部分),學生在清晰地了解項目的主題、目的和要求的基礎上提煉真實科學的驅動性問題,進而規(guī)劃項目任務推進的各個節(jié)點。
表3任務拆解表(部分)
Tip1: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do we work on the project?
We work on the project to learn
What is the product of the project?
The product of the project is a onfunactivitiesinourclass. How can we make a ?
表3突顯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借助教材中的學法指導建議“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引導學生從Why、What、How三個角度進行思考,促使學生明確項目的意義(Wework on the project to learn how fun activities influence us.)、明晰項目成果的樣例(The product of the project is a report on fun activities in our class.)、提煉驅動性問題(How can we make a good report on funactivities in our class?);二是借助教材中的學法指導建議“Let’s turn the big task into small ones.”,引導學生將驅動性問題拆解為三個子任務。
第二步,基于思維導圖和分工表進行全局思考,制訂項目實施計劃。制訂項目實施計劃是項目高效、高質完成的必要保障。首先,教師設計如圖2所示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從全局出發(fā)思考如何順利產出本單元的項目,如需要哪些學科知識、關鍵技能,可能遇到的困難等,針對性地制訂項目開展計劃。
然后,教師設計如表4所示的分工表,讓學生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強項,合理且有創(chuàng)造性地分配角色,以高效開展小組合作活動。
上述活動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而且也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項目實施階段
項目實施階段需要學生圍繞單元主題,逐步建構知識體系,進而完成項目。
第一步,基于AIS文本分析表整理單元內容,助力語言遷移與主題探究。在本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如表5所示的AIS文本分析表,指導學生探究語篇主題、結構、語言等。
表5AIS文本分析表
第二步,基于魚骨計劃圖記錄探究過程,管控項目進程。有效記錄探究過程并及時管控和調整項目各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是保障項目探究質量的關鍵。在本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魚骨計劃圖。
圖3將各任務時間節(jié)點、任務要求(如前期信息搜集、問卷設計、調查報告撰寫等)遇到的困難等清晰展現(xiàn),使階段目標可視化。教師借助圖3可以監(jiān)控項目過程,實時識別項目風險(完成進度、任務安排邏輯是否合理等),及時提供語言支架或探究指導,以確保項目進程的高效展開。
上述活動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技能,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針對所探究的問題有根據地給出自己的態(tài)度與判斷,與知識建立起意義關聯(lián)7,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辨析、歸納、創(chuàng)新等思維能力。
(四)項目展示與評價階段
項目展示與評價不僅是學習過程的終點,更是新知識與新經驗誕生的起點。在學生展示項目成果后,教師應設計評價量規(guī)幫助學生多維度、多視角檢驗項目成果,進而審視自己的學習,從而積累成功的經驗,反思行動誤區(qū),逐步發(fā)展自我調整的能力和元認知能力。
第一步,基于評價量規(guī)量化項目評價,完成項目自評與互評,推動自我修正。在本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如表6所示的評價量規(guī)(其中,“Survey\"維度用于小組自評,\"Contents”\"Language'“Speech”\"Teamwork\"維度用于組間互評),引導學生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價與優(yōu)化。
第二步,基于項目問答反饋表收集實踐反饋,開展項目反思,積累實踐經驗。在本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如表7所示的項目問答反饋表,引導學生回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及其解決方案,從而積累實踐經驗。
上述活動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邏輯性思維,而且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今后的項目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基于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學歷案設計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而且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及時的教學效果反饋。需要強調的是,教師不僅應充分重視學生在思維可視化過程中呈現(xiàn)的認知軌跡,更需包容思維迭代中的試錯與重構,真正在課堂上落實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1.
[3]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學習教師指南:21世紀的中學教學法:第二版[M].任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4-5.
[4]崔允.學歷案:學生立場的教案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6-06-09(006).
[5]RITCHHARTR,CHURCHM,MORRISONK.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維訓練課:讓學生學會思考的20個方法[M].于璐,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41-42.
[6]管光海,張豐,鮑雯雯,等.探尋學習機制的改變: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4:41.
[7]李飛,蔣建雯.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實踐探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5(3):19-24.
刊物簡介
郵發(fā)代號:32-156
《教學月刊·中學版》(旬刊)是公開出版,面向中學教師和相關教育教學研究人員的學術期刊,多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基礎教育教學類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shù)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教育裝備行業(yè)協(xié)會和中國期刊協(xié)會聯(lián)合推薦的“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期刊”
下旬刊“外語教學”聚焦中學外語教學,以中學外語教師以及相關教學研究人員為讀者對象,設置“特別關注”“課改前沿”“教學探微”“教材研究”“備課參考”“考試研究”等主要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