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名稱: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qū)分局龍洞派出所。
建所時間:2003年3月26日。
轄區(qū)概況:轄區(qū)面積為11.702平方公里,實有人口17.5萬余人,現有8個社區(qū),核心區(qū)域是龍洞村,外圍分布著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金融學院等8所大中專院校和5個住宅小區(qū),以及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41家黨政機關、科研單位、企事業(yè)單位,29家特營場所。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47人、輔警86人。
榮譽:先后獲評省級特級檔案管理單位、分局先進基層黨支部。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獲集體嘉獎3次。2023年南社社區(qū)警務室被評為市局標桿警務室。
廣州市天河區(qū)龍洞村,這座擁有600余年歷史的嶺南古村,曾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青磚黛瓦的宗祠、蜿蜒的石板巷陌,訴說著“龍洞八景”的往昔風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龍洞村逐漸蛻變?yōu)樘旌訁^(qū)東北部的“城中村”,轄內常住人口逾17萬,既有世代扎根的本地宗親,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務工者;老舊民宅與新建公寓交錯,農貿市場、夜市攤檔熙攘喧鬧,高校、產業(yè)園與自建房社區(qū)共生共存。
煙火旺、人員雜、需求多,如何更好地守護這一方平安?近年來,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qū)分局龍洞派出所緊扣“派出所主防”職能定位,立足“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主動警務模式創(chuàng)新,以警情處置為突破口,創(chuàng)新構建了“數據賦能閉環(huán)治理 + 精準宣防主動創(chuàng)安”雙輪驅動機制。面對社會治安治理的種種新形態(tài)新挑戰(zhàn),龍洞派出所正以“智慧警務 + 人文治理”的探索,書寫著復雜社區(qū)“平安建設”的新篇章。
糾紛警情閉環(huán)處置 矛盾化解群眾滿意
“民警不光管‘一時沖突’,更管‘長遠和氣’!”攤主老季說道。2025年3月,龍洞農貿市場兩名相鄰攤主因攤位邊界問題爆發(fā)激烈爭執(zhí),以致雙方將貨品堆到過道阻礙通行。接警后,民警立即到場進行調解。現場雙方也口頭同意了“各退半步”,矛盾暫時得到了緩解。事后,龍洞派出所警情研判員通過“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調取歷史數據發(fā)現:兩人過去一年因“越界擺貨”“擺攤糾紛”問題已報警5次,且矛盾程度在加劇,報警頻率越來越高。這種情況需要采取警情閉環(huán)處置。研判員對該警情進行了要素標注,提示“需社區(qū)民警重點關注”。次日早交班會上,派出所領導調取系統(tǒng)提示信息部署工作時,同步下達了讓社區(qū)民警回訪這一警情的指令。
育龍社區(qū)民警高樹輝接到指令后立即上門走訪,發(fā)現攤主老李偷偷將貨架向鄰攤偏移了約20厘米,矛盾還沒有徹底解決。于是高樹輝找來市場管理方、市場監(jiān)管部門一同參與調解處理,由市場管理方現場測量攤位黃線,張貼醒目標識;市場監(jiān)管部門核查雙方經營資質,要求依法依規(guī)經營;社區(qū)民警則從“遠親不如近鄰”的角度疏導雙方情緒。經過3小時拉鋸式協(xié)商,雙方最終簽訂《文明經營承諾書》,明確“貨架后撤50厘米”“嚴格遵守市場規(guī)定”等細則。兩位攤主看著新劃定的黃線笑道:“這回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再鬧就是跟自己生意過不去了?!?/p>
“處理完當天警情就算結案,但是最后矛盾有沒有徹底化解?當事人是不是真的心服口服?這些值得我們好好斟酌?!备邩漭x說。容易發(fā)生反復糾紛的警情,在調解處置時往往停留在“現場平息”,僅憑當事人當天的陳述和現場表現作判斷,缺乏“一踩到底”的追根溯源,進而導致糾紛報警反復發(fā)生。
如今,龍洞派出所立足“主防”理念,創(chuàng)新打造了“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依托公安大數據平臺,整合多方數據,將“接警一處置一研判一回訪一反饋”五大環(huán)節(jié)無縫銜接,并創(chuàng)新引人“重復報警預警”等6項動態(tài)監(jiān)測指標,讓每起警情有了“數字檔案”,解決矛盾的策略比以往更有針對性;也能提醒民警及時介入解決矛盾糾紛,將問題化解在苗頭階段?!耙郧爸荒芗兇饪拷涷灪陀洃?,現在多了機制和數據的助力,工作效率比以前翻倍!”高樹輝感慨道,“有群眾反映說,現在報了警當天處置后,民警第二天還會過來再跟進,確實感受到派出所很負責?!?/p>
龍洞派出所接報警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商鋪、租賃糾紛以及情感、家庭矛盾引發(fā)的糾紛。2025年4月,民警在處置一起長達5年的情感糾紛時,通過“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發(fā)現男方長期通過尾隨、騷擾方式糾纏女方。民警隨即調查取證,對涉案男子依法刑事拘留,最大限度避免了傷害案件的發(fā)生。2024年,龍洞派出所接報110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 12.1% 。2025年1至4月,派出所轄區(qū)因矛盾糾紛引起的傷害類警情同比下降 28% 。
立足轄區(qū)治安特點精準構筑平安防線
2025年3月,轄內一高校學生小李求職時遭遇騙局:某公司中介以“推廣費”名義,誘導其“人股”并轉賬5000元。龍洞派出所民警劉亮亮接到警情后,立即啟動“警律聯動”閃電行動機制一一在1小時內固定轉賬證據,3小時內聯動駐校律師約談涉事公司負責人,24小時內三次協(xié)商送達律師函,最終全額追回了錢款并促成公司簽訂《守法承諾書》?!皬膱缶侥没劐X款只用了一天。劉警官還幫我修改了就業(yè)協(xié)議里的陷阱條款?!毙±罡屑さ?。
“劉警官,這個招聘合同條款是不是有問題?”某高校法學院學生小陳通過微信向專職校警劉亮亮發(fā)送了一條咨詢信息。5分鐘后,小陳收到了一份《勞動合同風險提示清單》一這是龍洞派出所針對高校師生量身定制的“法律速遞”服務之一。
在匯聚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金融學院等8所院校的龍洞派出所轄區(qū),7.2萬名在校師生構成了轄區(qū) 41% 常住人口。在這種獨特的治理生態(tài)下,如何更好地保障校園良好的治安環(huán)境至關重要。龍洞派出所推出“專職校警”機制,由劉亮亮帶領2名輔警常駐高校,開通了24小時專線電話,建立起12個院系“平安聯絡群”。不管是求職陷阱還是租房糾紛,不管是心理疏導還是法律維權,學生們遇到難題時總說:“找劉警官,他比輔導員還快!”
“我們不但通過反詐讓學生知道不能干些什么,更讓學生了解到遇到詐騙可以干些什么?!睆摹安荒堋钡健翱梢浴?,專職校警走進校園,也走進了師生心中。龍洞派出所編制了《大學生反詐避坑指南》,成為轄區(qū)8所高校新生入學“必修課”
深夜11時的龍洞美食街依舊燈火通明,但酒后斗毆等警情已少之又少。龍洞派出所依托“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自動生成“警情沙盤熱力圖”,由此設置專門的機動巡邏隊在警情多發(fā)地段重點巡邏防范。2025年3月,某燒烤店由于燈光昏暗、座位密集等原因,連續(xù)幾周發(fā)生糾紛、噪音擾民等警情。南社社區(qū)民警鐘玉光通過“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分析發(fā)現,警情多集中在客流高峰時段的晚上10時至凌晨1時,遂推動商家采取加裝柔光燈帶、設置“排隊等候區(qū)”等改進措施,并聯合城市管理部門加強巡查、規(guī)范經營管理。一個月后,這家燒烤店發(fā)生的警情徹底“歸零”。
“警情思維”人腦人心“主防”隊伍迅速成長
“軍裝換警服,為民初心不改?!痹邶埗磁沙鏊?個值班組中,有一支力量叫“八一”值班組,6名民警均是退役軍人。他們將部隊學到的戰(zhàn)術融入警務工作,在處置各類警情時協(xié)同作戰(zhàn)、默契配合。
2025年2月的一天,龍洞派出所接到系統(tǒng)預警:某詐騙在逃人員在轄內出現。當天恰逢“八一班組”值班,立即啟動聯合作戰(zhàn):組長劉亮亮通過科技賦能,持續(xù)掌握嫌疑人動態(tài)及重要線索;社區(qū)民警李全安發(fā)揮“鐵腳板”優(yōu)勢,1小時內聯動多位網格員和相關人員進行走訪,精準定位嫌疑人落腳點;“退伍特種兵”王繼華立即帶領攻堅小組深夜突襲,在嫌疑人企圖銷毀證據的關鍵時刻破門制敵,現場查扣涉案銀行卡23張、作案設備5臺,追贓挽損20余萬元。
龍洞轄內有著復雜多樣的社區(qū)環(huán)境,包括小區(qū)、學校、步行街、城中村等。龍洞派出所以警情為“民生晴雨表”,將其作為社區(qū)治理的突破口,結合求助類警情多與居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創(chuàng)新推出“龍洞生活小竅門”便民服務卡,涵蓋防盜防騙、應急處理、鄰里糾紛調解、社區(qū)活動資訊、法律援助等多個方面,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生活指南和服務建議。這一舉措不僅幫助居民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還進一步拉近了警民關系,增強了社區(qū)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將警情工作與社區(qū)治理緊密結合,從細節(jié)處實現從被動處警到主動服務的轉變,龍洞派出所一直在探索。
“早交班會不是走過場,是硬功夫!”每日上午9時整,龍洞派出所會議室內座無虛席,大家雷打不動地參加“警情CT掃描”早交班會。值班組依托“主動警務輔助系統(tǒng)”逐條匯報前24小時警情,從糾紛調解到案件線索,從噪音投訴到安全隱患,每一筆記錄都被“擺上手術臺”一不僅剖析表象,更深挖根源,最終實現“人人盯警情、防患于未然”的目標。
2025年4月29日的早交班會上,民警小陳匯報某老舊樓棟連續(xù)發(fā)生2起電動車被盜警情時,系統(tǒng)自動關聯了近半年數據,顯示該區(qū)域已發(fā)生類似案件3起。派出所值班所領導當即部署:“社區(qū)民警立即聯合街道辦做好治安防范措施并進行重點巡查,網格輔警逐戶排查未上鎖車輛,機動巡邏組加強定點巡查。”民警老廖匯報他從一起“快遞糾紛”警情中發(fā)現的端倪一一某地址長期收到快遞退貨件,背后可能牽扯一家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公司。晨會結束后,派出所破案組順藤摸瓜查處搗毀了這一電詐團伙,抓獲嫌疑人23人。
這種“解剖式”研判機制倒逼派出所民警養(yǎng)成“警情思維”:社區(qū)民警隨時關注轄區(qū)每周警情趨勢表安排走訪,巡邏警力的勤務安排隨著警務終端傳來的警情“高發(fā)點位熱力圖”隨機調整,新入職的輔警也在工作不久后便熟練地運用起系統(tǒng)查看警情趨勢2025年以來,民警人均主動排查隱患線索從每月2.3條躍升至33.7條, 50% 的重復報警被化解在萌芽階段?!艾F在關注警情就像條件反射,很多警情主動介入處置,把平安送到群眾身邊?!鄙鐓^(qū)民警小林說。
從“被動聽指令”到“主動挖線索”,每日晨會用“數據透視 + 集體會診”的模式,精細化處理每一起警情,讓關注警情、掌握社情成為派出所警務人員的肌肉記憶,做到預防案件于未然、矛盾化解于微末。正如龍洞派出所所長莫超所言:“每起警情都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只有人人養(yǎng)成‘CT眼’,才能織密平安網?!?/p>
從繁華的龍洞步行街到大學科創(chuàng)園區(qū),從家長里短的鄰里糾紛到瞬息萬變的電詐攻防,龍洞派出所用“主防”實踐詮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刻內涵。每一起警情的閉環(huán)處置,是對治理能力的精細打磨;每一次精準宣防,是對群眾期待的深情回應;每一支特色隊伍的淬煉,是對平安承諾的堅定守護。
莫超表示,接下來,龍洞派出所將繼續(xù)深化“數據盾牌 + 人文關懷 + 機制創(chuàng)新”三位一體模式,探索AI警情預測、跨部門綜合治理聯盟等新路徑,讓“平安”二字化作街頭巷尾的笑語、教室圖書館的寧靜、夜市霓虹下的從容一一這是龍洞人的幸福底色,也是平安守護者們的心愿。P